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面試的最後一刻,終於能鬆一口氣,那你就錯了!這時候,其實是你最後一次能夠讓面試官對你加分的關鍵時刻。
「你有問題要問嗎?」這個簡單的問句,真正的用意是測試你對這份工作的興趣、你的職業態度,甚至是你的思考方式。
但偏偏很多人卻會犯下一個嚴重錯誤——問出一些「超級扣分」的問題,甚至讓面試官直接對你失去興趣。
這些問題,不只是讓你錯失最後的加分機會,還可能直接讓你的錄取機率大幅下降。
❌ 錯誤示範:「能不能介紹一下貴公司的業務範圍?」
這種問題面試官聽到可能會皺眉,因為這些資訊通常官網、新聞報導、LinkedIn 都有,問這種問題代表你 根本沒做功課。
更好的問法: 「我看到貴公司最近在某某市場投入資源,這是否會影響這個部門的業務重心?」
這樣的問題不僅展現你 有研究過公司發展,也讓對話更具價值。
❌ 錯誤示範:「貴公司的企業文化如何?」
這是一個模糊到不行的問題,面試官可能會覺得你只是敷衍了事,甚至沒有真正的興趣。
更好的問法: 「貴公司強調開放溝通的文化,能否分享一個具體的案例,讓我了解這點如何體現在日常工作中?」
這樣不僅能讓面試官提供更具體的回應,也能讓你獲得更實際的資訊。
❌ 錯誤示範:「這個職位的年終獎金有幾個月?」
雖然薪資很重要,但如果面試還沒結束就急著問這些問題,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只是為了錢來的,而不是因為這份工作的價值。
更好的問法: 「這個職位的績效評估標準是什麼?公司如何衡量這個職位的成功?」
這樣的問題,不僅能間接了解獎金機制,也能讓對方覺得你更在意專業成長,而不是單純討論薪資。
❌ 錯誤示範:「這個工作會不會很難?會不會很忙?」
問這類問題,基本上就是自己挖坑跳,等於直接告訴面試官:我怕吃苦,我可能撐不住。
更好的問法: 「在這個職位上,哪些能力是成功的關鍵?公司是否有內部培訓資源來支持新進員工發展這些能力?」
這樣的問法,讓你看起來 積極且有學習態度,而不是擔心挑戰。
❌ 錯誤示範:「您覺得我適合這個職位嗎?」
這種問題聽起來就像是在把自己的職涯規劃丟給面試官決定,這會讓對方覺得你沒有自信,也沒有思考能力。
更好的問法: 「在這個職位上,公司期待員工具備哪些特質?我該如何發揮最大價值?」
這樣的問題,展現你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你獲得更有價值的回饋。
不同對象,關注點不同,問對問題才能真正加分!
問 HR(了解公司與職涯發展)
「這個職位的發展路徑如何?之前有人從這個職位晉升的案例嗎?」
「這個職位的成功關鍵是什麼?有沒有表現特別優秀的案例?」
問直屬主管(關心團隊與挑戰)
「這個職位前三個月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這個團隊的工作風格如何?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幫助我更快融入?」
問高層(展現對產業的視野與長遠規劃)
「您覺得這個產業未來 3 年的關鍵趨勢是什麼?」
「貴公司最近推出了某某產品,這會如何影響我們這個部門?」
問完問題後,搭配一句 簡單但有力 的收尾語,效果更佳: 「感謝您的分享,這讓我對這個職位更有信心,也更期待加入貴公司!」
這句話不只是禮貌,更是一種 「隱形的再推銷」,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與熱情!
1.不說「沒有問題」,這是最後的加分機會!
2.避開「網上一查就有」「太廣」「太功利」「自爆沒能力」「把面試官當職涯導師」的問題。
3.針對不同對象,問對問題,才能真正展現你的價值!
留言告訴我,你在面試時,遇過最難回答的問題是什麼?
覺得實用就分享、收藏,讓你的面試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