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出社會以來,就秉持著「準時下班是種美德」的原則存活至今,而過往的同事大部份也都是保持這個原則;因為工作應該要做好妥善安排分配,工作不緊急的情況下,剩下的事情就留給明天的自己。
可是,在這裡『加班』反而變成了一種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然而我發現同事們在下班後仍然聚在一起聊天、吃點心的情景越來越常見,有時候,我真好奇為什麼下班不回家?因為這個文化,竟然有了荒謬至極的言論那是我剛入職不久,某個周五的下午,突如其來的車禍把我從日常工作中拉了出去。當時我右腳骨折,需要休養一個禮拜。雖然同事們的慰問讓我感到非常溫暖,而在事後我回到公司後,西西憤憤不平地跟我說洪經理的無理玩笑,讓我震驚不已。
「都是因為小泉太準時下班了,才會車禍有這麼嚴重的傷勢,骨折而已,竟然請到一個禮拜的假?裝的吧?」這些話是來自我的部門經理——洪經理。他的語氣輕飄飄的,像是隨便開個玩笑,但卻讓人感到不受尊重。
西西聽見後,忍不住開口反擊:「洪經理,他的診斷證明書不都傳Line給你了嗎?這是要怎麼裝病?還有準時下班和出車禍有什麼關係?」
洪經理似乎沒料到自己會被當場反駁,一時語塞,但隨後卻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回答道:「我不過是開個玩笑,這麼嚴肅幹嘛?誰知道他那個診斷證明是不是自己做的?」
這話一出,空氣瞬間凝結,彷彿有股寒意瀰漫在會議室裡。這不是玩笑,而是明晃晃的質疑,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的霸凌。更可笑的是,他還能若無其事地補上一句:「別這麼認真啊,我就開個玩笑。」
會議室裡,其他同事也開始輕聲議論。大家似乎都不太敢直視洪經理,沉默蔓延,氣氛變得有些凝重。那些原本會有的輕鬆笑聲,瞬間被無謂的話語撕裂,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讓人無法呼吸的壓力。
面對像是冷嘲熱諷的霸凌玩笑後,在事後西西忍不住對我抱怨,「這個玩笑,真是沒品。」語氣裡滿是憤憤不平。
我無奈地笑了笑,裝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因為準時下班應該是我的權利,而且我事情都如期處理完成了,為什麼我不能下班?
除了「加班文化」讓人匪夷所思之外,還有更荒謬的事情—不尊重專業的分工。不只是準時下班的人會被針對,公司內部的工作分配也極不公平。
有些部門可以準時下班,像營業部、行政部,甚至研發部的某些人;但設計部和品管部卻總是沒日沒夜地加班,平日忙到晚上十點,週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飯。長此以往,這種不公平的工作分配讓不少人抱怨,然而真正該解決問題的高層,卻選擇性忽視。
於是在一次例行會議上,老闆放下手邊的筆,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語氣沉重地開始發表他的「管理心得」。
「當年,我還在十人小作坊的時候,大家都會互相幫忙,沒有人會計較工作時間。」他頓了頓,語氣裡帶著不滿,「看到地板髒了,會馬上去掃;看到有事情需要做,就會主動去做,沒有人會說『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更沒有人會計較幾點下班!」
老闆的目光如刀鋒般掃過會議室裡的每個人,最後,停留在營業二部經理身上,語氣犀利得像是在質問審犯:「你不覺得你們的助理下班太早了嗎?」
他頓了頓,視線掃過眾人,語氣更顯不悅:「品保部和設計部門天天加班,你們這些人呢?看到同事這麼忙,不應該主動留下來幫忙嗎? 向心力在哪裡?這樣公司怎麼會進步?」
會議室瞬間靜得可怕。
營業二部經理臉上閃過一抹難以置信的神情,隨即毫不掩飾地翻了一個白眼。
他強忍住心中的怒火,冷冷回應:「老闆,您知道『術業有專攻』這句話嗎? 這些部門的專業能一樣嗎?要我們助理去搞設計、品保那些專業領域的事,您確定這樣不會反而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嗎?」
他的語氣不疾不徐,卻字字帶刺。
老闆聞言,臉色微沉,冷哼一聲:「其實,我一直覺得公司應該像一個大家庭。 大家要互相幫忙,我付你們薪水,你們就應該把事情做到好! 你說助理不懂?那品保和設計部可以教他們啊!公司的人力就擺在那裡,為什麼不好好利用?」
營業二部經理深深吸了一口氣,像是在壓抑內心的疲憊與無奈,最終,他選擇沉默,靜靜地坐回椅子上,繼續聽著老闆的『管理演說』。
一旁的西西悄悄湊近我,小聲嘆道:「其實,我們根本沒必要加班。那些無意義的會議、來回重工,最後不過就是在填補空虛的時間,好像只要看起來很忙,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她苦笑著,臉上浮現一絲無奈說著:「好想建議老闆去上管理學課程。」
我默默點頭,感同身受。這種每週開著沒有意義的會和刻意堆積工作的現象,待得越久就越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同事明明已經完成了所有事情,卻還是遲遲不肯回家。加班早已不是為了提升效率,而是為了迎合老闆的期待——他想要找人時,隨時都能找到。
於是加班,變成了一場表演;只是這種加班,真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