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7001 認證只是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旅程的起點。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維持資訊安全視為一種自我控制策略——正如希臘神話中奧德修斯在面對誘惑時,事先「繫緊自己」一樣,透過預先規劃,我們能夠避免臨場時被各種安全風險牽制。心理學研究指出,與其在壓力下全靠意志力,不如事先設計一套完善的計畫(Duckworth, Gendler, & Gross, 2023)。
在 ISO 27001 的 PDCA(計劃-執行-檢查-行動)循環中,「計劃」階段正是發揮預先規劃優勢的關鍵。定期檢討安全政策、風險評估與控管程序,就像我們預先訂定目標並設定防範措施一樣,避免了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僅能臨時動用有限的意志力。這種事前設計的策略,可讓組織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威脅時,更加游刃有餘(Sripada, 2022)。
此外,持續改善也正是心理學中「習慣養成」的實踐。當員工經常接受意識與技能培訓,新的安全行為便能轉化為日常習慣,正如重複練習所能強化自我控制能力(Fujita & Inzlicht, 2024)。透過定期風險評估、管理評審與內部稽核,組織能夠持續更新安全措施,不斷調整策略,從而使 ISMS 永遠處於最佳狀態。
另一方面,自動化技術也能視為一種「預先承諾」的輔助工具。透過自動日誌監控、存取審查以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資訊安全管理不僅能即時偵測異常,更能將重複性工作轉化為系統化防禦,減少因人為疏忽而造成的安全風險。
總之,將心理學中預先規劃的智慧應用於 ISO 27001 ISMS 的維護,不僅能減少臨場依賴單一意志力的風險,更能透過制度化、習慣化的方式達成長期安全目標。認識到預防勝於補救的概念,正是企業在面對日新月異的威脅環境中,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Duckworth, A. L., Gendler, T. S., & Gross, J. J. (2023). Self-control strategies: Precommitment vs. will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300–315.
Fujita, K., & Inzlicht, M. (2024). Enhancing strategic self-control: Lesson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5, 123–145.
Sripada, C. (2022). The psychology of precommitment and self-control: Implications for goal 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33(4), 45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