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文學《坤平與坤昌》看印度與泰國神話符號的跨文化流變

《坤平與坤昌》被譽為泰國文學經典,類似於中國的金庸作品,家喻戶曉且多次翻拍。
故事情節圍繞著坤平(英雄)、坤昌(富豪)和婉通(美女)三者之間的愛恨情仇。象徵泰國父權社會下的男女關係和道德觀,並映射出泰國古代政治、社會及宗教文化。
印度與泰國的文化交融,既影響了文學、戲劇,也深刻地形塑了神話象徵、角色形象社會價值觀。從三神器的神話來源父權制度的承襲與改變,這種跨文化的影響不僅是歷史的痕跡,更體現於泰國社會的宗教信仰、道德觀念性別角色之中。



神話、象徵與角色形象:文化融合的重構與再創造

泰國文化中許多神話角色、神器與道德象徵,都能找到印度神話的影子。然而,這些文化元素並非簡單地複製,而是在泰國本土化的過程中進行了重構與再創造,賦予其獨特的道德意涵與社會價值。



三神器的印度淵源與泰國本土化

泰國神話中的三神器——雷霆劍、白馬、古曼童在象徵意涵與文化來源上,其實跟印度神話有些文化很相似。

這些神器不僅體現了印度教與佛教思想的交融,更被泰國文化重新賦予本土意涵

1.雷霆劍:天命與正義的象徵

  • 印度:

雷霆劍形象似乎與印度雷神因陀羅(Indra) 的金剛杵(Vajra) 相似。因陀羅是掌管雷電與天界正義的神祇,象徵天命、正義與力量。

印度雷神的形象在古印度吠陀文獻中多次出現,代表驅邪除惡、維護天界秩序的神聖力量。

  • 泰國:

在泰國文化中,雷霆劍 被賦予了王權象徵與正義守護的角色。

擁有雷霆劍的角色通常被視為天命所歸的正義英雄,例如《坤平坤昌》中的昆平,象徵英勇與正義,如同印度史詩中的羅摩(Rama)。

這種象徵意涵反映出泰國文化對正義與天命的崇敬,並與泰國佛教的護國觀念相結合。



2.白馬:靈性與速度的象徵

  • 印度:

白馬 的形象可追溯至白馬卡爾吉,牠是比濕奴的最後一個化身,被認為是眾馬之王,象徵靈性、速度與神聖力量。在印度神話中,白馬通常作為神祇的座騎,象徵神聖與靈性的傳遞。

  • 泰國:

泰國文化將白馬形象賦予靈性與神聖保護的意涵,並認為白馬具有通靈、迅捷的神力。

白馬被視為王室與英雄的象徵,強化了正義與靈性的象徵。此外,泰國還將白馬與佛教護法結合,使其成為保護正義、傳遞智慧的靈物。


3.古曼童:靈魂信仰的融合與再創造

  • 印度:

古曼童 的靈童形象受到印度靈魂觀念(Atman) 的影響。在印度教中,靈魂視為不滅與轉世的存在,並具有守護與庇佑的力量。

  • 泰國:

古曼童 在泰國被本土化為靈童護法,象徵保護、招財與避邪。

泰國文化進一步融合了佛教的護佑信仰,認為古曼童能保平安、護家宅,反映了泰國佛教與民間信仰的交融。

此外,古曼童 在泰國戲劇與文學中也被賦予神秘法力與英雄輔佐的象徵,例如《坤平坤昌》中,坤平擁有古曼童,象徵正義力量的守護。


父權制度與女性角色:印度思想的傳承與泰國文化的重構

父權制度在泰國文化中深受印度種姓制度與宗教觀念的影響,但在泰國的文學作品與戲劇改編中,又進行了本土化與重構。這種文化融合不僅影響了性別角色的定位,也形塑了泰國社會階級與道德價值觀。


父權制度的傳承與改變

  • 印度種姓制度與父權思想:

印度種姓制度 強調血統、貞潔與社會階層,深刻影響了泰國的貴族階層與婆羅門祭司的角色定位。

在印度思想中,女性被視為需維持貞潔與服從,這一觀念被泰國文化承襲,並融入父權體制中。


《婉通夫人》的改編:女性視角的重構與性別平等的討論

  • 從女性視角的重新詮釋:

新版《婉通夫人》 從女性視角重新詮釋故事,挑戰傳統父權體制,並透過審判與倒敘手法,強化女性主體性與性別平等的討論。劇情中,婉通拒絕在帥氣多情的坤平 與 專情富有的坤昌 之間選擇,象徵女性拒絕被物化,並挑戰父權社會中的性別角色規範。

  • 貞潔觀念的重構

劇中,婉通拒絕順從傳統貞潔觀念,並通過性別平等的視角,重新詮釋女性貞潔與道德價值。此改編不僅挑戰印度傳統的女性貞潔觀,也融合了泰國佛教中的因果報應,強調個人選擇與道德責任,賦予角色更深層次的情感與倫理。


跨文化影響的本土化與再創造

印度與泰國文化的融合,展現神話象徵、性別角色及道德價值的重構與再創造,體現跨文化影響與本土化過程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我認為這種文化交融不僅塑造了泰國文學、戲劇與宗教信仰,更深刻影響了泰國社會的價值觀與文化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中的文化線索|富貴觀人記事 Fukuei’s Notes
10會員
45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寫字的人,安放觀察與情感的角落。 有些生活寫得太慢,才有餘味;有些文化不夠近,才值得靠近。 如果你喜歡安靜讀字,也許可以在這裡停留一下。
2025/04/18
最近在練泰語聽力時,不小心又重刷了《三面納迦》。 結果原本只是想練耳朵,沒想到眼睛又跟著被黏住,劇看完後,我腦中突然又冒出一個熟悉的名字:納~迦~啊,那不是我當年寫論文寫到快往生(?)的主角之一嗎? 順手把舊資料翻出來,還真的回憶湧上來也有不同的想法。 想想自己當時也是想做兩種文化蛇的比較,但因
2025/04/18
最近在練泰語聽力時,不小心又重刷了《三面納迦》。 結果原本只是想練耳朵,沒想到眼睛又跟著被黏住,劇看完後,我腦中突然又冒出一個熟悉的名字:納~迦~啊,那不是我當年寫論文寫到快往生(?)的主角之一嗎? 順手把舊資料翻出來,還真的回憶湧上來也有不同的想法。 想想自己當時也是想做兩種文化蛇的比較,但因
2025/04/01
最近在追泰劇《我們的愛US》時,有一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主角之一說出爸爸只在意他的姓氏及地位。這句話令我想起其他泰劇中也都曾從主角口中講出關於姓氏部分,類似說:你出去之後就不要用我的姓之類的話語。 看了這麼多部泰劇,一直對劇中角色那種「階級感」與「姓氏」感到好奇,直到上過文化課程,才理解原來這背後
2025/04/01
最近在追泰劇《我們的愛US》時,有一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主角之一說出爸爸只在意他的姓氏及地位。這句話令我想起其他泰劇中也都曾從主角口中講出關於姓氏部分,類似說:你出去之後就不要用我的姓之類的話語。 看了這麼多部泰劇,一直對劇中角色那種「階級感」與「姓氏」感到好奇,直到上過文化課程,才理解原來這背後
2025/01/16
泰國君主在國家中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視為“神的化身”,這一觀念深深植根於泰國的歷史及宗教傳統。這種獨特的地位反映印度文化對泰國的深遠影響,也展現了泰國在政治、宗教與文化上的結合。 強調君權神授:神聖權力的象徵與文化融合 「君權神授」是一種強調統治者權力源自神明意志的政治哲學,曾在歐洲封建
2025/01/16
泰國君主在國家中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視為“神的化身”,這一觀念深深植根於泰國的歷史及宗教傳統。這種獨特的地位反映印度文化對泰國的深遠影響,也展現了泰國在政治、宗教與文化上的結合。 強調君權神授:神聖權力的象徵與文化融合 「君權神授」是一種強調統治者權力源自神明意志的政治哲學,曾在歐洲封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華山觀賞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由 翡冷翠文創 所舉辦, 本偏重點→優惠票(立馬省60) 同時期也恰巧看了電視影集-金庸的《天龍八部》...(喬峰大大的一生遭遇也太悲摧) 發現這兩者有幾個共同點: .都描繪了北宋時期 .內容展現了社會各個階層 .皆是深具討論度的傑作 對於宋人的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華山觀賞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由 翡冷翠文創 所舉辦, 本偏重點→優惠票(立馬省60) 同時期也恰巧看了電視影集-金庸的《天龍八部》...(喬峰大大的一生遭遇也太悲摧) 發現這兩者有幾個共同點: .都描繪了北宋時期 .內容展現了社會各個階層 .皆是深具討論度的傑作 對於宋人的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金庸筆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以方位配搭大俠,大概沒有讀過金庸作品的人也都知道了。以方位配大俠,最早源自《三俠五義》的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
Thumbnail
金庸筆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以方位配搭大俠,大概沒有讀過金庸作品的人也都知道了。以方位配大俠,最早源自《三俠五義》的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該文深度探討文人哲學,通過古今中西文化比較,解析不同文人心態和行為理念。突出文人身份的困難處境和思想體現,挖掘了文人的獨特人格特徵。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