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的關鍵字》是我第一本斷捨離的書籍。
當時意識到家裡實在擺放太多雜物,想要整理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恰巧在IG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心得,覺得很不錯,就馬上去書店找書了。
作者認為的簡單生活是一場「把身邊所有有限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一旦習得人生整理的技能,無論面對任何的狀態,都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導向你喜歡的模樣。
我只想留下對現在的自己來說重要的物品,因此我需要做的事,無非要擺脫以「物品狀態好壞」來取捨。物品就算再好再新,用不到、沒有感情,我跟它也只是永不相交的兩條水平線。
我跟作者一樣也是一個喜愛喝茶的人,作者曾經有一整櫃的泡茶道具,而我則是有很多拿來盛裝液體類容器的杯子、瓶子、保溫瓶。就算現在偶爾經過賣場看到架上陳列的瓶瓶罐罐,或是哪個購物平台又再推播促銷保溫瓶買一送一,依然還是會吸引我多看幾眼。
我認為物品斷捨離最難的地方在於「以後可能會用到吧。」「這個還很新耶!」諸如此類讓你用無法預知的未來及情感上的連結去合理化囤積用不到物品的行為。
看了《理想生活的關鍵字》這本書後,我會開始去思考那些我經常使用的物品就是我跟物品之間最緊密的連結。「啊,原來我最常用的是這個。」「啊,原來這就是作者在書上所說的菁英特質清單。」
仔細觀察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連續觀察好一陣子後,你會發現,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多東西。
為自己的物品擬定一份菁英特質清單
東西要被使用才有意義,看著我那些每日早上固定拿來盛裝茶水的保溫瓶,有著被使用的痕跡,內心是開心且滿足的,覺得自己買這樣物品是有被徹底使用的價值,甚至也會去思考在我擁有這麼多杯瓶的情況下,為什麼我最常用的是特定那幾個。
也許在突然要斷捨離的當下無法立即決定要淘汰哪一個,但是透過每日細微的觀察自己在物品上的使用頻率,會幫助我在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再看這些物品時,以更快速且精準的決定物品的去留。
當下沒辦法決定斷捨離的物品也沒關係,給物品一個期限,在這段時間就放心的、好好的觀察自己跟物品之間的連結,你也會找到你最常使用也最喜歡的菁英物品!
有時候會想要買飲料,跟購物慾很像,只是一時興起。要說我真的有特別想喝什麼嗎?也不見得,往往在冷藏區看了老半天,有時候買了,在辦公室放了一整天也沒喝幾口,就這樣倒掉好幾回。
我跟作者一樣也有每日喝茶的習慣。以前的我每天都會去超商買一罐瓶裝茶,價格20~25元之間,那時候的我真的覺得不貴,不僅可以快速取得,便利商店的茶類選擇也多,每天都花20~25元還好吧,但我沒有去意識到說如果一天花20元在隨手可得的茶類飲品,一個月就產生600元的支出,有時候甚至還沒喝完就倒掉了。
後來有一次,我同事跟我說:「你都喝無糖茶,那幹嘛不自己泡?」於是,我開始試圖找茶包,紅茶包、綠茶包、烏龍茶包,當然也不是一出手就上手,我心目中第一名的紅茶包因為不是單包單包的那種包裝,是一整盒散裝的,對我來說不好保存、覺得自己喜歡烏龍茶但實際買到的茶包味道又不得胃口、又或者買到不合自己口味的茶包,沒多久就放棄。
但是現在,我在經歷無數次的嘗試及挫敗,找到了自己喜愛的紅茶包及綠茶包,並且固定會購買。夏天的時候就泡兩大壺冰在冰箱裡,隔天早上出門前順手拿出自己喜愛的保溫瓶,裝上熟悉美味的茶,不僅省錢還減少了瓶瓶罐罐。使用保溫瓶也能隨時喝到冰涼的茶。養成這個習慣後,我其實有想過當初為什麼沒有盡早開始。
但是現在開始也不晚。
從衣櫃整理解放,原來只要25件衣服就夠了
作者在簡化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衣物的數量多年來都維持在20~25件上下。
25件衣服是有可能的嗎?看到這裡我還真的去打開我的衣櫃,嗯,26、27、28...超過了!
我的身形不高,也不喜歡穿太合身的衣物,所以在買衣服這件事情上比較花時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到剛出社會那段時期,我大概也就是T-shirt配牛仔褲這種簡單穿搭,衣服顏色多半都是黑色系,上面還會有一些小圖案。
我也跟作者一樣有天被朋友說都穿同色系的衣物,像我就是被說:「你衣服都是黑色就不要再買黑色了,換個別的顏色試試看。」(作者在書裡提到她挑戰的是粉紅色)
當下聽到不覺得有什麼,感覺多點嘗試其他顏色也許會迸出不一樣的穿搭感受,我記得我嘗試過綠色啊、酒紅色啊、紅色啊諸如此類的,結局就是穿不到三四次就再見了。
現在,我慢慢找到自己的穿搭風格,單色系的襯衫、素色系的T-shirt、舒適寬鬆的長褲、合適的淺色系牛仔褲,冬季的穿法也不會過於複雜,以台灣的氣溫來說簡單的素色帽踢配上一件有點厚度的外套就可以安穩度過了。然後也不再去擔心朋友會說你怎麼都穿一樣的,那代表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個人風格。
2024秋末進入冬季前的階段,我整理衣櫃的方式不再是看著衣櫃滿滿的衣物去選擇要或不要,而是使用「加法衣櫃」並且朝向「四季衣櫃」的目標前進。
我把衣櫃裡面的衣物全部拿出來放進袋子裡,再去做整理。我先挑我要的、一定會穿到的,然後一件一件加進自己的衣櫃裡,很神奇,當你看著自己的空衣櫃,你就會更想要好好的去篩選衣物,而且衣櫃大小就長那樣子,你會清楚知道你不想再度把衣櫃塞滿。
有時候從頭來最快,這招很有用。
挑選衣物就像人生一樣沒有標準答案,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選擇。
替自己預約離線時間,回歸慢步調生活
你有想過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在3C產品上嗎?
手機是很方便的3C產品,工作的時候用到、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用到、查附近哪間餐廳好吃的時候用到。手機帶來的方便性這我不能否認,但也會養成必須要「快」才是「對」的認知。
你的一天只有24小時,但是你的手機帶來的龐大資訊量、簡短快速的影片內容、待回覆的電子郵件、朋友及工作的未讀訊息,讓你覺得焦躁不安,是因為我們沒有時間來得及去消化這些資訊量,日積月累,待辦事項越來越多,有些你在網路上看到還不錯的文章或影片,當下你沒時間看你會存起來,想說之後再看,但通常等到你要看的時候,早已有一整排內容等著你消化,這時候這些資訊量又會給你帶來龐大的壓力,最終,你消化不完。
替自己與3C產品預約離線時間是必須的,簡化你的數位生活不是要你完全不碰,而是在適當的分配下能有自己的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說:陪伴家人、閱讀、寫作、運動、烹飪、清理打掃...等等。
現在,我也漸漸在練習慢步調的生活。我一直嚮往的生活步調是從容不迫的,我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塞得滿滿。試著想像一下,垃圾袋裝滿過量了硬塞會破、衣櫃裡塞滿滿滿衣物,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衣物透氣會產生不好聞的氣味、一次吃進太多食物整個人都感覺不舒服,我們可以理解這些情境,人的腦袋也是一樣,過多且快速的資訊量會讓自己沒有多餘空間喘息。有時候會覺得累,可能是你的腦袋在求救。
/
斷捨離這件事不是階段性的任務,而是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會練習到的課題。練習簡化生活不僅是重新思考物品與自我的關係定義,人際關係以及數位生活也是斷捨離的一部分,我並不會過於急躁的要去捨棄些什麼。
閱讀這本書蠻開心的,看到作者與我有些許類似之處,好像在斷捨離的路上找到了夥伴。感謝《理想生活的關鍵字》這本書,這本書不是教導你不要的物品就直接丟掉、無法處理的資訊量就直接捨棄、有壓力的人際關係就謝謝不聯絡,而是讓你去思考「物品與我」的關係連結,並且重新定義,透過循序漸進的將斷捨離納入生活。
我們漸能在生活中重拾餘裕。
Info
書名:理想生活的關鍵字
分類:大眾心理學
作者:Kasin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4/26
#閱讀 #書評 #閱讀心得 #閱讀治癒所 #理想生活的關鍵字 #大眾心理學 #斷捨離 #極簡生活 #整理 #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