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所有的謎團都指向心底──夏目漱石《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心是一個複雜的迷宮,由千絲萬縷的情感交織而成,而欲望總是驅動著心,波動著我們的所作所為。會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由心來決定,無論是暗黑、光明、猥瑣、溫柔,人心總在善惡兩端游移,混沌而複雜地跳動著,直至死去。 


raw-image


一、我們是如此孤獨

1.逃避過往與時代下的孤獨──老師

整部小說裡頭最大的謎團就是老師的過去,是什麼塑造出後來他頹喪而厭世的心態?在師母對主角的談話中可以得知老師「他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人,現在的他跟年輕時候判若兩人,整個人都變了。」明明滿腹才華卻不曾施展抱負,儘管深愛其妻子卻始終與她疏離,在一開始甚至直接警告主角別接近他。

老師的孤獨最主要來自於逃避往事,過去在得知好友K也喜歡小姐(老師後來的妻子)時,他用言語試圖逼退K,並搶先一步向小姐求婚,其所身負的罪惡感,讓他無法同他人述說。而為了隱瞞真相,在K死去後,老師一直戰戰兢兢,內心的煎熬更使他一生都活在陰影之中。

如同孤獨感經常出現在我們成為社會人後,因為必須時常揣摩著對方與自我的立場,基於某些理由,更多時候要隱藏內心真實的想法。老師對人性的深切懷疑,不願向妻子坦白自己的經歷,更認為自己過去所做所為不值得擁有幸福,內心強烈的孤獨讓他無法全心全意地愛妻子,兩人雖然朝夕相處卻形同陌路。

此外,老師的孤獨不僅僅來自個人的心理負擔,也與時代變遷有關。《心》的故事發生在明治時代,日本正經歷現代化,傳統與西方文化的價值觀產生衝突。老師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思想並不完全符合傳統道德觀,但也無法完全適應西方的個人主義,因此他在思想上陷入一種無法調和的孤立狀態。

2.失去理想與愛情的孤獨──K

而小說裡頭同樣很重要的角色「K」其實自始自終都未曾真正出場,已死去的他活在老師與師母偶爾的對話中,透過角色有意無意地提到K的墳墓、K是老師過去的大學好友,以及K的身亡帶給老師無法抹滅的影響。

K的身分是有錢人家的養子,然而因崇尚精神層面的磨練,不願意繼承養父家醫生的志業,最終被斷絕關係與金援,即便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在東京闖蕩,但過於困苦的環境讓他罹患了精神衰弱症。與老師和小姐共同居住在一起後,雖然逐漸走出陰霾,但K卻陷入了理想與人性的掙扎,因為愛上了同住的小姐,與自己原本的目標背道而馳。

小說描述K是極端理想主義者,他對人生、宗教、道德有著極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夠超脫世俗,追求純粹的精神生活。然而,這種理想與現實世界的矛盾,使他無法真正融入社會。執著於追求自己的道而與家族決裂,幾乎沒有什麼朋友的K在面對這個龐大而複雜的世界,內心的隔閡讓他感到強烈與他人及世界的疏離。

另一方面,K的孤獨源於愛上小姐,但由於自我的理想,使他無法直接表達愛意,既渴望、又害怕愛情,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壓抑與痛苦之中。而當老師背叛他,早一步進行提親時,他的孤獨感達到了頂點,因為發現自己背叛了理想,亦無法擺脫情感的束縛,對世界的徹底絕望。K既無法在精神上獲得救贖,也無法在現實中找到歸屬,這使他選擇了死亡作為唯一的出口。


二、每個人都有自私之心

夏目漱石透過《心》揭露的不只是從明治到大正時代意義的轉換,我認為更多的還是一種普遍人性的探討,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個人主義的上位,權威與傳統的消解,雖然換得了解放的自由以及束縛的解禁,但是反面來看,人性的極端面也容易被擴大,在欲望橫流的年代,我們的心是否也隨波逐流而無法解脫人類的原罪?

在小說中,老師回憶起雙親去世後,只能依靠叔父,並將他當作恩人來看待。然而體面的叔父始終希望將遺產收歸手上,霸佔了老師的祖宅、挪用了許多財產,更以長輩的關心,掩蓋希望自己女兒嫁給他以謀得一切的野心,這個經歷對老師的心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難道你認為壞人是世界上的另一個種族嗎?你以為壞人都是從同一個模子裡製造出來的嗎?那些平日看起來善良的人,至少也都是普通人。不過一旦碰到緊要關頭時,誰都會變成壞人,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在後面,老師面對K喜歡上小姐後,忘記了同窗的情誼,更因忌妒心作祟,用K最在意的「不提升精神層次的人就是愚蠢」做為攻擊手段,虛假自己精神上的優越感來貶低K,假裝透過一個「道德製高點」來說服他,實際上他的作為也只是為了包裹他想得到小姐的自私欲望,並掩蓋自己不如K的焦慮感。

在K死去後,老師當然意識到自己成為如同「叔父」一樣的人,從最初以為擁有高尚品格幫助了沒有家裡金援的K,到因利害衝突,逐漸變得與過往的敵人無異,間接造就了K的悲劇,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內心的不安與自私。

從那時候起,我的心中經常閃出一個可怕的影子。起初我以為那是偶然從外界襲擊而來的影子,令我感到驚訝又毛骨悚然。不久後,我的心適應了那個可怕的影子。最後我認為那影子並非來自外界,而是我出生時就已經潛伏在我的內心底層。

夏目漱石透過這部小說深刻剖析了人性中的自私面,尤其是當人們為了自己的私欲、競爭心去對待周遭的人時,會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在揭示了人性中最黑暗一面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時刻警惕自己內心的欲望,以免成為一個我們不想成為的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田淡淡🍵的生活
2會員
16內容數
喜歡閱讀、旅行與塗鴉,努力在日常的空隙中尋找一點自由的空氣。
2025/03/16
每當想起看到糾心劇情時的悸動,抑或是悲傷轉折時的不忍,都會覺得漫畫裡的情感深刻地形塑了我的青春。雖然如今我已經較少看少女漫畫了,但還是想推推幾部過去曾使我難以忘懷的少女漫畫。以下就是我心中,至今依然無法抹去的少女漫畫排行。
Thumbnail
2025/03/16
每當想起看到糾心劇情時的悸動,抑或是悲傷轉折時的不忍,都會覺得漫畫裡的情感深刻地形塑了我的青春。雖然如今我已經較少看少女漫畫了,但還是想推推幾部過去曾使我難以忘懷的少女漫畫。以下就是我心中,至今依然無法抹去的少女漫畫排行。
Thumbnail
2025/02/19
《面紗》的書名來自雪萊的十四行詩:「別揭開生活華麗的面紗。」這句詩的背景是詩人對生命、時間的深刻思考。他提醒人們,不要輕易地揭開生活背後的「面紗」,是因為生活中隱藏著無常、脆弱,甚至可能是空虛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2/19
《面紗》的書名來自雪萊的十四行詩:「別揭開生活華麗的面紗。」這句詩的背景是詩人對生命、時間的深刻思考。他提醒人們,不要輕易地揭開生活背後的「面紗」,是因為生活中隱藏著無常、脆弱,甚至可能是空虛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2/02
接續上篇,接下來會再介紹四部我喜歡的漫畫。其實近年漫畫市場好像也改變蠻多的,許多漫畫月刊收的收、電子化的電子化,韓漫與條漫的興起,以及BL漫畫逐漸變成女性市場的王道,少女漫畫的粉絲好像也愈來愈少了呢,若你也是同好中人的話,請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2/02
接續上篇,接下來會再介紹四部我喜歡的漫畫。其實近年漫畫市場好像也改變蠻多的,許多漫畫月刊收的收、電子化的電子化,韓漫與條漫的興起,以及BL漫畫逐漸變成女性市場的王道,少女漫畫的粉絲好像也愈來愈少了呢,若你也是同好中人的話,請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這篇就當成是我自己的腦洞大開,想法算是接續著《脈輪全書》但不在書中的內容,同時又雜揉了網路上的許多資料總結而成我的想法,其中又以宇宙閨蜜的不少想法大大地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這篇就當成是我自己的腦洞大開,想法算是接續著《脈輪全書》但不在書中的內容,同時又雜揉了網路上的許多資料總結而成我的想法,其中又以宇宙閨蜜的不少想法大大地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透過有意識的選擇, 要讓哪些人占據你「心裡的房間與他們所在的位子」, 就能擁有無比的力量,打造出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透過有意識的選擇, 要讓哪些人占據你「心裡的房間與他們所在的位子」, 就能擁有無比的力量,打造出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看法,以感性方式描繪了情感小語。作者邀請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並講述了正在創作第二本書的背後故事。文章充滿了對人生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看法,以感性方式描繪了情感小語。作者邀請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並講述了正在創作第二本書的背後故事。文章充滿了對人生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擁有心智是人類最特別的地方。透過心智,每個人都能感知與思考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然後透過認知的過程,去習得一種想法。這個想法,有時決定了我們一天短暫的心情;有時,則長久改變了我們未來的行為。「這世界就是你想的那樣」,你怎麼想,世界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Thumbnail
擁有心智是人類最特別的地方。透過心智,每個人都能感知與思考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然後透過認知的過程,去習得一種想法。這個想法,有時決定了我們一天短暫的心情;有時,則長久改變了我們未來的行為。「這世界就是你想的那樣」,你怎麼想,世界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Thumbnail
哇!我實在太愛這本書,絕對不是因為少女時代忙內徐玄也有掛名推薦的關係!事實上,我本來就很喜歡窺探自己的內心,想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存在,透過這本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理解自己的潛意識以及各種情緒之下想傳達的感受,我覺得讀一次真的不夠。
Thumbnail
哇!我實在太愛這本書,絕對不是因為少女時代忙內徐玄也有掛名推薦的關係!事實上,我本來就很喜歡窺探自己的內心,想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存在,透過這本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理解自己的潛意識以及各種情緒之下想傳達的感受,我覺得讀一次真的不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