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國際書展|講座心得分享,練習順從己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5台北國際書展於2/4~2/9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這次跟友人只先選定哪天要去,並沒有先看每日的活動節目表。我們是六號去的,要去的前一天才在活動節目表發現有我們感興趣的周慕姿諮商心理師的新書分享會。

raw-image

(這次有先買預售票,可以兌換飲料提袋)


因為時間上分配的關係,在幾個攤位稍微逛一下,我們最後決定聽兩場演講。分別是黃麗燕老師的人生就算匍匐,也要前進!《請問CEO,你可以有點人性嗎?》讀者分享會以及周慕姿諮商心理師的「不安全感」如何宰制我們的人生?—《關係黑洞》新書分享。這兩場同樣都在二樓的夢想沙龍,時間上剛好接續在一起,我們連聽兩場。


黃麗燕老師的讀者分享會:人生就算匍匐,也要前進!《請問CEO,你可以有點人性嗎?》

黃麗燕老師曾任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現為WAVE中小企業CEO品牌/領導學創辦人。

我原先以為麗燕老師要跟我們分享身為一個CEO如何管理公司團隊或是如何經營一家企業。取而代之的是,她希望我們能夠做自己人生的CEO。

raw-image

你的人生曾想過當上CEO嗎?我自己是沒有想過,也不曾當作夢想,可能我覺得位階越高責任越大,相對壓力也會成正比。但是你可以選擇成為你人生的CEO。

她聊到對一個企業CEO而言,擁有的是握有資源分配及最終決策權,她反問在場的聽眾,那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時間跟注意力。

在現今不斷強調效率及速成內容的傳遞,科技的進步帶來資訊傳達的便利性,同時也為大腦帶來不便,我們每天都有過量的訊息需要消化吸收,為了想要更快吸收這些內容,我們的時間跟專注力都會被拆解得很零碎,進而導致我們永遠覺得不夠多、想要再更多。相較於2000年的時候一般人的注意力還有13秒,至今人們的注意力只剩2.8秒。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及注意力就是最珍貴的資源,我們都要練習妥善運用。


沒有所謂的身不由己,只有沒有順從自己的心。

她認為人在江湖沒有身不由己這件事,而是你有沒有順從己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很常把外在的因素當成自己無法前進的理由?像是:「因為我媽媽說你看書可以看出什麼來,也沒看你在改變啊。」「因為我老公說這份工作不好啦,你要不要換一個。」「因為我男友說我短頭髮比較好看,所以我就去剪短頭髮了。」因為誰誰誰說,所以我就怎樣怎樣,什麼時候由你跟自己說?


練習慢慢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相信自己的決定,讓自己快樂。

麗燕老師給我們看一段影片,影片中的小男孩有天拿著老師給他的一封信回家給媽媽,媽媽讀完信件後淚流不止,小男孩問媽媽,老師在信裡面寫了什麼?媽媽說,老師說你是個天才,學校沒有多餘的資源去教你,只能讓媽媽自己親自教養。小男孩聽到後覺得很開心,在媽媽的教導之下最後成為了發明家。過沒多久媽媽離世了,小男孩在整理媽媽遺物時發現到當時的那封信,他好奇的打開來看,結果發現當時老師寫的其實是:你家的孩子有智能障礙,我們沒辦法繼續教育他,請你自己帶回去教養。


看完這段影片我整個雞皮疙瘩耶,還不小心紅了眼眶。

有一句話說,當你相信什麼你就會看見什麼,如果當時媽媽跟他說學校不要你是因為你有缺陷,或許他就會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有瑕疵的人,也就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言語的力量是很驚人的,你選擇相信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那個樣子。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的新書分享:「不安全感」如何宰制我們的人生?—《關係黑洞》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之一,其中一本著作《情緒勒索》至今已暢銷250,000冊。

raw-image

慕姿老師的這場演講完全是爆滿狀態,爆滿的人潮讓我意識到,現在的人有多想要讓自己的情緒可以好好地被接住,想要找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長期幫孩子決定的父母,都忘了孩子也是需要練習當自己的決策者。

很多父母喜歡幫孩子做決定,從小都幫小孩安排好,彷彿人生是有一套公式可以遵循。可是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若沒辦法為自己做決定的時候,父母會開始困惑,覺得為什麼孩子這麼大了還沒有辦法替自己決定事情。這時候的父母都沒有想過,一直以來從未讓自己的孩子擁有選擇權,又怎麼能期望孩子在一夜之間就學會替自己做決策。


覺察自己內心感受。

不安全感會存在於任何形式的關係中,其中較為緊密的是父母跟子女之間的模式。當一樣的問題不斷地在關係中出現而沒有被解決,會不會是因為有時候我們沒有想要練習正視這個問題。在不安全感裡面,比起正視問題可能帶來的衝突,被勒索者寧願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想要讓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得到改善,首要的便是先認知到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是什麼。先覺察才有改善的可能。


孩子要的從來不是爸媽的一句道歉,而是被理解。

在親子關係中,我蠻常遇到身邊朋友跟父母之間的緊張感及不安全感,父母很常用「我是在關心你」合理化他們自己想要掌控小孩的慾望,藉以掩飾他們內心的不安,孩子如果講出自己的感受,就會被父母認為是頂嘴或是沒大沒小。久而久之,父母為了隱藏自身的不安全感,用美其名的關心展現自己是上位者操縱孩子,而孩子為了不讓衝突發生,選擇順應父母。


用安慰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

當你的朋友遇到不好的事情時,你通常會怎麼做?我自己是會先站在對方那邊陪同他發洩情緒,最後再去做分析並且給予正面鼓勵及回饋。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怎麼安撫或是鼓勵身邊的人,卻沒有辦法用同樣的方式呵護自己。試著從這一刻慢慢練習,你永遠比你想的還要好。


/

我們聽了兩場很棒的演講!麗燕老師完全沒有想像中CEO的距離感,真誠且親切的態度,讓人很快地就沉浸在她的話語之中;慕姿老師這次以一身休閒的穿搭現身,輕鬆的態度依然保有專業。感謝兩位講者的分享,感謝2025台北國際書展,感謝我們參與了這兩場講座。

你永遠都有選擇權,在顧及他人之前,先正視你自己內心想要什麼,你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練習成為自己人生的掌控者,而不是順應別人的方式活著。


Info

2025台北國際書展

地點:世貿一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五號出口

 

#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 #管理領導 #心理學


avatar-img
3會員
27內容數
美食|閱讀|戲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栗子菇散步中 的其他內容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訪談了64位來自各領域的成功人士每日起床後的晨間活動,並在每一個章節最後歸納出「換你做做看」的實用建議及小秘訣,不管你現在有沒有養成起床後的晨間習慣,都可以透過這本書其他人的案例,去調整或是刪減屬於你自己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
作者認為建立更好的習慣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原子習慣》描述的是作者知道的最佳方法。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這個方法都會見效。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作者認為的簡單生活是一場「把身邊所有有限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一旦習得人生整理的技能,無論面對任何的狀態,都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導向你喜歡的模樣。
光看書名,突然有一種想法,失業或是離職這個詞彙看似是不好的,但其實有可能會讓你變得更好。正處於猶豫要不要離職的我,很需要看看別人經歷的故事,是不是可以從中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或是得到一些啟發。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訪談了64位來自各領域的成功人士每日起床後的晨間活動,並在每一個章節最後歸納出「換你做做看」的實用建議及小秘訣,不管你現在有沒有養成起床後的晨間習慣,都可以透過這本書其他人的案例,去調整或是刪減屬於你自己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
作者認為建立更好的習慣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原子習慣》描述的是作者知道的最佳方法。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這個方法都會見效。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作者認為的簡單生活是一場「把身邊所有有限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一旦習得人生整理的技能,無論面對任何的狀態,都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導向你喜歡的模樣。
光看書名,突然有一種想法,失業或是離職這個詞彙看似是不好的,但其實有可能會讓你變得更好。正處於猶豫要不要離職的我,很需要看看別人經歷的故事,是不是可以從中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或是得到一些啟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Thumbnail
2024/1/29 週一夜晚,貝感幸福近 20 位書友聚集 貝殼好室 ,加上線上 10 多位朋友,一起透過閱讀「重啟人生」這本書,彼此分享與鼓勵。第一位分享者孟薇,以「流體智力」(解決新問題)及「晶體智力」(隨時間增長而上升),讓大家一起思考:常做某件事,就會越做越好嗎?
Thumbnail
讀書會主旨: 以章成老師的著作,為主要的交流與討論的主軸。將老師在書中闡述以及延伸出來的智慧,傳遞給每一位學員,並學習運用在生活中。   進行方式: 讀書會進行前兩天,老師會將要討論的範圍公佈在讀書會的群組裡。請同學們先行閱讀,將有問題的地方記下來,並在讀書會當中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Thumbnail
2024/1/29 週一夜晚,貝感幸福近 20 位書友聚集 貝殼好室 ,加上線上 10 多位朋友,一起透過閱讀「重啟人生」這本書,彼此分享與鼓勵。第一位分享者孟薇,以「流體智力」(解決新問題)及「晶體智力」(隨時間增長而上升),讓大家一起思考:常做某件事,就會越做越好嗎?
Thumbnail
讀書會主旨: 以章成老師的著作,為主要的交流與討論的主軸。將老師在書中闡述以及延伸出來的智慧,傳遞給每一位學員,並學習運用在生活中。   進行方式: 讀書會進行前兩天,老師會將要討論的範圍公佈在讀書會的群組裡。請同學們先行閱讀,將有問題的地方記下來,並在讀書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