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化班的同學最近在問:「什麼叫做不對外境起反應?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我觀察到,有些人對「不對外境起反應」存有誤解,誤以為完全不關注、不談論外境就可以。其實不止如此,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面對「不想要的實相」,以及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
許多同學誤把「不對外境起反應」理解為「逃避外境」。具體表現是,看到不想面對的物質實相時,馬上產生「想逃走」「不接受」的心態,或者試圖刪除、躲開這些不想要的畫面。
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不起反應」,而是「逃避」。長期下來,反而會加深你對這些負面情境的恐懼和執著。
所謂的「不對外境起反應」,並不是要你完全沒有情緒,而是將不對齊你願景的事件,盡量縮小到最少的情緒波動。你可以對自己相信的目標、願景給出更多正向情緒,讓真正想要的結果持續壯大。
面對不想要的實相,前期產生情緒是正常的,但重點在於你能否快速將它淡化,而不是在事後持續反芻或加大感受。
想像你在看一部緊張或恐怖的電影,當下會感到害怕或刺激,然而結束後你就知道那只是電影情節,並不會對你的現實造成永遠的影響。同樣地,面對不想要的生活情境,也可用類似「看電影」的態度,體驗情緒的同時不被它控制。
有些人喜歡在睡前寫下所有負面事件,或在社群平台上反覆闡述不悅心情,這其實等同於二次或多次「重播」負面感受。你又把這些不好的畫面帶入睡眠狀態,等於對未來的顯化投射更多負面能量。
如果你設定了「成為萬人迷」的身份,有人突然評論「你氣色不好、看起來有點胖」,你可以僅以最小的情緒波動回應。例如:「真的喔?那我可能要調整一下,最近過得太愜意、美食吃太多了。」
在你真心相信自己是「萬人迷」的情況下,別人的評論不會動搖你的自我定位。最怕的是,你把別人的一句話放大到晚上還寫入日記,甚至連續 30 天重複紀錄,等於不斷強化「負面」劇本,讓自己未來更容易顯化類似情境。
如果三歲小孩對你說:「你是虎姑婆」,你絕對不會當真,也不會因此生氣、寫日記抱怨「有個人說我是虎姑婆」。你只會當作童言童語,甚至跟他開玩笑:「好啊,我就是虎姑婆,你要小心啦!」
同理,對外在任何評價,你都可以用輕鬆的角度看待。記住,你才是真正決定自己身份的人,而那些負面評價不過是幼稚的投射。
不對抗、不逃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當你碰到不想要的實相時,記住三個關鍵點:
如果事情已經結束,就讓它真正結束,不要在腦中或筆記本、社群平台上反覆提起。你越重複,能量就越強,將來越可能顯化成更多相似經驗。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
可以FB搜尋:顯化法則學院或阿明顯化教練,你會看到你想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