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酥編在Dcard上看見了這一篇文章「放掉這樣的男友會不會後悔」,或許是看見過去自己戀愛時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自己,也或許看了網友的回應後,讓我有感而發想聊聊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這篇文章並非只是單純探討表面的「合」或「分」,也並非只是想知道「在愛情中應該追求全面契合,還是接受現實中的不完美?」因為從內文可以看出原Po其實是知道愛情不可能完美這個道理的,而且是能看見對方的付出及對方身上的優點的,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背後更深層需解決的或許是 – 原Po還不清楚自己在感情上要什麼。有這樣的疑惑很正常,因為愛情就跟選擇工作一樣,是需要學習的,並非與生俱來就知道自己適合哪樣的人。
歸納一下自身及身邊朋友過去的情感經驗,還有失戀時讀過的一些書,有3個常見原因:
許多人希望感情輕鬆自在、不受束縛、情勒,但也希望物質穩定、伴侶有成就感,而當這些需求發生衝突,例如:現任給你滿滿的安全感,但經濟裝況不如前任穩定,就容易陷入迷茫。但我不認為這是單純的貪心,而是你的價值觀裡同時重視物質、感情與自我成就感,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矛盾。
我們內心常常會想找到一個能夠全方位滿足自己需求的伴侶,但現實中很難有一段感情能同時滿足所有需求。因此,當你看到某個方面的不足時,便會開始懷疑這段感情是否值得繼續。
擔心如果現在選錯,未來可能會後悔,因此總是反覆衡量、比較,試圖找到「最好的決定」。但這種反覆思考反而讓自己更混亂。
其實,關鍵是去辨識哪些需求是目前的自已「非要不可」的,即你的「核心需求」,而哪些需求是有的話會加分,但不是必須,即「理想需求」。
💡 核心需求:這些是如果無法滿足,你在關係中會長期不快樂甚至痛苦的部分,可以分為2種:
👉(1)需要立即滿足的核心需求:
這些是你無法在關係中妥協的,比如情感支持、尊重你的自由、輕鬆的相處氛圍等。
✨ 舉例:
如果你在情感上感到壓抑、被控制,無論物質有多好,你都無法忍受,那麼「情感自由」就是必須立即滿足的。
👉(2)可以逐步滿足的需求:
這些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實現的,比如買房、財務成長或精神交流提升。
✨ 舉例:
如果伴侶目前經濟能力一般,但你們有共同的理財計劃並願意一起努力,那麼物質穩定就屬於「可以逐步滿足」的範圍。
💡 理想需求:這些是加分項,對方有的話會覺得自己好幸運,但你不會因為這些缺少而覺得不快樂。
✅在排列需求優先順序的原則是-先滿足「核心需求」,再追求「理想需求」
上文是從自己及朋友過去情感經驗,以及不斷靈魂拷問自己和朋友領悟到,每個人都不想錯過對的人,或許過去因為不成熟曾錯過幾個好對象,但換個角度想,正是因為這些錯過,才讓自己有機會去審視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在感情上的核心需求。親自走過這樣過程,才能更清楚感情中「真正讓自已長期快樂的元素」是什麼,需要怎麼樣的另一半。
我很喜歡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分享的"所謂對的人"的小貼文,簡短卻深刻地描繪遇到一個「剛剛好」可以滿足自己情感需求的對象,內心會有的直覺反應,而當自己蛻變成更好、更清醒的人時,這樣的感受便會更加清晰,也更毫不猶豫,此時當你又再次遇到對的緣分時,就會知道就是他了,也更堅定地把握住,不會總是猶豫不決。
但這條路並不容易,會有著很多自我懷疑,外界的各種聲音也會干擾著自己,而且往往真正想通的時間點,並非分開不久後,而是分開一段時間後才能漸漸領悟,因為曾經非常苦惱,所以希望能幫助和我有同樣困擾的人,走出這個迷茫的感情漩渦。
辨識出自已的感情的核心需求,只是找到適合的人的其中一個小環節,之後再陸續分享過去從感情中越走越清晰的經驗。
下一篇文章想分享如何用簡單三步驟找到你的核心需求與優先順序,歡迎留言讓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