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藝術:調節自律神經,遠離壓力與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呼吸不僅是供應大腦和身體所需的氧氣,正確的呼吸方式還能調節心率,降低血壓、減輕壓力和焦慮,甚至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心臟的健康與呼吸有著密切的關聯。

1.【呼吸這件小事】呼吸是生命必備的要件,但人們很少去關心到呼吸的重要

大多數情況你可以不加思考地進行呼吸,當你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執行一系列重複的力量動作時,你可能會發現呼吸的速率加快,甚至感到有些喘不過氣,當你感到恐懼或壓力時,呼吸速率同樣會上升,在休息和消化的時候,呼吸則會變得較為緩慢。


呼吸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生活模式,使戰鬥與休息模式之間的平衡,這一點在科學上已被越來越深入地探討,改變你的呼吸方式可以向自律神經系統發送自下而上的反饋,幫助身體模式從戰鬥或逃避模式轉換為休息和消化模式。


同時也更容易進入情緒的自我調節與平靜狀態,並持續維持「心模式」(heartset),透過緩慢且有意識的呼吸來達成這個心模式,能讓你的身體啟動一系列變化,包括釋放有助於全身健康的有益荷爾蒙。


1-1.呼吸的重要性在1935年就被科學證實


1935 年一位法國心臟科醫師瑟雷斯.布羅斯(Thérèse Brosse)前往印度研究傳統靜坐訓練,在邁索爾的皇宮中,他與奎師那阿闍梨(人稱「現代瑜伽之父」)會面,奎師那阿闍梨聲稱,他的呼吸運動使他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甚至能暫時停止心跳,布羅斯為這位大師進行心電圖檢測,驚訝地看到他的脈搏逐漸減慢,直到紀錄儀的指針似乎完全靜止了幾秒鐘。


可以藉由呼吸和生物回饋(biofeedback)來調整心跳——生物回饋是一種利用觸覺、視覺或聽覺來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的技術,從而獲得對心跳速率和血壓等身體功能的控制。這是眾多簡便的壓力管理技巧中最有效的之一,操作時間也僅需3分鐘。


2.呼吸是能夠有效調整自律神經,使自律神經更加穩定

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負責調節心跳和呼吸速率,當交感神經系統活躍時,心跳和呼吸速率會加快以應對壓力;而當副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作用時,心跳和呼吸速率則會減緩讓身體獲得休息,有助於恢復體力並修復因壓力反應造成的損耗。


健康成年人在正常呼吸時,每分鐘大約有12到18次呼吸,心率並不會完全隨著呼吸變化,當呼吸變得緩慢時,心率會開始呈現週期性的變化,吸氣時心率會加快,而吐氣時心率則會減緩,特別是在進行緩慢深呼吸時這種情況更加明顯,稱之為呼吸竇性心律不整( RSA )。


RSA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現有的機制可分為中樞和周邊兩類。中樞方面:在吸氣時,呼吸調節控制中樞對副交感神經調節中樞的疑核(nucleus ambiguous)神經元活性產生抑制,這使得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導致心跳加速;而在吐氣時,則會使心跳減緩。


吸氣時由於胸腔擴大導致胸內壓下降,這使得腔靜脈回流至右心房的血量增加並射入右心室,吸氣也會使肺部擴張,導致血液在肺部微血管中滯留,這進而使流入左心房的血液減少,從而造成動脈血壓下降,感壓接受器的反應隨之降低,這個信號經由上行的迷走神經傳遞至孤束核,進一步抑制副交感神經並增加交感神經的活性,最終導致心跳加快。而吐氣則使胸內壓上升,反過來抑制交感神經,促進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從而使心跳速率降低。


這種生理回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只有當呼吸速度放慢時,人體的血壓、心跳等心血管系統才能感受到這一生理回饋作用,並展現出與呼吸一致的變化,這意味著自律神經系統的協調性越強,由於副交感神經系統中的迷走神經支配了大部分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因此調慢呼吸頻率能夠透過RSA機制來強化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從而使身體得到適度的放鬆,RSA生理回饋的呼吸技巧已在臨床中應用,以減輕焦慮感和日常生活壓力所引起的生理不適。


3.若你遇到自律神經失跳引發的心悸、心跳過快問題該怎麼透過呼吸來調整


採取輕鬆的姿勢進行吐氣是心悸、心跳過快問題發作呼吸困難時的基本動作,看到這裡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不是吸氣呢?」事實上,許多呼吸系統疾病在發作的初期也確實會出現吸氣的行為,但這樣做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不適的原因並非無法吸氣,而是無法吐氣,當出現呼吸困難時,首先應該做的動作就是「吐氣」。


心跳過快呼吸困難時應以吐氣為主的訣竅,就是像嘆氣一樣發出哈、呼」的聲音來吐氣,記得在吐氣的同時發出聲音,這樣能更順利地排出氣體。當你感到呼吸不適時,不必過於在意自己的形象,只需按照上述訣竅用力吐氣即可,經過幾吐氣的循環以後,腦中會開始分泌血清素和腦內啡,這兩種物質的鎮靜作用能幫助呼吸逐漸變得平穩並恢復到正常狀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貓的沙龍
2會員
77內容數
文章內容多元化,大多會依照讀者最喜歡的主題著手撰寫
貓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最恰當的投資時間點」,其實取決於市場週期、個人資金狀況、以及投資目的。
Thumbnail
2025/04/15
「最恰當的投資時間點」,其實取決於市場週期、個人資金狀況、以及投資目的。
Thumbnail
2025/04/14
顏色之所以能療癒人,是因為它不只是視覺上的刺激,更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心理與生理反應。
Thumbnail
2025/04/14
顏色之所以能療癒人,是因為它不只是視覺上的刺激,更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心理與生理反應。
Thumbnail
2025/04/13
從BTC/USDT 的 4 小時線圖,我們可以從圖中清楚看出,目前沒有出現「黃金交叉」,反而是處於一個標準的空頭排列與死亡交叉狀態。
Thumbnail
2025/04/13
從BTC/USDT 的 4 小時線圖,我們可以從圖中清楚看出,目前沒有出現「黃金交叉」,反而是處於一個標準的空頭排列與死亡交叉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因為呼吸,所以我們生存。呼吸,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有時候我們卻又不能夠自主的控制,時而它會隨著情緒的波動而亂了拍,時而它會因著種種的無常而變得微弱,當我們呼吸錯亂、被層層的不安包圍時,又可以怎樣令自己平靜下來呢?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呼吸也是一門學問,一呼一吸之間,是重擔的放下和寧靜的提取。
Thumbnail
因為呼吸,所以我們生存。呼吸,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有時候我們卻又不能夠自主的控制,時而它會隨著情緒的波動而亂了拍,時而它會因著種種的無常而變得微弱,當我們呼吸錯亂、被層層的不安包圍時,又可以怎樣令自己平靜下來呢?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呼吸也是一門學問,一呼一吸之間,是重擔的放下和寧靜的提取。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新年期間,出現了幾次恐慌症狀,讓我沒辦法好好享受假期,雖然最後在心裡的焦慮,依然無法連根拔除,但還是記錄一下,這期間嘗試過疏解壓力的方法: 1.練習呼吸 當恐慌來襲,會感覺到自己呼吸困難,仔細觀察會發現吸氣過長吐氣過短,甚至似乎沒有在吐氣(這就是過度呼吸嗎?) 強迫自己深吸氣與吐氣,吸氣感覺胸
Thumbnail
新年期間,出現了幾次恐慌症狀,讓我沒辦法好好享受假期,雖然最後在心裡的焦慮,依然無法連根拔除,但還是記錄一下,這期間嘗試過疏解壓力的方法: 1.練習呼吸 當恐慌來襲,會感覺到自己呼吸困難,仔細觀察會發現吸氣過長吐氣過短,甚至似乎沒有在吐氣(這就是過度呼吸嗎?) 強迫自己深吸氣與吐氣,吸氣感覺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