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背景
本案源自前美國總統福特(Gerald Ford)卸任後,將其回憶錄《療傷時刻》(A Time to Heal)的出版權授予給出版商 Harper & Row 及 Reader's Digest。Harper & Row 隨後與《時代雜誌》(Time)雜誌達成協議,由該雜誌獲得回憶錄的的獨家連載權利,並支付 12,500 美元的預付款。
然而,在《時代雜誌》刊登內容前,《國家雜誌》(The Nation)從未經授權的管道取得了回憶錄的內容,並撰寫了一篇 2,250 字的文章,其中包含了 300 至 400 字的原文引用。《國家雜誌》刊登此文的時間點,恰好比《時代雜誌》預定刊登日期提前一週,目的是為了搶先報導。
因《國家雜誌》的文章,《時代雜誌》取消了與 Harper & Row 的合約,並拒絕支付剩餘的 12,500 美元。Harper & Row 隨即對《國家雜誌》提起訴訟,指控其侵犯了《療傷時刻》的著作權。
福特的回憶錄《療傷時刻》。 Source
訴訟歷程
地方法院認定《國家雜誌》構成著作權侵害然而,上訴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決,認為《國家雜誌》引用的 300 至 400 字屬於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
訴訟雙方對合理使用原則的解讀存在分歧。Harper & Row 主張,《國家雜誌》擅自使用未經發表的內容,損害了其作為著作權人的利益,尤其是在《時代雜誌》取消合約後,對其造成了實質損失。而《國家雜誌》則辯稱,其引用行為是出於新聞報導的目的,屬於合理使用的範疇,且引用字數在總書稿中所占比例不高,未對 Harper & Row 構成重大損害。
地方法院審理本案後,認定《國家雜誌》的行為構成著作權侵權。法院指出,福特的回憶錄在《國家雜誌》刊登文章時尚未正式出版,屬於未公開發表的著作,因此不適用合理使用抗辯。法院同時認為,《國家雜誌》引用的 300 至 400 字雖然在整本書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卻是書中最精華、最具表現力的部分,因此構成實質性使用。
此外,地方法院也考量了使用目的的商業性質,認為《國家雜誌》刊登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與《時代雜誌》競爭,具有取代原著作的效果。基於上述理由,地方法院判定《國家雜誌》的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構成著作權侵權,並判給 Harper & Row 12,500 美元的實際損害賠償。
然而,《國家雜誌》不服地方法院的判決,向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經審理後推翻了原判,認為《國家雜誌》的引用行為屬於合理使用。上訴法院指出,儘管福特的回憶錄尚未正式出版,但合理使用的判斷不應僅以著作是否已發表為唯一考量。
上訴法院進一步分析了使用目的的性質,認為《國家雜誌》刊登文章是為了報導福特總統赦免尼克森一事的重要史實,屬於新聞評論的範疇,而非單純的商業使用。法院也認為,引用的 300 至 400 字在質量上不構成實質性使用,且未對 Harper & Row 的潛在市場造成重大損害。綜合以上因素,上訴法院認定《國家雜誌》的行為屬於合理使用,推翻了地方法院的侵權判決。
Harper & Row 不服上訴法院的判決,向最高法院申請調卷令(writ of certiorari),要求最高法院審理此案。最高法院受理了此案,並於 1985 年 5 月作出判決,推翻了上訴法院的判決,認定《國家雜誌》的行為構成著作權侵權。
最高法院在判決中指出,合理使用的判斷必須綜合考量著作權法中的四項標準,不能僅以著作是否已發表為唯一考量。法院特別強調,在判斷使用目的及性質時,不能忽視《國家雜誌》搶先刊登文章的意圖,其目的是為了取代 Harper & Row 作為著作權人所享有的首次發表權(right of first publication)。
最高法院也認為,儘管《國家雜誌》引用的字數在整本書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卻是書中最精華的部分,因此在構成實質性使用。法院同時指出,《國家雜誌》的使用對 Harper & Row 的潛在市場造成了實質損害,導致其失去了與《時代雜誌》的合約收益。
綜合以上因素,最高法院以 6 比 3 的結果,推翻了上訴法院的判決,認定《國家雜誌》的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構成著作權侵權。最高法院強調,在本案中,維護著作權人的利益比促進公眾獲取資訊更為重要。
訴訟影響
本案確立了幾項重要的判例法則:
1. 著作是否已發表並非判斷合理使用的唯一考量,但卻是一項重要因素。最高法院指出,在一般情況下,作者控制其未發表著作首次公開的權利,將優先於合理使用抗辯。這意味著,未經著作權人同意而使用其未發表著作,在合理使用的判斷中將面臨較高的門檻。
2. 使用目的的商業性質可能削弱合理使用抗辯。最高法院認為,《國家雜誌》刊登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與《時代雜誌》競爭,具有取代原著作的效果,因此其使用目的的商業性質削弱了合理使用抗辯。
3. 使用量在質上構成實質性使用,將不利於合理使用抗辯。儘管《國家雜誌》引用的字數在整本書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卻是書中最精華的部分,因此在質量上構成實質性使用。
4. 使用行為對著作潛在市場或價值的負面影響,將不利於合理使用抗辯。最高法院認為,《國家雜誌》的使用導致 Harper & Row 失去了與《時代雜誌》的合約收益,因此對其潛在市場造成了實質損害。
然而,本案的判決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部分學者和言論自由倡議者認為,最高法院過度強調了著作權人的利益,而忽視了合理使用原則在促進知識傳播和公眾利益方面的重要性。他們擔心,本案判決可能會對未來類似案件中的合理使用抗辯產生寒蟬效應,導致言論自由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