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一場與人性抗衡的敏捷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東京灣畔的豐田生產線上,大野耐一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現代工業文明最大的奇蹟,不是高效生產,而是將「浪費」系統化。這個洞察催生了 TPS(豐田生產系統),並為後來的 Scrum 埋下革命的火種。

但當我們回望現代職場,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會議、冗長的郵件往來、重複無意義的報告,是否也在無聲詮釋著這個弔詭現象 — — 浪費,早已內建於組織的日常運作之中

Scrum 並非單純的敏捷框架,而是一種對抗浪費的戰略武器。然而,這場革命從來不只是技術上的變革,更是一場與人性抗衡的持久戰。


1. 人性與浪費的共生關係

我們在會議室裡虛耗的時間,在郵件來回間被消磨的專注力,甚至在過度設計裡迷失的創造力 — — 這些都在揭示一個現實:浪費,從來不只是流程問題,更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人類天生渴望安全感,而浪費(例如拖延、冗長的流程)恰好提供了這種心理緩衝區。這就是為什麼:

  • 很多人習慣開冗長的會議,因為決策延遲比做錯決定更讓人安心。
  • 許多企業喜歡堆砌複雜的流程,因為「看起來很忙碌」比「真正創造價值」更容易量化。

多項研究顯示,知識型工作者在一天中的高效工作時間通常只有 3–5 小時,其餘時間常被會議、郵件和雜務填滿。如果浪費是職場的「集體沈溺」,那 Scrum 則是試圖打破這種舒適區的叛逆力量。


2. Scrum 的反人性本質

Scrum 像是組織 DNA 裡的一種變異病毒,試圖從根本上挑戰人們對工作的錯覺:

  • 每日站立會議 讓團隊無法躲在不透明的工作狀態後面。
  • 衝刺規劃 讓決策變得具體,直接面對承諾與風險。
  • 待辦清單(Backlog)透明化 讓真正重要的事情無所遁形,也讓不重要的事情難以混水摸魚。

但這樣的變革並不總是被歡迎的。敏捷轉型過程中,團隊通常會經歷陣痛期,部分研究顯示,許多敏捷轉型專案在初期會遭遇阻力,導致適應期長達數月。因為當 Scrum 將價值流(Value Stream)透明化時,團隊會發現:

  • 原來許多工作都是「假生產力」,沒有帶來實質影響。
  • 團隊需要承擔更高的決策壓力,因為 Scrum 讓問題變得赤裸裸。

某跨國軟體公司導入 Scrum 初期,開發團隊的「有效產出時間」一度下降,而焦慮指數卻顯著上升。這種痛苦的適應期印證了一個經驗法則 — — Scrum 轉型至少需要 8 個 Sprint(約兩個季度)才能從「混亂適應期」進化到「價值獵人模式」


3. 持續改進的悖論美學

真正的敏捷覺醒,來自於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F1 賽車的維修站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比喻 — — 那些行雲流水的 2.3 秒換胎作業,並非來自完美計畫,而是無數次失敗後的不斷調整。Scrum 的核心精神,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快速修正錯誤

一個金融科技團隊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 他們將「回顧會議」轉化為 「失敗狂歡節」,鼓勵團隊公開討論最嚴重的錯誤。
  • 結果,他們的部署頻率在六個月內提高了 47 倍,因為團隊不再害怕嘗試,也更快學會修正問題。

類似的實踐,發生在某新創公司的產品團隊:

  • 他們將「用戶畫像討論會」改造成 「葬禮儀式」,團隊成員輪流為過時需求「致悼詞」。
  • 這個儀式感幫助團隊更坦然地放棄不再符合市場需求的功能,讓產品路線圖更新週期縮短 60%

這些案例都證明了一件事:對抗浪費的最佳方式,不是嚴格控管,而是創造能適應變化的環境


4. 重構信任的組織進化

Scrum 的終極挑戰,不是流程,而是信任

某遊戲公司在敏捷轉型時,拆除了主管辦公室,將績效考核權限交給 Scrum 團隊。結果:

  • 跨部門協作時間從 3 週縮短為 72 小時,因為決策權不再集中於少數高層,而是由團隊主導。
  • 產品交付速度提升 4 倍,成本浪費下降 58%,因為信任機制讓決策更靈活,也讓每個人對成果有更高的責任感。

這個實驗證明了Scrum 不是一種管理工具,而是一種組織進化的方式

  • 當團隊敢於說「這個功能不值得做」,組織的決策質量就提升了。
  • 當主管敢於下放決策權,團隊的創造力就開始真正釋放。
  • 當企業願意接受「有意識的浪費」,整體效率反而能夠長期穩定提升。

這讓我們重新思考 — — 敏捷革命的真正意義,或許不是讓組織變得「更快」,而是讓組織變得更聰明,更適應變化


5. Scrum 的終極啟示:要對抗人性,必先理解人性

在這場對抗浪費的戰爭中,真正的勝利不是消滅所有低效,而是培養組織的「浪費免疫力」

  • 當我們能意識到哪些工作真正有價值,哪些只是虛耗,浪費便失去了掩飾的空間。
  • 當團隊敢於挑戰流程,而不是服從流程,Scrum 才真正完成從「工具」到「思維」的轉變。

Scrum 不是一場技術革命,而是一場組織心理學的實驗。它的最終命題是:

如何讓一個以人性為基礎的組織,變得更適應變化,而不是被變化吞噬?

而這個問題,或許正是現代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那麼,你的團隊是否準備好迎接這場變革?

 你是否曾在敏捷轉型的過程中遇到阻力?如果有,你是如何突破的?


avatar-img
8會員
29內容數
我是 Jia👋 背景橫跨社會學、行銷、專案管理、職涯諮詢 正在一邊自學、一邊用 AI 完成自己的開發計畫 聊聊諮詢、AI 應用,偶爾記錄開發踩坑 📌 職涯教練服務 🔗www.jiacuriojourney.io 📌 長文專欄 🔗medium.com/@jiayiliu07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ia’s CurioJourney 的其他內容
這場訓練,從一句話開始 「真正站在頂點的人,是既勤奮又聰明的人。」 這是我在《創新商業思維實戰》課程中聽到的一句話,當時,它像是一記直拳,打在我的心上。 勤奮?可以做到。 聰明?還在路上。
職場真的有公平可言嗎? 許多上班族剛進職場時,總是懷抱著「努力就能被看見」的信念,認為只要做好本分、與人為善,就能獲得應有的回報。然而,當現實與期待不符時,許多人開始產生不公平感
這場訓練,從一句話開始 「真正站在頂點的人,是既勤奮又聰明的人。」 這是我在《創新商業思維實戰》課程中聽到的一句話,當時,它像是一記直拳,打在我的心上。 勤奮?可以做到。 聰明?還在路上。
職場真的有公平可言嗎? 許多上班族剛進職場時,總是懷抱著「努力就能被看見」的信念,認為只要做好本分、與人為善,就能獲得應有的回報。然而,當現實與期待不符時,許多人開始產生不公平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敏捷開發的實踐方式有很多,其中以簡單、易懂的 Scrum 框架最廣為大家接受。 2024年7月 LeSS 網站發布了新一版的《Scrum 指南》,其中調整的內容我覺得讓這個框架更符合實務上的應用,因此就其內容並結合個人經驗與見解撰寫這篇短文,希望幫助大家快速了解這套能幫助團隊適應變化的敏捷開發方法。
Thumbnail
如何有效運用Scrum的船舶理論來主持專案檢討會。船舶理論將專案比作船,通過風帆、礁石、錨等元素可視化檢討內容。會議前的準備、進行步驟及專案經理的主持技巧,幫助團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總結經驗、識別問題、制定改進計劃,從而提升未來專案的成功率。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Scrum已成為專案管理的利器。本文介紹Scrum的核心角色、工件和事件,並結合我開發CDP的實際經驗,分享如何通過產品待辦清單管理、Sprint計劃與執行、每日站會和Sprint回顧來提升專案靈活性與效率。希望能啟發更多專案經理運用Scrum,優化專案流程。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許多公司都開始採用「只看結果」的管理模式。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誰不想專注於最終成果呢?但是,這種看似進步的做法,真的對員工和公司都有利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公司專案中採用敏捷(Agile)方法,並分享了Scrum的好處、成員負責工作以及工作流程。希望可以掌握Scrum的核心:透明度、檢視和調整的核心,來推動敏捷工作。
你覺得自己高效嗎? 花了一整天卻覺得什麼也沒輸出? 用管理公司的角度看效能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每天都是假忙碌。
當投標截稿時限緊迫時,該怎麼辦? 敏捷就很重要,不只拿A,更要衝刺拿A   我於2018研讀Jeff所寫SCRUM(敏捷)一書, 感到相見恨晚,恰逢其時。 把我過去準備投標或執行專案經驗, 在本書已整理出一套更有系統論述, 值得推薦你去學習並應用在工作上, 敏捷強調執行專案要有兩種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敏捷宣言 (1)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2) 可用的產品 重於 詳盡的文檔 (3)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的協商 (4)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畫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敏捷開發的實踐方式有很多,其中以簡單、易懂的 Scrum 框架最廣為大家接受。 2024年7月 LeSS 網站發布了新一版的《Scrum 指南》,其中調整的內容我覺得讓這個框架更符合實務上的應用,因此就其內容並結合個人經驗與見解撰寫這篇短文,希望幫助大家快速了解這套能幫助團隊適應變化的敏捷開發方法。
Thumbnail
如何有效運用Scrum的船舶理論來主持專案檢討會。船舶理論將專案比作船,通過風帆、礁石、錨等元素可視化檢討內容。會議前的準備、進行步驟及專案經理的主持技巧,幫助團隊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總結經驗、識別問題、制定改進計劃,從而提升未來專案的成功率。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Scrum已成為專案管理的利器。本文介紹Scrum的核心角色、工件和事件,並結合我開發CDP的實際經驗,分享如何通過產品待辦清單管理、Sprint計劃與執行、每日站會和Sprint回顧來提升專案靈活性與效率。希望能啟發更多專案經理運用Scrum,優化專案流程。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許多公司都開始採用「只看結果」的管理模式。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誰不想專注於最終成果呢?但是,這種看似進步的做法,真的對員工和公司都有利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公司專案中採用敏捷(Agile)方法,並分享了Scrum的好處、成員負責工作以及工作流程。希望可以掌握Scrum的核心:透明度、檢視和調整的核心,來推動敏捷工作。
你覺得自己高效嗎? 花了一整天卻覺得什麼也沒輸出? 用管理公司的角度看效能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每天都是假忙碌。
當投標截稿時限緊迫時,該怎麼辦? 敏捷就很重要,不只拿A,更要衝刺拿A   我於2018研讀Jeff所寫SCRUM(敏捷)一書, 感到相見恨晚,恰逢其時。 把我過去準備投標或執行專案經驗, 在本書已整理出一套更有系統論述, 值得推薦你去學習並應用在工作上, 敏捷強調執行專案要有兩種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敏捷宣言 (1)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2) 可用的產品 重於 詳盡的文檔 (3)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的協商 (4)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