不對外境起反應的正確觀念:如何面對不想要的實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顯化班的同學最近在問:「什麼叫做不對外境起反應?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我觀察到,有些人對「不對外境起反應」存有誤解,誤以為完全不關注、不談論外境就可以。其實不止如此,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面對「不想要的實相」,以及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

1. 避免誤解:不對外境起反應不等於逃避現實

許多同學誤把「不對外境起反應」理解為「逃避外境」。具體表現是,看到不想面對的物質實相時,馬上產生「想逃走」「不接受」的心態,或者試圖刪除、躲開這些不想要的畫面。

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不起反應」,而是「逃避」。長期下來,反而會加深你對這些負面情境的恐懼和執著。

2. 正確做法:對願景保持最大情緒投入,對不需要的實相保持最小情緒反應

所謂的「不對外境起反應」,並不是要你完全沒有情緒,而是將不對齊你願景的事件,盡量縮小到最少的情緒波動。你可以對自己相信的目標、願景給出更多正向情緒,讓真正想要的結果持續壯大。

面對不想要的實相,前期產生情緒是正常的,但重點在於你能否快速將它淡化,而不是在事後持續反芻或加大感受。

3. 以看電影的角度面對外境:情緒是暫時的

想像你在看一部緊張或恐怖的電影,當下會感到害怕或刺激,然而結束後你就知道那只是電影情節,並不會對你的現實造成永遠的影響。同樣地,面對不想要的生活情境,也可用類似「看電影」的態度,體驗情緒的同時不被它控制。

常見錯誤做法:睡前寫日記或反覆談論

有些人喜歡在睡前寫下所有負面事件,或在社群平台上反覆闡述不悅心情,這其實等同於二次或多次「重播」負面感受。你又把這些不好的畫面帶入睡眠狀態,等於對未來的顯化投射更多負面能量。

4. 以遊戲心態看待外界評價:你才是自己身份的決定者

如果你設定了「成為萬人迷」的身份,有人突然評論「你氣色不好、看起來有點胖」,你可以僅以最小的情緒波動回應。例如:「真的喔?那我可能要調整一下,最近過得太愜意、美食吃太多了。」

在你真心相信自己是「萬人迷」的情況下,別人的評論不會動搖你的自我定位。最怕的是,你把別人的一句話放大到晚上還寫入日記,甚至連續 30 天重複紀錄,等於不斷強化「負面」劇本,讓自己未來更容易顯化類似情境。

5. 把對方當作三歲小孩:別人的評價就像幼兒的「童言童語」

如果三歲小孩對你說:「你是虎姑婆」,你絕對不會當真,也不會因此生氣、寫日記抱怨「有個人說我是虎姑婆」。你只會當作童言童語,甚至跟他開玩笑:「好啊,我就是虎姑婆,你要小心啦!」

同理,對外在任何評價,你都可以用輕鬆的角度看待。記住,你才是真正決定自己身份的人,而那些負面評價不過是幼稚的投射。

不對抗、不逃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當你碰到不想要的實相時,記住三個關鍵點:

  1. 不對抗:不要因此跟事件糾纏或激烈衝突
  2. 不逃避:也不要想透過躲開或刻意刪除來「解決」
  3. 大事化小:有負面情緒可以接受,但盡量把它縮小、快點翻篇

如果事情已經結束,就讓它真正結束,不要在腦中或筆記本、社群平台上反覆提起。你越重複,能量就越強,將來越可能顯化成更多相似經驗。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

可以FB搜尋:顯化法則學院或阿明顯化教練,你會看到你想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88會員
200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4/28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8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意識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並提供一個練習,幫助讀者改變自己的意識,從而改變生活。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我們所見並非真實,而是被意識所塑造。改變意識,就能改變生活。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意識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並提供一個練習,幫助讀者改變自己的意識,從而改變生活。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我們所見並非真實,而是被意識所塑造。改變意識,就能改變生活。
Thumbnail
2025/04/20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Thumbnail
2025/04/20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情緒來了,應對三步驟: 第一步:苦受就是苦受,樂受就是樂受,不跟我的情緒、想法相應。 第二步:知感受是緣起、無常變化。 第三步:經驗無常變化,放下我的執取。
Thumbnail
情緒來了,應對三步驟: 第一步:苦受就是苦受,樂受就是樂受,不跟我的情緒、想法相應。 第二步:知感受是緣起、無常變化。 第三步:經驗無常變化,放下我的執取。
Thumbnail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外界的刺激牽著走,容易產生無謂的負面情緒。本文以一個日常小互動為例,分享如何練習「不反應」,藉由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念頭,避免無謂的內耗,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外界的刺激牽著走,容易產生無謂的負面情緒。本文以一個日常小互動為例,分享如何練習「不反應」,藉由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念頭,避免無謂的內耗,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面對負面情緒,而正確的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三種常見的負面情緒處理錯誤方式,包括壓抑、直接表達和逃避,並提出學會臣服與放下的重要性。透過自我覺察,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以健康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文希望幫助讀者減少內心衝突,享受更加平靜和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面對負面情緒,而正確的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三種常見的負面情緒處理錯誤方式,包括壓抑、直接表達和逃避,並提出學會臣服與放下的重要性。透過自我覺察,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以健康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文希望幫助讀者減少內心衝突,享受更加平靜和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當某些情境喚起不愉快的記憶時,我們的反應是正常的。這篇文章提供五種方法,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應對這些情緒,包括暫停辨識情緒、深呼吸、給自己新的敘述、轉移注意力和事後反思。學會不被過去的經歷所左右,成為當下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當某些情境喚起不愉快的記憶時,我們的反應是正常的。這篇文章提供五種方法,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應對這些情緒,包括暫停辨識情緒、深呼吸、給自己新的敘述、轉移注意力和事後反思。學會不被過去的經歷所左右,成為當下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情緒穩定這件事情,我的體悟跟大眾有些不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每當我們遇到挫敗時,就會聽到,不要想太多,不要心情不好,不要去想⋯等等安慰話語,不過首先要先感謝願意安慰我們的人喔! 接下來想好好把我對這些「迴避」負面情緒的疑惑記錄下來,或許5年之後,我會用這篇文章恥笑自己,但此時此刻,我的體悟是,
Thumbnail
情緒穩定這件事情,我的體悟跟大眾有些不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每當我們遇到挫敗時,就會聽到,不要想太多,不要心情不好,不要去想⋯等等安慰話語,不過首先要先感謝願意安慰我們的人喔! 接下來想好好把我對這些「迴避」負面情緒的疑惑記錄下來,或許5年之後,我會用這篇文章恥笑自己,但此時此刻,我的體悟是,
Thumbnail
保持冷靜和平和的態度是一種重要的技能,有助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情緒管理規則 - 放鬆身體、冷靜思考、理解他人 身體: 面對挑戰時,釋放身體緊張感,尤其是臉部和肩膀的肌肉。 行為: 遇到挑戰時,停下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再做決策。 思維: 請記住,他人的行為通常受情緒和狀態影響,不要過分自我投
Thumbnail
保持冷靜和平和的態度是一種重要的技能,有助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情緒管理規則 - 放鬆身體、冷靜思考、理解他人 身體: 面對挑戰時,釋放身體緊張感,尤其是臉部和肩膀的肌肉。 行為: 遇到挑戰時,停下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再做決策。 思維: 請記住,他人的行為通常受情緒和狀態影響,不要過分自我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