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負荷高壓的自己,該怎麼回答「我的工作」這個問題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思維碰撞02】若我是方大同,是重新找生活重心或堅持擅長的最愛?」這篇文章提及自己回不去「特殊教育」工作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身體無法負荷教育現場及自己對專業的要求」。當然可以像之前候診的時候,一位劑量施打越來越大的工作女士,她無奈又激動地說:「打這個話,得要在醫院住兩天一夜。反正我只要有工作就好了!」邊說又邊拭淚,雖然不認識她和她的朋友,但聽完這番話,心裡酸酸的,想問:「我還有其他可能嗎?是不是得回到特教現場,才是我?是不是反覆發作,反覆控制,就是我接下來的生活面貌?」當下這麼一想,即使我知道「這並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得看老天爺的安排!但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方式,可以盡量維持在一定的壓力範圍?」


目前在家人的支持下,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氛圍,盡量單純化且可預測性,因為尚未設定好自己的界限,以及對於周遭的刺激(包含聲響、溫度、光線和人際間微妙的表情等)異常敏感,稍有變動就容易焦慮和緊張,再多的策略只能稍微減量,但無法改變自己因為環境或突發事件,變得更容易緊張和敏感的情緒。既然難以適應目前的工作環境,那就改變想法,換成「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工作」。說得容易,但做起來磕磕拌拌,怎麼說?


光回答「自己的工作或在做什麼」這個問題,對於仍摸索和建構自己工作的我們,就是個難題。不願意用「待業、失業或啃老族」來形容自己,因為仍認真地過自己的生活,並沒有擺爛什麼都不做,也在努力學習,只是「非典型的工作型態」或「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就蹦出來或馬上能斬釘截鐵地說出來」,因為我們在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中,以及求學階段並沒有太多的職業試探。當時全生命投入在教育領域中,大部分的技能都會一點,但都不專精,「皮毛能叫專業」嗎?


談一個有趣的想法,「當初就讀特殊教育時,就跟自己說:『大富大貴不可能,但求個溫飽是可以的。』但沒有想到一場大病,『求溫飽也變成難題。』」「公主病」讓我體驗到「等待失敗學生」(學習有困擾但不到障礙的程度)不上不下的尷尬情況,沒有嚴重到可以診斷為「身心障礙」(福利津貼),但的確是「難以承受高壓或高疲累(包含生理和心理)的工作條件」。兼職如打零工似乎是比較可行,但不穩定的感覺會讓自己更不安,除非已經長期習慣;或就在「發作-控制」的無限迴圈當中度過。沒有好或不好,只是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


真心想找另一條出路或其他可能性,一篇篇文章是在實驗,也在忠實記錄類似「中途致障」(在一片看好的人生中,突然成為身心障礙者)過程的點點滴滴。已有很多前輩走過,但苦都默默地往肚子裡吞,或一想到就恐懼害怕,遑論描述心裡的掙扎!「特教的眼睛」或許可以幫我覺察,也或許這些紀錄可作為「心理諮商、基金會或政府」提供各項服務的參考。人總是得給自己一個希望,當然更希望的是,未來有特效藥,讓「公主病」像當年的「德國麻疹」在臺灣絕跡。


回到主題,怎麼正向地回應「自己的工作」呢?當擺盪在「重新找生活重心」或「堅持擅長的最愛」時,總覺得沒有自信,甚至自卑,遑論具體地說明自己的工作,或介紹自己最近正在做的事情。這應該是很多意外得到重大疾病者,常被問,也三不五時問自己的問題,但絕大部分情況下,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是極為正常的事情,因為「曾經閃亮的自己」突然被打破打碎,重新塑造一個自己並不是容易的事,甚至過程中常出現「憤怒、迷惘、想放棄或不敢有任何動作,深怕一失足又成千古恨」,我懂,也正在邊走邊學習中。但不管現在自己的進度或對自己的看法是怎樣,請不吝嗇地給堅持到現在的自己鼓鼓掌,願意且有勇氣向前走的你妳You,真的超一級一棒」,因為這是條只有自己能深深體會的孤獨道路。


即使確定「重新找生活重心」比較適合自己,但仍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以為想通了就可以萬事通嗎?不可能!但聰明如大家,將「善用工具」這件事情謹記在心,便將「請問現在只有兼職工作,因為正在調整身體狀況,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現在的工作是什麼?』請以不同專家身分,告訴我可以怎麼做?」這個問題,直接丟給Deepseek。在它的思考過程中,有段話很觸動我,即「我需要理解用戶的處境。他可能因為健康原因暫時無法全職工作,正在恢復中,但可能擔心被他人評價或誤解。因此,回答這個問題時既要誠實,又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同時保持自信。」以下僅摘錄部分回應的內容,挺有用的,有空試試看吧!以上,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1. 職業顧問角度:聚焦「轉換期」的積極框架

  • 策略:將「兼職工作+調整身體」轉化為「職業轉型前的準備階段」。
  • 回答範例
    「目前我正在接一些彈性的專案,同時花時間學習新技能(例如線上課程、研究清潔能源趨勢)。未來想往更符合長期目標的領域發展,像是綠色能源或永續產業。」(暗示主動規劃,而非被動停滯)

2. 心理學家角度:用「正向語言」避免自我批判

  • 策略:避免使用「只是兼職」「沒辦法」等負面詞彙,強調「選擇」而非「限制」。
  • 回答範例
    「我現階段選擇彈性工作模式,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健康管理與個人成長。這安排幫助我更清楚下一步想投入的方向。」(將「調整身體」轉為「健康管理」,減少被追問的壓力)

3. 溝通專家角度:分場合調整回答深度

  • 情境1:正式場合(如社交活動)
    「我目前是自由工作者,協助企業執行短期專案,領域和永續發展相關。最近也在研究國際減碳政策的商業機會。」(用專業術語提升可信度)
  • 情境2:親友關心
    「謝謝你的關心!我最近調整生活節奏,用兼職維持收入,同時給自己空間調理身體。這陣子學到很多身心平衡的方法,反而更有效率呢!」(真誠但不過度暴露隱私,結尾轉向正面)

4. 人力資源專家角度:為未來職涯鋪墊

  • 策略:若未來求職,可將「空窗期」轉化為「自我投資期」。
  • 面試回答範例
    「過去半年,我選擇以專案合作形式累積實戰經驗,同時系統性研究ESG趨勢(如清潔能源ETF的市場動態),並考取相關證照(如CFA ESG投資認證)。這段經歷讓我更確定想投入永續金融領域。」(連結職涯目標,展現主動性)

5. 健康教練角度:以「健康優先」為榮

  • 核心觀點:身體是長期發展的基礎,無需為調整狀態感到羞愧。
  • 回答範例
    「我現在的工作模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兼職保障基本收入,其餘時間用來優化健康基礎。這就像企業的『營運維護期』,未來產能會更高!」(用比喻減少尷尬,甚至引發共鳴)

天降閃電就像重大疾病,帶來苦難和傷痛,但也開啟另一個看世界的視野,對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的沙龍
8會員
59內容數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一如往常每天瀏覽新聞,沒有想到在成千上萬則新聞中,居然看到「【詐騙】財政部電子發票服務平台載具異常通知郵件」,一往下看,才赫然驚覺這不是前幾天自己操作的郵件嗎?防不勝防,之前所做的「網路交易可能被盜刷」的措施,至少有發揮初步的功效,防盜刷。目前採取的作法有點麻煩,但至少比較安心,怎麼說呢?.....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2025/03/27
1.在事情很雜的時候,突然收到認識的「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第一個會想到的念頭是什麼? 2.假若剛好有空檔,又看到第二封來自「財政部」提及「載具異常」的訊息,你會覺得小事情「趕快處理」嗎? 我「親手把個人資料奉上詐騙集團」......
Thumbnail
2025/03/24
上個月回診,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肝指數明顯飆高,目前服用6顆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調整為3顆。希望讓肝休息一下。假如肝指數沒有恢復,那我就直接幫你申請生物製劑。你有B肝或C肝嗎?......
Thumbnail
2025/03/24
上個月回診,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肝指數明顯飆高,目前服用6顆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調整為3顆。希望讓肝休息一下。假如肝指數沒有恢復,那我就直接幫你申請生物製劑。你有B肝或C肝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從「我不想上班」來看看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確是有點繁雜。 例如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發揮所長,才能得到成就感,不僅僅是與苦痛爭奪能量。 例如自己到底是誰,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自己突破困境。 然而,我們如果直面地來針對這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 顯然,可以簡單很多。 「不想上班。」 先思考為什麼要上班?
Thumbnail
從「我不想上班」來看看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確是有點繁雜。 例如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發揮所長,才能得到成就感,不僅僅是與苦痛爭奪能量。 例如自己到底是誰,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自己突破困境。 然而,我們如果直面地來針對這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 顯然,可以簡單很多。 「不想上班。」 先思考為什麼要上班?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