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另一種選擇:Option B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Option B:面對逆境、培養韌性與尋找快樂』的作者Sheryl Sandberg和Adam Grant。Sheryl Sandberg是Facebook的首席營運官,曾在Google擔任全球線上銷售與運營副總裁,也曾在美國財政部擔任幕僚長。她畢業於哈佛大學,擁有經濟學學士學位,並以最高榮譽取得哈佛商學院的MBA學位。Adam Grant是沃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家,連續七年被評為該校的頂尖教授。他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TED的熱門演講者,其研究主要關注動機、創造力和慷慨等主題。 

在2015年,Sandberg的丈夫Dave Goldberg突然去世,這使她和她的孩子們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在朋友Grant的支持下,她開始探索如何面對逆境並重建生活。『Option B』結合了Sandberg的個人經歷和Grant的研究,探討人們如何在面對人生挑戰時培養韌性,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困境中尋找快樂與意義。

以下是我摘要書中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Life is never perfect. We all live some form of Option B. This book is to help us all kick the shit out of it.
raw-image

生活永遠不會完美。我們都活在某種形式的 Option B 中。這本書是為了幫助我們所有人擺脫困境。

人生總有不如意,每個人都在面對各自的「B選項」。作者想幫助讀者從困境中找到出路,積極應對挑戰,重新掌控生活。




By staying silent, we often isolate family, friends, and coworkers….. Silence can increase suffering.
raw-image

透過保持沉默,我們經常孤立家人、朋友和同事。沉默會增加痛苦。

指出沉默的負面影響,在困境中,不表達會加劇孤立感和痛苦。鼓勵人們開口分享,打破沉默,尋求支持。





...when someone is suffering,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Golden Rule, we need to follow the Platinum Rule: treat others as they want to be treated.
raw-image

當有人受苦時,我們不應該遵循黃金法則,而是需要遵循白金法則:以他們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他人。

「白金法則」強調在安慰受苦者時,應以對方希望的方式對待,而非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體現了同理心的重要性。




Bryan Stevenson, a legal activist who leads the Equal Justice Initiative, makes the point that “we are all broken by something. We have all hurt someone.
raw-image

平等正義倡議組織的法律活動家 Bryan Stevenson 指出:『我們都因某些事情而破碎。我們都曾傷害過別人。』

人性不完美,人們應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對自己抱持同情。理解每個人都有缺點,是建立自信的基礎。




When we are no longer able to change a situation, ….we are challenged to change ourselves.
raw-image

當我們再也無法改變處境時,我們面臨改變自己的挑戰。

當外在環境無法改變時,我們應將重心轉向內在,透過改變自我來適應挑戰,從而達到成長。





But happiness is the frequency of positive experiences, not the intensity.
raw-image

但是快樂是正面經驗的頻率,而不是強度。

快樂的真諦並非來自於短暫的強烈感受,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強調應專注於日常的小確幸,增加快樂的頻率。





With the right support, beliefs can fuel action and become self-fulfilling.
raw-image

有了正確的支持,信念可以激發行動並實現自我實現。

當我們相信自己能從失敗中學習、相信自己很重要,並擁有力量時,就能將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建立抗壓性。





Shared narratives can build collective resilience.
raw-image

共同的敘述可以建立集體的適應力。

團體故事在建立集體抗壓性是很重要的。透過分享共同經歷,可以凝聚力量,共同面對困境。






To be resilient after failures, we have to learn from them. Most of the time, we know this; we just don’t do it.
raw-image

我們必須從失敗中學習,才能在失敗後重新振作。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只是我們沒有去做。

從失敗中學習是建立韌性的關鍵,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卻往往難以實踐。鼓勵人們正視錯誤,從中成長。




Humor can make us more resilient.
raw-image

幽默可以讓我們更有彈性。

幽默具有療癒力量,幽默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在困境中保持樂觀,提升復原能力。








結語


人生從來不會完美,每個人都會面臨「B選項」,也就是無法掌控的挑戰與變數。然而,真正的心靈和諧不在於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是學會適應變局,培養韌性,找到內在的平衡。『Option B』提醒我們,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應該將焦點轉向內在,透過調整心態與行動,實現自我成長。這種自我改變不僅是心理的適應,更是一種養生的智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壓力,讓心靈在挑戰中仍能維持穩定。當我們能夠接受不完美,並從失敗中學習,我們便能建立更強的內在力量,從而提升身心健康,達成真正的和諧。

另一方面,『Option B』強調人際關係對心靈健康的重要性。當我們選擇沉默,往往會加劇孤立與痛苦,相反地,勇敢表達、分享困難,才能獲得支持與陪伴,讓我們從逆境中重生。此書提倡「白金法則」,鼓勵我們用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去關心他人,這種共鳴與支持不僅能建立個人韌性,更能強化集體適應力,使社群彼此扶持,共度難關。此外,幽默與日常的小確幸也是心靈養生的關鍵,真正的快樂來自於頻繁的正向體驗,而非短暫的強烈快感。當我們在生活中尋找微小的幸福,並以幽默面對困境,我們不僅能提升心理韌性,更能在壓力中維持健康與平衡,實現真正的身心和諧。





avatar-img
5會員
109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桑的書摘 的其他內容
『端粒效應』的作者之一是Elizabeth Blackburn,她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因與其他科學家共同發現端粒的分子特性而在200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Blackburn 博士的研究揭示了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結構,並發現了端粒酶在維護端粒長度方面的作用。
『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的作者是Jordan B. Peterson,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臨床心理學家、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他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專長於人格心理學、宗教與神話學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意識形態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過量使用漱口水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提醒我們需選擇低毒、天然的產品。飲食方面,高加工食品如披薩和雞肉會增加肥胖風險,而玉米與高糖水果則對健康不利。為促進長壽,我們應多攝取天然食材,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並注意蛋白質攝取量應依據瘦體重計算,以維持肌肉量與體能。
David Goggins 是一位動機演講家、作家及退役的美國海軍海豹部隊隊員。他的生命故事充滿挑戰與突破,自童年時遭受貧困、虐待和種族歧視,到後來突破體能極限並成為超級馬拉松跑者、三鐵選手和多項世界紀錄保持者。Goggins 不僅以體能上的成就聞名,更以其無可匹敵的心理韌性而聞名。
『植物悖論:隱藏於“健康”食物中的危機,致病與增重的真相』(The Plant Paradox)的作者是 Dr. Steven R. Gundry,他是一位美國知名心臟外科醫生、醫學研究者與營養學專家。
Brené Brown 是一位作家、研究學者和演說家,專精於脆弱性、勇氣、羞恥感與共感等領域。她是美國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研究教授,並在該校擔任布琳·布朗脆弱與羞恥研究中心的主任。布朗以其對人性深層心理的洞察見稱,尤其擅長剖析個人在領導力、關係與創造力上的挑戰。
『端粒效應』的作者之一是Elizabeth Blackburn,她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因與其他科學家共同發現端粒的分子特性而在200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Blackburn 博士的研究揭示了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結構,並發現了端粒酶在維護端粒長度方面的作用。
『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的作者是Jordan B. Peterson,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臨床心理學家、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他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專長於人格心理學、宗教與神話學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意識形態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
過量使用漱口水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提醒我們需選擇低毒、天然的產品。飲食方面,高加工食品如披薩和雞肉會增加肥胖風險,而玉米與高糖水果則對健康不利。為促進長壽,我們應多攝取天然食材,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並注意蛋白質攝取量應依據瘦體重計算,以維持肌肉量與體能。
David Goggins 是一位動機演講家、作家及退役的美國海軍海豹部隊隊員。他的生命故事充滿挑戰與突破,自童年時遭受貧困、虐待和種族歧視,到後來突破體能極限並成為超級馬拉松跑者、三鐵選手和多項世界紀錄保持者。Goggins 不僅以體能上的成就聞名,更以其無可匹敵的心理韌性而聞名。
『植物悖論:隱藏於“健康”食物中的危機,致病與增重的真相』(The Plant Paradox)的作者是 Dr. Steven R. Gundry,他是一位美國知名心臟外科醫生、醫學研究者與營養學專家。
Brené Brown 是一位作家、研究學者和演說家,專精於脆弱性、勇氣、羞恥感與共感等領域。她是美國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研究教授,並在該校擔任布琳·布朗脆弱與羞恥研究中心的主任。布朗以其對人性深層心理的洞察見稱,尤其擅長剖析個人在領導力、關係與創造力上的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當我們追逐夢想,不是爭權奪利時,我們的成就會更高" Simon在TED演講超過4000萬人跟隨,是知名演說家也是暢銷作家,《無限賽局》連續10年蟬聯亞馬遜分類榜TOP1暢銷書,透由《先問,為什麼?》的「黃金圈法則」廣為人知,闡述起源於人為激勵的為什麼Why為核心,由此成立企業、領導創業、激勵他人等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當我們追逐夢想,不是爭權奪利時,我們的成就會更高" Simon在TED演講超過4000萬人跟隨,是知名演說家也是暢銷作家,《無限賽局》連續10年蟬聯亞馬遜分類榜TOP1暢銷書,透由《先問,為什麼?》的「黃金圈法則」廣為人知,闡述起源於人為激勵的為什麼Why為核心,由此成立企業、領導創業、激勵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