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受邀去擔任一整天履歷健檢+模擬面試的業師,其面對的都是經過挑選過的優質學員,所以在履歷撰寫上都有一定的水準在,但有碰到好幾位學員都有類似這樣的問題,也讓我不禁在最後回饋時再提醒學員。
【1. 不是在寫履歷模板,要加入你的貢獻】
在進行履歷健檢時,因為現在網路+AI參考資料多,所以會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描述。
工作經歷:負責專案管理、提升專案效率、協助公司內部培訓
技能:溝通能力強、解決問題能力佳、作業優化
個性:抗壓性高,學習力強,主動性高
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內容明確且有說明優點,卻感覺「模板感很重」,但好像換個名字換個職位也都可以套用,看不出記憶點,這樣就很容易被淹沒在數百封申請中。
但如果你的履歷像這樣:
工作經歷:我負責團隊內的一個客服APP訓練專案進度管理,目的是縮短人力,在1個月內訓練出5位種子,並將客戶回覆滿意度從80%提升至95%。
技能:解決問題能力佳,我透過自己自學的自動化派工的方式,進行公司作業流程優化,將作業時間從原本的3天縮短為1.5天,提高效率50%。
個性:抗壓性高,學習力強,之前為了要自學自動化派工,我用下班後2個月的時間去學習,然後學會操作及應用,而且成功將公司作業改善提升效率50%
這樣除了用數字及成果提高作業價值,也進而將你自己放進履歷中,是我覺得很重要的。
【2. 放FB、IG時、網址,要思考自己真正要呈現什麼?】
再來也看到一些學員,會放上自己FB、IG、網址連結,然後內容有出遊紀錄、吃大餐分享,或是對於政論或是時事的討論,如果是找行銷、影音方面工作可能還勉強搭的上,但找工程師、PM工作就不了解與這份職缺相關的用意,還可能造成負面觀感,這是要注意的。
【3. 專案成果要加入自己的角色及工作內容,強化連結】
像我就看到一位夥伴在專案成果中,列出組成團隊參加報告競賽,說明背景過程及最後取得名次成果,這部分都也是好的。而且他其實已經負責近80%的資料收集、數據分析、報告製作,這部分就比較可惜,資料中無法更突出自己與這個專案的連結性。
但是我有看到另一位夥伴,在履歷專案成果中提到他有剪輯一部影片拍攝+剪輯,並提供網址連結,實際看了以後驚為天人,片長6分多鐘且品質非常高,所以特別問他的製作背景及心得。
結果一經詢問後才發現,他只負責其中約5-6秒的資料拍攝及剪輯,其餘是其他人負責,當然這樣的訊息反差,會讓人感覺觀感不好,這也是學員要注意的。
履歷的目的,不是填滿一堆工作要項,而是讓HR和主管「看見你在這之中,所建立的價值」。
所以
● 不要只是列出你做了什麼,而是強調你的貢獻!
● 不要只是寫技能,而是透過應用讓技能「更加鮮活」!
● 用「作業內容+帶入行動+描述成果」的方式,才能讓履歷更有記憶點!
你的履歷,也是你給這個世界的第一張個人名片。與其花很多時間去寫一份「每個人都可以用」的精美模板履歷,不如讓它真正與你近行連結,讓面試官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現在再回頭檢視自己的履歷,它真的能夠讓你被記住嗎?
如果不夠,那就趕快從現在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