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喊到聲嘶力竭,而你卻聽而不見】

【我喊到聲嘶力竭,而你卻聽而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場定期會議中,主管忙於交辦各項重要關鍵任務,底下的同仁時而專心凝聽,時而低頭筆記,1個多小時過後會議結束,同仁陸續走出會議室。


「 剛剛主管好像有交代我要做什麼,你還記得嗎?」一位同事突然開口問我


望著這位開會中看似專注實質放空的同事,真的無言了。但回過頭想想,會不會這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我與下屬的會議中,所以我進行了談話方式的調整。


【1. 不想人在心不在,先說明與他的關係為何】

我們可能會遇到這個情況,當會議中聽到其他單位的項目,因為與自己關聯性低,所以會自動啟動「分心+放空」模式,但啟動程度太高等談到跟自己有關時,往往來不及回神,所以就會出現我好像有聽到什麼,卻又不記得什麼。


所以我在談到某單位的時候,會先CUE一下單位負責人,確定他有在聽後,並且說明清楚與他的需求背景相關性後,再說明他要負責的工作內容。


【2. 工作說明完後,請他簡單回覆目前的現況確認】

而就算確認對方有在聽,但有可能50%還在神遊,所以我會在工作說明完後,用開放式的問題,請他簡單說明一下會遇到有那些問題,這樣可以確保他是清楚問題,而且有開始去思考,並且給時間及機會去詢問工作執行內容。


【3. 請他快速總結追蹤項目+回覆時間,確保後續作業動作明確】

最後再花3分鐘,請他回饋需要進行的作業內容,及預計回覆結果的時間,這樣雙方除了可以做到明確的任務對焦,過程中也有一些時間觀察對方回神狀況,避免我劈哩啪啦的講了一大堆,對方卻壓根還在神遊。


溝通的核心不只是單純把話說出口,而是讓對方真的願意聽、願意去理解。進而接受我們想傳達的訊息。所以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對方真的「聽見」呢?


1. 說話之前先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明顯不專心,這時候再大聲的話語都無法傳達。


2. 中間適時停頓,讓對方進行回應:避免自己一直講,對方卻沒有機會表達。


3. 配合回饋調整內容:針對不清楚部分進行補充說明,讓對方更容易接收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16會員
185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是否也有「知識焦慮症」,很多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也透過很多書籍與課程進行學習,但學習的關鍵不是學了多少,而是能不能真正內化,變成自己的能力。 就像以前當學生時,老師講的當下都覺得我很會,但實戰時卻發現無法靈活應用;因為學習其實有「三個階段」,如果沒能順利突破,學再多也算
以去年整年來看,我有PO出200多篇文章,內容包含個人分享、工作經驗、學習心得等,而遇到最多次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一開始光想梗就快想破頭,但後來有理出一些想法,雖然還是有卡關狀況,但不至於會造成中斷。 【1. 寫文章不是求多變,而是求「優化」】 一開始寫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常常會這
會想要寫文章通常有很多原因,想要提高個人曝光度、想要經營副業、想要分享自己的感想跟觀點,起初我們總是充滿著動力及熱情,覺得自己能夠因此迎來自己的高峰。但寫了幾個月後發現按讚的人不多、也沒人留言,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人在乎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 但其實我們在報導中看到那些「瞬間爆紅
網路上看到這個測驗覺得很新奇,測驗結果可以用唱的,就想說也來試看看。 最後的測驗結果是一隻數字鳥,對於這個答案不感到意外,但除了歌詞寫得很用心有感以外,竟然還能夠唱給你聽,然後一聽還停不下來,旋律會一直在腦中盤繞,104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心理測驗,真的是很讓人印象深刻,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去試看看。
「欸,你怎麼最近又變胖了?該不會是過年時放縱餐吃太多吧,哈哈哈!」 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對方說的時候臉帶笑容語氣輕鬆,但聽到的人卻一點都笑不出來,甚至開始懷疑:「這算是玩笑,還是找碴?」 開玩笑是一件很容易緩和氣氛的事,但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從「讓人開心」變成「讓人不舒服」。到底幽
職場上的夥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過,那種每天像拼命三郎一樣努力追求卓越的人。面對每個挑戰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突破了過往公認的困難,達到新的高度與成果,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就標竿。 但奇怪的是,這樣優秀的人卻可能也會在某一天,毫無預警地大崩潰,甚至是從此淡出職場。 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一個如此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是否也有「知識焦慮症」,很多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也透過很多書籍與課程進行學習,但學習的關鍵不是學了多少,而是能不能真正內化,變成自己的能力。 就像以前當學生時,老師講的當下都覺得我很會,但實戰時卻發現無法靈活應用;因為學習其實有「三個階段」,如果沒能順利突破,學再多也算
以去年整年來看,我有PO出200多篇文章,內容包含個人分享、工作經驗、學習心得等,而遇到最多次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一開始光想梗就快想破頭,但後來有理出一些想法,雖然還是有卡關狀況,但不至於會造成中斷。 【1. 寫文章不是求多變,而是求「優化」】 一開始寫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常常會這
會想要寫文章通常有很多原因,想要提高個人曝光度、想要經營副業、想要分享自己的感想跟觀點,起初我們總是充滿著動力及熱情,覺得自己能夠因此迎來自己的高峰。但寫了幾個月後發現按讚的人不多、也沒人留言,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人在乎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 但其實我們在報導中看到那些「瞬間爆紅
網路上看到這個測驗覺得很新奇,測驗結果可以用唱的,就想說也來試看看。 最後的測驗結果是一隻數字鳥,對於這個答案不感到意外,但除了歌詞寫得很用心有感以外,竟然還能夠唱給你聽,然後一聽還停不下來,旋律會一直在腦中盤繞,104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心理測驗,真的是很讓人印象深刻,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去試看看。
「欸,你怎麼最近又變胖了?該不會是過年時放縱餐吃太多吧,哈哈哈!」 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對方說的時候臉帶笑容語氣輕鬆,但聽到的人卻一點都笑不出來,甚至開始懷疑:「這算是玩笑,還是找碴?」 開玩笑是一件很容易緩和氣氛的事,但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從「讓人開心」變成「讓人不舒服」。到底幽
職場上的夥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過,那種每天像拼命三郎一樣努力追求卓越的人。面對每個挑戰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突破了過往公認的困難,達到新的高度與成果,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就標竿。 但奇怪的是,這樣優秀的人卻可能也會在某一天,毫無預警地大崩潰,甚至是從此淡出職場。 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一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