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你的任性,去試探他人的韌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清晨五點半,在某間科技公司的員工辦公室裡,有一位蜷縮在電腦桌前昏睡的年輕工程師忽從座椅上驚醒,耳邊還迴盪著部門主管在昨天傍晚將咖啡杯放在他面前因重重敲擊而發出的清脆響聲,以及那令人感到冷酷無情的話語:「這份報表立刻給我重做,每一個數據都要有近三年來的對照分析,明天一早上班就交出來。」主管說完隨即轉身離去,渾然不知這已是他連續每天工作十六小時的第二十一個工作日了。

他盯著牆角的監視器,心中捉摸著它雖然紀錄了這場任性的日常暴力,卻無人可以叫它開口控訴。於是傻笑一聲,將原本要按下的檔案列印鍵改成了永久刪除鍵,接著打了幾行字留在螢幕的空白頁面上,然後起身,並將識別證輕輕放下,從此不知去向。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人類的心理韌性就如同古琴絲弦,雖能承載《廣陵散》(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被譽為曲之「師長」,是現存唯一一首具有殺戮與戰鬥氛圍的古琴曲。)的激昂,卻禁不起持續的蠻力撥弄。也就是說,即便韌性再強,也有臨界值,有些細微的斷裂聲早在絲弦尚未真正斷裂前就出現了。

神經科學家也指出,長期處在極大壓力中會使大腦杏仁核持續充血,最終導致前額葉皮質功能癱瘓,而這正是許多職場崩潰案例背後的真相。

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社會,基於競爭激烈的緣故,喜歡強調「抗壓性」,甚至將之神聖化。如果是為了鍛鍊能力,猶可忍耐;若只是硬扛壓力,就會像是韌帶過度拉伸導致永久失去彈性,即使體能如蠻牛一般強壯,終將在過度透支之下面臨衰竭。

聽說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修復師流傳著「三停三觀」的智慧,亦即每修補三寸便停手觀察,因為過度介入反而摧殘千年古畫的自我修復力。換言之,當「韌性」遇到「任性」時,任性的一方必須懂得「三停」(催促、逼迫、斥責),這樣才能讓另外一方在不傷害「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情形下保持繼續接受與配合的韌性。

現實生活中的你是屬於恣意任性的一方,抑或是韌性即將崩潰的一方?事實上,很可能兩者都是。有些人在職場上是「工程師」的角色,回到家中就變成「主管」的角色,有些人則相反,因為當自己的韌性必須受制於他人的任性時,唯一能讓心理取得暫時平衡的辦法,就是將心中那份對任性的不滿發洩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就好比孩子被情緒不佳的父母莫名怒罵了一頓,委曲無處訴說,見狗狗搖尾走來,竟一腳將其踹開。

一生只扮演工程師一種角色的人也所在多有,當這些人面臨韌性即將崩潰的時候怎麼辦?大多會選擇走入宗教,藉由拜佛或信神來尋求安慰,替內心的悲苦找一個寄託的出口。然而,無論你走入什麼宗教,會對你說話的還是人(出家師父或牧師),不是佛也不是神,要想修補韌性,讓自己還能有口氣繼續忍耐下去,還是得靠你自己。

    靠自己的意思是願意接收能夠對你產生助益的引導,同樣是教你唸佛,一個老師告訴你說:「只管老實唸佛,諸事放下。」另一個老師則對你解釋說:「唸佛的目的是安住己心,去除妄念,啟發自身佛性,不是求佛保佑。當內在的佛性被啟發了以後,就會升起慈悲心,因為看見別人的悲苦而生出慈心,從而擁有體諒與寬容的力量;也因為有了力量,對於自己所受的悲苦,也就不再感到難以負荷。所以,好好唸佛,不是把佛唸到你面前來幫你解除苦難,而是快快把你自己唸成佛,才能永久的脫離苦難。」你覺得要選哪一個老師的引導能對你產生助益?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揭示了「自通之法」,要求弟子們要做到將心比心,套用科學的解釋,其實是在教導眾生在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時,要懂得進行精密的心理邊界運算。因為懂得邊界的極限在哪裡,掌握了韌性的臨界點,所以會對自己的任性有所節制,也就不會隨便去試探他人韌性的強度。若能做到這一點,人與人之間的心意通了,互礙的情形就會減少了。

佛說的意境被十四世紀日本禪僧夢窗疏石運用在枯山水的設計上,他以白砂象徵人性本淨,每一道耙痕都是對妄念的節制,暗示了留白智慧對人際關係的重要。每當我們在他人心靈庭院恣意踐踏時,得小心那些看似溫柔的砂紋終將露出鋒利的玄武岩本色。

    任性比韌性容易,好比花錢比賺錢簡單一樣。如果可以任性,有權力任性,為什麼不?這即是人性。十六世紀煉金術師帕拉塞爾蘇斯在煉製「哲人石」(又稱為「賢者之石」,在西方煉金術傳統中,被認為是一種具有神奇力量的物質,可以將普通金屬轉化為黃金,也被認為能夠帶來長生不老和治癒疾病等功效。)時發現,物質經過加熱之後會產生質變,但若加熱過度,反將失去靈性。恰巧隱喻了人際互動的弔詭--當我們用過度的任性反覆去測試別人感情的純度時,得到的往往是冷卻的殘渣。同時也呼應了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陰影理論」——那些我們強加於人的要求,實則是自身匱乏的倒影。原來,人性為何偏好一昧任性?乃因總想從測試別人的韌性當中,掩蓋自身的匱乏,卻從未曾想過可能得到冷卻殘渣的後果。

    任性的父母、任性的配偶、任性的兒女、任性的朋友、任性的主管和同事、任性的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任性的網路酸民和自我主義者……,我們有誰不是每天活在他人的任性之中呢?到底要試探我們的韌性到幾時?而我們,會不會也是那任性者的其中之一!

    日本有一種用天然大漆等材料來修復瓷器、陶器等器物的傳統技藝,被稱之為「金繼藝術」。它以漆為粘合劑,將破碎的器物碎片重新拼接起來,並在拼接處用金粉等材料進行裝飾,使其不僅恢復了使用功能,甚至創造出比原物更珍貴的「傷痕美學」。或許,真正的人性並不是存心故意要任性而為,是因為覺察不到自己內在的裂痕,才導致要從試探別人的韌性中去拼接出讓本身得以完美的假相。

    所以,一個人的任性一定是建築在另外一個人或一群人的韌性上,每個人只須少一點任性,且都願意成為裝飾別人裂痕的金粉,這樣我們就能在彼此相互修補的作為上徹底卸除壓力,活回生命本來的樣子。

    什麼樣子?無憂無慮地在伊甸園裡快樂生活的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在Z世代是千萬不可如此...也絕不妥協的... 最近各行各業 幾乎都開始短期工模式 也比較像試工 不再是公司挑人 而是人挑公司了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林燃(創作小說家) 職場形態正在默默轉移中,老板們傾向自動化發展,不再倚賴人工。而年輕人傾向個人創業,但又千頭萬緒。韌性正隨著耐性在慢慢萎縮中,而任性,似乎一日比一日還嚴重。 也難怪❦ 莊小昕 會力心憔悴了,因為「導生」實在是越來越多了………
Red-avatar-img
2025/02/15
拜晚年,沒跟若愚恭喜呀~~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Red 呵呵!Red哥沒忘了弱魚,弱魚就該放鞭炮慶祝了!
麋鹿林-avatar-img
2025/02/15
如果是在一般人際關係中,當雙方都沒有邊界感時,任性的人毫無節制,用靱性忍耐的人,其實是無意義的受苦🙂‍↕️。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麋鹿林 這是重點,忍耐是一種必要的人生操練,但若只是無意義的受苦,大可不必。
雅米-avatar-img
2025/02/15
不論韌性亦或者任性,都有限度,惟有達到“平衡”,才不要觸及底線爆發。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雅米 江河溢流,岸的兩邊,都是受災戶。早淹和晚淹的差別而已。
宇牛-avatar-img
2025/02/15
不喜歡遷怒!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宇牛 人生最需要學會的兩件事就是,不二過和不遷怒。
avatar-img
弱魚先生陪你聊人生
174會員
154內容數
嗨!大家好。這是一個專門分享與談論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園地。如果有人問我說:「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活出快樂的自己。」但願所有有緣來到這個園地的朋友們,可以因為受到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的啟發,進而活出快樂的自己。歡迎大家提問或表達意見,我是弱魚,您就是我的活水。
2025/03/01
一般我們知道的「逆轉勝」案例,比較常出現在競爭或比賽的過程中,好比商場和運動場。運動場上的逆轉勝,靠運氣的成份居多;商場上的逆轉勝,憑的就不是運氣,而是戰略。試舉幾家世界知名公司的例子:
Thumbnail
2025/03/01
一般我們知道的「逆轉勝」案例,比較常出現在競爭或比賽的過程中,好比商場和運動場。運動場上的逆轉勝,靠運氣的成份居多;商場上的逆轉勝,憑的就不是運氣,而是戰略。試舉幾家世界知名公司的例子:
Thumbnail
2025/02/22
 就讀高中的女兒,近幾個月每逢生理期間總是痛到無法上課,即便吃了止痛藥也沒效。常常早晨剛去上學沒多久,我的手機鈴聲就開始響個不停:「爸爸!我肚子好痛,你可以來接我嗎?」。眼見女兒被她自己的「好朋友」折磨,我空有滿腹學問卻無任何用武之地,頓時明白,來自生理的痛,用解決心理痛的方法是一點忙也幫不上的。
Thumbnail
2025/02/22
 就讀高中的女兒,近幾個月每逢生理期間總是痛到無法上課,即便吃了止痛藥也沒效。常常早晨剛去上學沒多久,我的手機鈴聲就開始響個不停:「爸爸!我肚子好痛,你可以來接我嗎?」。眼見女兒被她自己的「好朋友」折磨,我空有滿腹學問卻無任何用武之地,頓時明白,來自生理的痛,用解決心理痛的方法是一點忙也幫不上的。
Thumbnail
2025/02/16
前陣子網紅錫蘭拍了一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視頻,取名為「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揭露某團體開設心靈課程的一些內幕真相,驚動了政府相關單位的注意,並讓「張老師」生命熱線緊急與其劃清界限.心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有誰可以清楚的說明白?若是連自己都不明白,你要去上什麼課?想知道答案,聽聽弱魚先生怎麼說吧!
Thumbnail
2025/02/16
前陣子網紅錫蘭拍了一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視頻,取名為「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揭露某團體開設心靈課程的一些內幕真相,驚動了政府相關單位的注意,並讓「張老師」生命熱線緊急與其劃清界限.心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有誰可以清楚的說明白?若是連自己都不明白,你要去上什麼課?想知道答案,聽聽弱魚先生怎麼說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場定期會議中,主管忙於交辦各項重要關鍵任務,底下的同仁時而專心凝聽,時而低頭筆記,1個多小時過後會議結束,同仁陸續走出會議室。 「 剛剛主管好像有交代我要做什麼,你還記得嗎?」一位同事突然開口問我 望著這位開會中看似專注實質放空的同事,真的無言了。但回過頭想想,會不會這樣的情況,也可能
Thumbnail
一場定期會議中,主管忙於交辦各項重要關鍵任務,底下的同仁時而專心凝聽,時而低頭筆記,1個多小時過後會議結束,同仁陸續走出會議室。 「 剛剛主管好像有交代我要做什麼,你還記得嗎?」一位同事突然開口問我 望著這位開會中看似專注實質放空的同事,真的無言了。但回過頭想想,會不會這樣的情況,也可能
Thumbnail
清晨五點半,在某間科技公司的員工辦公室裡,有一位蜷縮在電腦桌前昏睡的年輕工程師忽從座椅上驚醒,耳邊還迴盪著部門主管在昨天傍晚將咖啡杯放在他面前因重重敲擊而發出的清脆響聲,以及那令人感到冷酷無情的話語:「這份報表立刻給我重做,每一個數據都要有近三年來的對照分析,明天一早上班就交出來。」
Thumbnail
清晨五點半,在某間科技公司的員工辦公室裡,有一位蜷縮在電腦桌前昏睡的年輕工程師忽從座椅上驚醒,耳邊還迴盪著部門主管在昨天傍晚將咖啡杯放在他面前因重重敲擊而發出的清脆響聲,以及那令人感到冷酷無情的話語:「這份報表立刻給我重做,每一個數據都要有近三年來的對照分析,明天一早上班就交出來。」
Thumbnail
David 是台北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每天的工作桌上堆滿了文件,電腦螢幕上同時打開了多個視窗,手機不停地震動,提醒他各種訊息和通知。作為團隊中的骨幹,他需要隨時了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然而,這些訊息如潮水般湧來,讓他感到窒息。
Thumbnail
David 是台北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每天的工作桌上堆滿了文件,電腦螢幕上同時打開了多個視窗,手機不停地震動,提醒他各種訊息和通知。作為團隊中的骨幹,他需要隨時了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然而,這些訊息如潮水般湧來,讓他感到窒息。
Thumbnail
2022年底邁入了,2023年初,總務工作上一直很忙碌,也很盡心去完成任務。 工作上,不成文的規定每天要07:40開早會,中午休息時間要看用餐狀況,17:00下班,但都待到18:00過後才走。 每天車程往返約2個小時,加上工作時間9個小時,每天大概用在工作上約11小時左右。
Thumbnail
2022年底邁入了,2023年初,總務工作上一直很忙碌,也很盡心去完成任務。 工作上,不成文的規定每天要07:40開早會,中午休息時間要看用餐狀況,17:00下班,但都待到18:00過後才走。 每天車程往返約2個小時,加上工作時間9個小時,每天大概用在工作上約11小時左右。
Thumbnail
雖然總經理說遲到五分鐘不會扣全勤, 可主管拿著雞毛當令箭要求員工必須在七點五十分前打卡, 最好是七點半就到,來打掃清潔環境。 七點五十五分預備鈴響,課長舉高管理表,吆喝:集合~集合~來開會。 先檢討昨日生產效率,良品率太差, 誰耽誤出荷延誤,記點一次,誰又做錯,做壞品物記點一次, 為什麼不互相支援,
Thumbnail
雖然總經理說遲到五分鐘不會扣全勤, 可主管拿著雞毛當令箭要求員工必須在七點五十分前打卡, 最好是七點半就到,來打掃清潔環境。 七點五十五分預備鈴響,課長舉高管理表,吆喝:集合~集合~來開會。 先檢討昨日生產效率,良品率太差, 誰耽誤出荷延誤,記點一次,誰又做錯,做壞品物記點一次, 為什麼不互相支援,
Thumbnail
前面的同事上週確診,同事沒把電腦搬回家,但是他堅持要以居家辦公的方式處理他的假別,小老闆明確的告訴他電腦沒有搬回家,不能算是居家辦公,請他用自己的特休,倆人持續堅持個自的立場,爭執的音量越來越大聲,我夾在中間覺得好可怕,最後兩人去找蟹老闆評斷。 同事問小老闆,你告訴我要請什麼假別,小老闆就說反正不能
Thumbnail
前面的同事上週確診,同事沒把電腦搬回家,但是他堅持要以居家辦公的方式處理他的假別,小老闆明確的告訴他電腦沒有搬回家,不能算是居家辦公,請他用自己的特休,倆人持續堅持個自的立場,爭執的音量越來越大聲,我夾在中間覺得好可怕,最後兩人去找蟹老闆評斷。 同事問小老闆,你告訴我要請什麼假別,小老闆就說反正不能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談到職場霸凌,往往霸凌者不自知,但被霸凌者就心靈受創了!我在前公司任職時,就深受其害,尤其將退休之際,針對性就可想而知。 單位主管就是霸凌者,所使用的手段,很令人傻眼,也顯示出這位主管無能的一面,用5S改善的理由提出許多無理要求: 主管用衛生紙擦拭桌面檢查乾淨度。 要求全部門人員觀看下,由
Thumbnail
談到職場霸凌,往往霸凌者不自知,但被霸凌者就心靈受創了!我在前公司任職時,就深受其害,尤其將退休之際,針對性就可想而知。 單位主管就是霸凌者,所使用的手段,很令人傻眼,也顯示出這位主管無能的一面,用5S改善的理由提出許多無理要求: 主管用衛生紙擦拭桌面檢查乾淨度。 要求全部門人員觀看下,由
Thumbnail
在一家忙碌的公司上班,可真沒停。 一上班,位子沒坐暖就開始聽電話,翻文件,處理昨天沒完成的事情。就算口渴,想上廁所,都要等到快受不了的時候才敢去,因為不想浪費任何一分一秒。聽上去好像很熱愛工作,但其實是看着七千九百萬還沒完成的事情,心裡面着急的要命。 回到座位上,又急着要處理各種大小事情。回過神
Thumbnail
在一家忙碌的公司上班,可真沒停。 一上班,位子沒坐暖就開始聽電話,翻文件,處理昨天沒完成的事情。就算口渴,想上廁所,都要等到快受不了的時候才敢去,因為不想浪費任何一分一秒。聽上去好像很熱愛工作,但其實是看着七千九百萬還沒完成的事情,心裡面着急的要命。 回到座位上,又急着要處理各種大小事情。回過神
Thumbnail
其實我不太知道自己在他們心目中是個怎樣的主管。當然,我自以為做對的事情,事實上,我做的經常是蠢事,因為我甘冒大不諱挺下屬,從不親老闆屁股。 那天早上看到C報了前一天和再前一天的加班費,我的火氣一整個上來。
Thumbnail
其實我不太知道自己在他們心目中是個怎樣的主管。當然,我自以為做對的事情,事實上,我做的經常是蠢事,因為我甘冒大不諱挺下屬,從不親老闆屁股。 那天早上看到C報了前一天和再前一天的加班費,我的火氣一整個上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