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2025年渣打公益馬拉松,我完成了人生初馬(21K),用了2小時50分36秒,能完賽是平日連10K都跑得很痛苦的我想也沒想過的。今天,觀察的對象是酥編本人(哈),因為跑完後內心的感動揮之不去,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不同階段的馬拉松的心態轉變與闖蕩職場的相似之處,希望能啟發在職場與人生中努力的你。
前面幾公里,完全是身心煎熬,在3-4K時,我的步伐開始混亂,心跳飆升,呼吸跟節奏十分混亂,尤其當其他跑者一個接一個地超越我時,我心中只有一句OS:「完了...我是不是撐不到終點?才跑了1/7。」老實說,身為馬拉松新手,我確實也沒有好好做功課,不清楚該如何配速,但這情景簡直和剛進職場的自己有87分像(哈)不熟悉規則,總是用低效率的方法做事,眼睜睜看著同事用80/20法則輕輕鬆鬆搞定任務,但自己卻是用20/80法則在做事,心理變得焦慮又自卑。
體悟:
這個階段就放任其他人超越吧!面對陌生的環境與規則,初入職場的你跟誰比都對自己不公平,專注當下踏出的每一個步伐,專注完成當前的每一公里,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好好感受並調整每一個腳步,怎麼樣跑才舒服、有效率、跑的久,必須自己感受與體會,心態要穩才能順利適應環境,找到自己的定位。
進入中段(約10K後),我的身體逐漸找到節奏,我發現當我懂得善用加水站稍作休息,補充需要的能量,停止和其他跑者比較,忘了配速員的存在,只專注於自己的步伐後,一切都開始變得不一樣,我開始真正享受著跑步的過程,在高架橋上迎著風眺望著遠方的101,日出在東方天際線逐漸升起,這真的和在健身房跑步好不一樣。還記得看到14K目標點時,我拿起手機一看,發現竟然比自已預期的更快到達,那一瞬間滿滿的感動湧上心頭!感動來自於我用自己找到的步伐,奔向目標的過程,不是盲目跟隨別人的節奏,而是屬於自己的節奏,隨著一公里一公里的到達,成就感也逐漸堆疊,我來到我從沒想過的地方,看見從沒想過可以看見的風景。這就像我們在職場上逐漸熟悉環境與規則後,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方法的過程。
體悟:和外界比較可以更清楚自己在職場的價值水位,知道目前的自己能力可以勝任或挑戰什麼樣的職位,但是並非時時刻刻都需要比較,多數的精神與時間應該放在如何讓自己每一天都進步一些,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太苛求進步的速度,當你真的穩下來,或許會發現,自己的步伐其實並不慢,而休息也同樣重要!抓住每一次能「補給」的機會,短暫休息,跳脫工作,培養嗜好,才能更穩定持久地成長,邁向目標。
最後的3K,腳步是整趟馬拉松最沉重的時刻,大腿小腿肌接近麻痺,停下來改成用走的反而容易抽筋,明明知道自己快到了,也知道不該隨意停下來,但停下來的次數還是無法控制地增加,心理上一直不斷地為自己打氣。在這個階段,身邊的跑者有慢下來的,也有以驚人的速度衝刺過去的,心理無時無刻都在打架,要停嗎?要衝嗎?當時腦袋裡有個聲音一直告訴我:「還差這麼一點點,別停下來!不要被外界影響,用自己的步伐走下去就對了!」每次我快動搖,好想一路散步到終點線時,就會閉上眼想像自己以奔跑的姿態衝過終點線的樣子,正是那個畫面支撐著我咬緊牙關,完成這場比賽,當我跑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僅是體能的突破,還有對堅持完賽的自己的感動。這就像在工作裡快burnout的自己,在專案/任務快要完成的時刻,用穩定的心態、屬於自己的節奏,正面對決來自主管或同事的催促及擺爛,忽略外界的干擾,試著用想像最後達成的樣子,來告訴自己You can get things done!
體悟:在職場最困難的時刻,一定會對自己感到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撐不下去了,但是透過與自己喊話,忽略外界的聲音,想像終點線的自己,可以逐漸找回自己的方向感與前進的速度,重新專注在眼前目標,雖然過程很痛苦,但當穿越終點線的那一刻,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其實比想像中的更強大,那一刻你會真心替那個不輕言放棄的自己感到驕傲。
這場2小時50分的馬拉松讓我真實地體驗到「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這句話的涵義,當你真的親自去跑了,記得細細感受自己在不同階段的身體與心理的變化,你會發現你也有辦法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步調,不需要時時與他人比較,也不需要急著達到目標,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當你專注於內心的節奏時,你會發現-路比想像中的更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