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依附:我的第三次成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面對孩子逐漸長大過程,

赫然發現心裡與孩子沒有分化的人,是我~


到了不得不整理手機相簿的時刻,工作、孩子、定點家庭旅行都很容易歸類,

突然出現幾張隨手隨機拍的照片,就增開個"我的生活"資料夾吧!

果斷地把"我與同事、我與同學、我自己、靜物風景"都丟進去...

遇到"我與孩子"照片時卻猶豫了

下意識又想把自己歸類回孩子的成長相簿時,

發現自己的身影很多年來都是孩子成長的附屬記憶

例如,

所有的旅行安排,都以孩子為優先考量

假日除了自己的研習進修,就是充滿了孩子的行程

偶爾,

為自己偷空跟同事吃飯,還會被小孩埋怨或者自帶罪惡感

就在這麼多年以孩子為優先的甜蜜與辛勞中,

習慣自己與孩子是一個整體,

經常忘記(或不想記得)他們正在長大,

忘記問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麼?


看著被我拉進"我的生活"資料夾的與孩子合照,

彷彿是一個宣示,一種看見

"孩子,你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全部了"


孩子脫離母體是第一次的分離,親子脫離依附心理是第二次的分離;

第一次成年是法定成年,當了母親是第二次成年,

孩子長大逐漸脫離母親依附,我開始學習第三次的成年


真好,我又要開始體驗新的人生階段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飛翔園丁
0會員
13內容數
踩著大地的園丁,體驗著踏實的平凡人生, 加上一對翅膀,提醒自己記得看向遼闊的天空
飛翔園丁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一位母親分享她如何引導孩子放下完美主義,學習享受過程,並在學業與生活中取得平衡。文章中,作者反思自身曾受完美主義困擾的經驗,並藉由與孩子的互動,鼓勵孩子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找到「夠好」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4/06
一位母親分享她如何引導孩子放下完美主義,學習享受過程,並在學業與生活中取得平衡。文章中,作者反思自身曾受完美主義困擾的經驗,並藉由與孩子的互動,鼓勵孩子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找到「夠好」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3/03
探討身體和心理的代償作用,以及如何避免過度代償導致身心失衡。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在職場保持身心平衡,並鼓勵讀者及時善待自己,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2025/03/03
探討身體和心理的代償作用,以及如何避免過度代償導致身心失衡。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在職場保持身心平衡,並鼓勵讀者及時善待自己,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2024/12/22
推薦一本針對女性心理成長的書籍,描述東方女性在集體文化下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透過真實故事與具同理心的引導,該書提供女性自我對話與平衡生活的實用策略。透過這本書與好用電子閱讀器的結合,讓女性們更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觀照自己,持續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2024/12/22
推薦一本針對女性心理成長的書籍,描述東方女性在集體文化下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透過真實故事與具同理心的引導,該書提供女性自我對話與平衡生活的實用策略。透過這本書與好用電子閱讀器的結合,讓女性們更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觀照自己,持續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