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是想說,覺得跟家人真的合不來的,那就維持一個距離吧。
即使此刻在一起。還是會有很多要自己經歷的時刻。就算替家人擔憂,想分擔什麼,也不是說分擔就能分擔,每個人都有要自己面對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我想「 祝福他們,信任他們可以 」,是更好的方式,也好過讓他們的肩膀上多一份家人的擔憂。
不過如果把人前面加上一個家,聽起來就好像有點自私、不和諧、不合理。
因為家人跟家人之間多多少少都會互相在乎,但在乎他人感受這件事很因人而異。
我自己以前會覺得家人會在乎我的感受,不過一個很小的事,讓我清醒,每個人在乎自己才是常態,別人不一定會幫你想,或站在你的立場替你想。
也可能自己家比較不一樣,不過每個家都是特別的。
無論身旁的人有著什麼樣的身分,都是先顧好自己才有可能顧好他人,理所當然。
「把自己放在自己的第一位,把自己捧在手掌心上。」
這不叫自私,我自己認為真正的自私,是其他人要你考慮他們,卻沒要你考慮你自己。
不自私≠不考慮自己/優先考慮他人
看與神對話,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關係裡每個人該在乎的是自己,而不是在乎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不為了獲得什麼而進入一段關係。
也不是因為對方給了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也給對方想要的,對方不給,我們就不給。去感受、在乎這段關係裡的自己。誠實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
不是因為是家人才會在乎對方,是因為愛所以才在乎。
有時候家人是愛你的
只是那樣的愛不是我們全然想要的
與其希望家人改變,給予我們想要的愛
意識到的時候,我覺得也是讓自己去成為能給予自己那樣的愛的人,的選項開啟的時候
去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給予自己想要的愛
有一句話在網上,大家可能都有聽過
「成年人不教育只篩選」
不合適的人相處起來自然會感受上很不好,那就不合則散。
「道不同不相為謀」
總會有合的人在未來等待遇見。有一句話是對的人站在你的未來裡。
無論有沒有其他人,一個人都能活得好,也能活得很好。
那樣的人生狀態,我想是能很自然而然地放開不適合的人。
以前花很多力氣讓一個不喜歡我的人成為我的好朋友,感想只有一個字:累。
後來就不再想那麼做了,太累了。
也對另一個人很好,後來才看清,「你沒有辦法灌溉一朵假花」。
如果一段關係是需要你很累,送給你小王子的話,「愛一個人不怕受傷。但要值得。」
這麼講好像很偏頗,可是對的人事物,好像反而都不需要花很多力氣。甚至是毫不費力地自然而然。
往後的日子活得舒心,把時間花給值得的人事物。
像隻貓。獨立特別慵懶地行走,我有我的風采,你是誰?我的奴才嗎?即使聽見他人講的話也I don’t care.
優雅地活著,或肚子朝上地睡覺。
過往的經歷讓我覺得自己從狗,變成想像一隻貓
總結:
像狗一樣愛著自己
像貓一樣活著。
按著自己的步調,邁著自己的步伐,停下看看風景,心平氣和地放開僵硬的條條框框。偶爾就這樣,按自己想的那樣的生活吧~或就一直那樣生活著吧!
也許愛來的時候,反而是我們過的很好的時候,帶著所有的要求,卻恰好在人海裡碰到,一個滿足這些的人。我自己覺得這樣很浪漫,但也可能這樣的只存在於想像。可是每個人都值得這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