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好看到這篇文章,若有所思。
皮朋哥的職場生涯,待過兩家這樣的公司,也就是服務超過15年以上的員工比比皆是。坦白說,個人也實在很討厭跟那種老屁股打交道。這種老屁股通常有幾個特色:
工作上難免有遇到瓶頸的時候,也就是在既有的環境、流程、規則下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和阻礙,這時候最好的破局方法當然就是所謂的out-of-box thinking,也就是打破慣性,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以尋求突破。然而老屁股會習慣直接用輕蔑不屑的態度跟你說:『啊~~這嘸柯寧啦!』或是『啊~~這行不通啦!』
確實有可能新人可能有些潛規則還不懂,或是還搞不清楚狀況,確實有可能提出的是笨想法笨建議,但是有時候就是那些在老屁股眼中的笨想法,卻正好是破局的最佳策略!皮朋哥之前有個很敬佩的上級主管,一直強調所謂的『Can-Do attitude』,在皮朋哥感受到那些老屁股的『威力』之後,大概也感覺到這是一種意有所指的宣示。因為老屁股的潑冷水,真的是阻礙組織創新的一大絆腳石。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有關係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就是有關係』。意思是說,老屁股懂得很多眉眉角角和利害關係,所以知道怎麼樣去鑽去繞,可以比較輕鬆的推進一些事情。不過,由韓非子的法家三治學說來看,這種情形就是組織內部『術治』太重,人際溝通充滿權謀思考或是權術運用,而非透過制度與法令來做事。
因此一個高效有戰鬥力的組織,其實應該要盡量避免這種現象,或是降低這種權術應用的負面影響。否則老屁股那種倚勢靠勢的行為,背後造就出來的就是營私舞弊的空間了,甚至是排擠新人,結黨營私。長此以往,這個組織一定會失去活力,對管理者而言,這當然是不可不慎。
老屁股有一套本領在組織裡生存,其中一個大招就是敝帚自珍,換言之就是藏私。站在競爭的角度來說,不能說自己壓箱的絕招不分享是個錯誤,畢竟絕招習得一定是用血淚教訓換來的。但,皮朋哥就常聽到有些中小企業,因為某套系統只有單一一位員工會用,因此這位員工在公司內可以說是橫著走,主管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我來看,這無疑是將組織置於一個巨大的風險之中,如果哪天這員工生病呢?如果員工叛變呢?組織運作是要直接停擺嗎?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該坐視這種情況發生,哪怕它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要抹除這種情形,安插別的人員不動聲色地把系統使用的方法一點一滴榨出來,最後做成一個公開的SOP,才是降低營運風險的最佳對策。
因此那位少主想要砍了一些老臣,完全是可以理解。
這種情形在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了,秦孝公死去,繼位的秦惠王立馬就先處決了商鞅,又把老世族勢力也連根拔起;秦武王即位,也把能征慣戰的上將軍司馬錯給解甲歸田;秦昭王被外戚穰侯魏冉架空多年,有朝一日禮聘賢臣范雎輔佐,一逮到機會也是直接放逐了這位位高權重的穰侯;秦始皇一即位,也是千方百計除去親政的阻礙嫪毐和呂不韋。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由於資深員工通常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後台,他們的主觀其實反而是阻礙組織求新求變的最致命因素。對於想要開拓一番新局面的管理者來說,除非老臣願意宣誓效忠,擁戴變法,不然客觀上來說,老臣還是最好有自知之明,急流勇退為宜。若是拿翹,天真的以為自己在組織內部呼風喚雨,只能說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了。哪天大禍臨頭,也只能怨嘆自己缺乏退場的智慧了。
不過關於這篇文章,另外一個命題就實不可取。少主想要推行自己的意志或是新政,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連資遣費都想摳掐,這樣真的會落人口實,苛薄寡恩之類的。若是風聲傳出去,讓人才卻步,這反而是公司的損失吧。
畢竟像是秦昭王處置魏冉,是對魏冉運了幾十車財貨珍寶大搖大擺出了函谷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到,畢竟穰侯魏冉過去也的確對秦國霸業有所貢獻,因此明知道他帶走巨量的財富,硬要查一定會有貪污的罪證,但秦昭王也就隨他去了。畢竟能夠自己能夠確實的親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些財貨,就當遣散費看待也無不可了吧。
不過,道理既然如此淺顯易懂,那麼為什麼有時候在上位者卻似乎不怎麼積極處理所謂的老屁股呢?皮朋哥認為也有以下四個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