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當中有很多怪人。這是為什麼?或許是因為腦袋正常的人,不會想要寫小說。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山白朝子(乙一)
乙一擅長短篇作品,寫作風格融合各種文派,多元的風貌。作品風格可分為以殘酷而淒慘為基調的「黑乙一」、及悲痛而纖細為基調的「白乙一」,其對角色的細膩刻劃、奇幻驚聳的情節、需要思考的推理部份、意想不到的結局等,使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七則短篇小說,描繪了七位小說家離奇詭異的創作歷程,每一篇都圍繞著「小說家都是怪人」這一核心主題。正如開篇〈墓園裡的小說家〉所寫的:
「小說家當中有很多怪人。這是為什麼?或許是因為腦袋正常的人,不會想要寫小說。」
如此看來,或許真的只有那些「不太正常」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小說家?!
以下是三篇令我印象深刻的短篇故事,重點介紹給大家。
首先,優先想介紹的是開篇:〈墓園裡的小說家〉。這篇是讓我徹底了解了作者故事風格,也是讓我看完之後有點毛的短篇小說。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有點毛」的感覺會一直貫穿整本書,我還因此特別去查了作者過往的作品,發現他還真的特別擅長描繪這種幽微詭異的故事。
總而言之,這篇小說作為開篇非常巧妙。一來得以理解了為何書腰上會寫著「小說家,不是奇人,就是怪人」這樣的標語,二來則是感受到作者獨特的說故事方式,讓人不寒而慄。
〈墓園裡的小說家〉講述的是一個走火入魔的小說家,可以為了創作不惜犧牲自己的生活與婚姻。像是他會為了可以寫出骨折的痛苦之感,於是特地把自己用殘。為此他就能寫出深刻的文章。更離奇的是,他會為了可以深入理解筆下主角所體驗的「傷心」,還會刻意讓自己的妻子外遇。
最後,他甚至是為了要寫出「恐怖」、「驚悚」主題的小說,選擇到墓園裡去寫作。
這種種離奇古怪的行為,塑造出了小說家這一奇特的身份與創作歷程。
過去,我們總認為,要成為小說家必須擁有非凡的才華與卓越的文筆。因此,若能將熱愛的寫作變成職業,便意味著夢想成真。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有些人天賦異稟,卻彷彿受到詛咒般,無法逃離小說家的命運,被迫踏上這條道路。
就如同〈小說家跑了〉這篇描繪了一位「被迫成為小說家」的悲劇人物。他原本並無意踏上這條路,卻因意外成為暢銷作家,隨即遭到父母逼迫,以最快的速度產出新作,以滿足他們對權勢與財富的貪婪。最駭人的是,父母甚至派人監視他的行動,限制他的自由,只為確保他不停寫作。
表面上,他擁有旁人夢寐以求的才華與財富,但實際上,他的創作生涯宛如一場無止境的囚禁,寫作對他而言不再是熱愛,而是一種折磨,一場無法逃離的煉獄。這種極端的設定,不僅顛覆了人們對小說家的美好想像,更塑造了一種小說家「不得不寫」的詭異處境。
在我看來,這篇故事堪稱「令人發毛」,因為它描繪了一種驚悚而獵奇的人生,讓「小說家都是怪人」這一核心主題顯得更加深刻且不寒而慄。
還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叫做〈小說怪人〉,這篇故事可說是從開始到最後都充滿著反轉。要是拍成電視劇肯定相當精彩。故事一樣講述著奇特的小說家,他的高產以及暢銷讓人望塵莫及。但就在敘事者觀察後發現,這位高產又暢銷的小說家,其實背後擁有一整套完整的「故事供應鏈」。
所謂故事供應鏈,就是把一本小說的生產過程拆分成多個步驟與工種。從發想創意到最終的定稿,每一個環節背後都有負責的小說家完成,而這些宛如小螺絲釘的小說家們,正是那些空有才華卻無法成名的無名小說家,他們選擇隱身在這味巨星級的暢銷小說家背後,因此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這篇故事我願意把它看做「腦洞大開」的故事,真的會一再顛覆你的想像,甚至會忍不住幻想,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供應鏈存在?!(如果真的有,那也真的太強大了XD)
因為同樣身為有在創作小說的人,我看了還真是蠻有共鳴。
其中包含了「小說家都是怪人」這樣的論調,我雖不是百分百同意,但卻也能理解為何作者會這樣說。
小說家這樣的特殊身份,確實需要某些「與眾不同」的部分,而這「與眾不同」恰恰就是他們得以寫出小說的能量。
像是我也常常會覺得自己觀看事件以及理解世界的角度與人不同,有時會在應該開心時感到傷感,有時又會在應該難過時,感到釋然。或許就是這樣錯置的情緒,才能讓我將這些「不正常」的部分轉化為小說的素材,讓我能源源不絕的創作出不同的小說吧。
這本書相當推薦喜歡詭異獵奇的人閱讀,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