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榮格心理學。
今天和姊聊天的時候,有更了解 sensation / sensing 是一個怎樣的功能。依照姊在 16 personalities 網站測出來的結果,她是 ISTJ,第一功能是 introverted sensation。對於 INFP 的我來說,我的第一功能是 introverted feeling,也就是 judging function,而我不太能夠理解第一功能是 perceiving function 究竟是怎樣的感覺,所以好奇之下問了很多問題。
我先問了 ChatGPT,introverted sensation 的內涵是什麼,它說這個功能會看重個人的經驗,會記住感官上的細節,例如氣味、光線、聲音等等的。
姊聽完我大概解釋以後,她說有一件事情或許滿 sensation 的,當她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她會一直注意看街道上的招牌、告示牌,或燈號等等的,她說她就只是看而已,沒有特別要幹嘛,但如果大家討論到有關的事情,例如說想知道剛剛那條路叫什麼名字,她可能就會記得。
這聽起來真的很 sensation,畢竟這是一個 perceiving function,不是 judging function,它就只是不斷的在接收、接收、接收,而還沒進到下一步的判斷或甚至做出行動。
除此之外,這個功能不只是 sensation,它還是 introverted sensation,所以它不只是感官上接收而已,它還會跟個人的、內在的世界會有所連結,我覺得這很有趣,所以也再追問了一些問題。
姊還有提到說,她會很喜歡摸外套上的毛絨,或是會在聞到特定氣味的時候感到安心。我覺得聽起來也的確很符合 introverted sensation,都是感官的東西(觸感的、嗅覺的),也同時是關於個人體驗的。
雖然我知道 16 personalities 網站並不是一個很可靠的指標,不過就我目前和家人、朋友討論的經驗來說,在判斷主導功能上,幾乎都滿符合的。也就是說,當我去找那個功能的論述給他們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滿符合他們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的。
嗯確實啦...就算符合,也可能只是因為那個論述非常的general。不過,我研究了那麼一陣子之後,到現在我還是相信榮格心理學或 MBTI 是個滿有料的東西。
至少,我是覺得透過這個框架,我更深入、更立體地理解了以前我可能對他們有些誤會的朋友(尤其是E人...),更了解他們的困境,然後最重要的,也因為知道他們心靈運作的原理以後,我就變得愈來愈不怕和不同的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