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緒魔法課,已構思許久,這一天終於開課。
對很多父母的需求來說,這樣的課程永遠不敵國英數理化。
所以當方向必須被移動到這個地方時,都會是在不得不的狀態下,而開始尋求解方。
什麼是不得不呢?
像是很會頂嘴、沒有學習動機、說謊、人際關係不好、不夠負責任、自我管理不佳...
類似像這些問題,可大可小。
但這些問題逐漸影響到學習成就,
成績不好,只好去補習,態度不好,只好拉拉成績看看。
但成效彰顯嗎?有的可能可以,
但有的每況愈下,影響的情緒不只是自己,
家庭、人際關係與其他方面都成為滾動式的影響。
但父母老師不是沒有教,而是孩子已經聽不太進去,
開始感受到好像衝突進來了,那怎麼辦呢?
我想,這是一種必然的發展,因為孩子需要透過找到自我,才能認識自己
而找到自我過程如果沒有引導,好像只能碰撞,然後找到一個契機才校正回歸。
所以,這也只是一個過程,不要陷入驚嚇,
因為孩子終究會長大,至於長成什麼樣子呢?
就是他們自己長成的樣子罷~
不過,能不能「不要不得不....,才......」,
而是「培養、鍛鍊、看見機會,主動願意...」。
在孩子不需要到嚴重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就進入。
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給他們方法、透過策略來引導思考,
讓重新架構在他們心底發生,就如同孩子昨天選了一張卡片,
並且在課堂說的「我看見希望」。
當然,在設計這堂課時,我早就看見希望,
因為我知道這路徑該如做,也知道用什麼方法孩子會願意聽話。
其實這答案大家已都知道,只是還沒做到。就是認同他們、相信他們是值得被愛的。
並起從這項的能量中,給予建議和修正。
如此他們完全能聽進去,因為閘門是會打開的。
第一堂課,拍了影片來記錄一下。
跟孩子聊聊天,會發現他們其實像個成熟的大孩子,能說、能聽、能接納。
而帶到生活中呢?會不會依舊變形?
我勸各位,不要有這種期待。
變形是一定的,大人都會變形了更何況孩子。
所以,「給予」是因為他們需要,「接納」是因為他們把圍牆打開,
而「維持」需要等待和相信,常常去考核驗證現實生活,就透漏著恐懼了。
愛與恐懼你選哪一個呢?
我想,這一堂課,是不論你的孩子多小多大都需要去了解的。
因為每個孩子持續在長大,也一定會經驗著每個階段。
當人的狀態好,學習就會重新到位。大人也是。
昨晚有家長私訊我,給了回饋,也問了我幾個問題,
最後還是得歸類到,大人也得一起進來學習與改變,才是根本的力量。
所以接下來第二梯得大人的親職教養課,也要跟著推出,
歡迎爸爸媽媽跟上喔。
#情緒魔法課
#週間假日
#沒有進度只有成熟度
#國小國中高中大人
上課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