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需要上班的社畜,怎麼樣讓工作跟生活達成平衡還是很重要的,就讓我們看看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偷懶又可以滿足老闆的期待吧!
這本書我覺得很棒的是它都用高效人士跟低效人士的方式來做對比,從不同面向上比較兩種人做事的方法跟心態,讓我們知道怎麼樣慢慢轉變成高效人士,也從而反省自己的做事方法。
思考模式
- 我們會購買一項產品,不是買「價格」,而是買「價值」。所謂的「額外好處」指的是體驗價值,更好懂得說法就是指使用時的滿意度。
- 你要的不是比價格,而是思考對自己的價值。雖然都是花錢,但是只要有自己的準則,就能夠把錢花在刀口上。
- 另一個方式是考量「CP值(性價比)」。譬如時薪3000日圓的人,花1小時的時間在應用程式上,只會累積100日圓的點數,就很不划算。我把時間視為一種經營資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也算是成本。
- 在工作之外也充實自己,可以提升人生的滿意度。可以培養一些在家裡就可以享受的樂趣,每天都過著豐富的生活。比如在家購買腹肌訓練機,就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訓練,不用浪費時間移動。在日常生活中能偷懶到什麼程度、享受到什麼程度,會大幅改變生活滿意度。
- 在抉擇「要不要去聚餐」、「要不要接下麻煩的工作」、「要不要買想買的東西」時,難免會因為猶豫而花費很多時間對吧。會產生這些煩惱,是因為缺乏自己的判斷標準。我也經常收到餐會的邀約,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判斷標準:「如果想去的話,就調整時間。不想去的話,就根據『是否對業務』有幫助來判斷。」
- 無論是工作還是私人生活,都可以針對經常煩惱的點設定一個判斷標準,並制定自己的規則。譬如說「書籍可以不用猶豫直接買」、「衣服只要猶豫就不買」、「一旦猶豫就選比較困難的選項」。減少煩惱的時間就能更迅速地採取必要的行動。
工作方式
- 工作的目的是取得成果。電子郵件只是一種手段,所以屬於作業。小心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撰寫或處理郵件上,以免覺得已經完成工作。只是發個郵件就覺得自己有工作的人,必須先發誓意識到發郵件與工作成果無關。每個人處理郵件拾到我自己的技巧,但工作效率高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郵件當作工具,盡可能有效率地處理掉。
- 範本可以很方便地縮短撰寫郵件的時間。比起從每次都從零開始寫一樣的文章,使用範本會更有效率。
- 你有思考過「溝通成本」嗎?溝通成本,簡單來說就是指推測對方所思所想、選擇時機、顧慮對方本需要思考的部分。臭臉人溝通成本較高,而笑臉人則溝通成本較低。
- 工作效率高的人,共通點就是他們著手行動的速度很快。盡早著手有三大好處。第一是預估行程不會有太大偏差。一旦開始做就能大概估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第二趁早開始可以在完成60分左右的階段時,向他人請教意見。第三是能夠有足夠充足的餘裕應對意料之外的問題。如果及早開始,不僅時間上有餘裕,精神上也游刃有餘。
- 早上最多只能花30分鐘在作業上(比如收電郵),當我發現引擎已經預熱完畢就會馬上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價業(真正有價值的工作。具體來說就是趁上午頭腦清醒的時候,思考給客戶的提案、擬定新企劃等。 關掉網路最好在上午完成當天的主要任務。
- 透過電子郵件安排會議時間時,不要再問「某某先生,您什麼時候方便?」,而是主動提出自己可行的時間。只要提出具體的所需時間、候選日期和地點的郵件,對方就會確認時間並回覆,這樣只需要一次半的往返即可完成時間安排。
- 你有計算過自己的時薪嗎?當你開始意識到時薪時,就會更加敏感地意識到時間效應,也就是工作時間與存貨之間的比例。請務必親自動手計算自己的時間。應該會大幅改變你對時間和成果的想法。
- 想要在工作上獲得成果,秘訣就在於「管理任務(該做的事)」而不是「管理時間」。要快速高效地取得成果,需要同時考慮任務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並設定優先順位,事先做好安排。提高時間效益(時間與成果的比例)的秘訣在於專注任務而非時間。大原則就是「任務優先,時間其次」。
- 這本書所提到所謂的偷懶時間指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心情上就能游刃有餘。正因為有這樣的餘裕,才能專注於能夠帶來成果的工作。我那些身為經營者的朋友,有人經常出去玩,甚至讓人覺得他到底有沒有在工作,但在職場上仍有亮眼成績,我希望各位的目標是成為像前者這樣,擁有兼顧「成果」與「餘裕」的工作方式。以前這種方式一直是企業家和自由工作者的特權,但隨著遠端工作的出現和工作方式多樣化,上班族也變得更容易實踐了。
結論
這本書我其實從去年12月就看完了,但是一直沒有時間把書摘寫下來。我想可能就是我的工作實在不是很有效率吧(笑)!但現在隔了四個月之後回頭再來看,還是覺得是一本很受用的書。不管是對於自己工作方式的安排、私人目標的實現,甚至是個人的休閒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這四個月當中阿斐拉,本身也經歷了換工作、搬家、重新租房、還有買房等不同的人生階段。現在回頭看看還是覺得這本書給我的啟示蠻好的,書中說利用時薪去計算自己的時間,在我在做一些選擇的時候,其實有改變了我自己的思維。比如說我在搬辦公室的時後選擇直接用郵局把東西寄到下一個辦公室,或是搬家的部分可以付錢請人幫忙或是清潔打掃等等。工作上我也有運用範本的建議,去回掉了很多封信,節省了不少時間。所以我覺得這本算是把道理講的很簡單,實行起來也很輕鬆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