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有超級多的網紅在推,但是因為沒有出電子書所以我猶豫了很久,最近在大稻埕的書店看到,想說終於有機會把它買下來好好拜讀了。下面就開始書摘吧!
買回循環
- 買回時間,是為了找回人生。
- 你目前從事的95%工作都應該交由他人處理,好讓你專注著走真正重要的事。
- 錢永遠可以再轉,時間去轉不回來,所以時間務必用於可帶來最高效益的事務。
- 買回原則的意思是,你應該不斷活用能幫你買回時間的各種資源,接著把多出來的時間,用在讓你活力充沛、大量進帳的事物上。不是為了拓展事業雇人,而是雇人幫你買回時間。
- 雇用員工時必須有目的,那就是:再投資。
- 持續審核自己的時間,交出榨乾你能量的低產值任務,盡可能把這些任務移交給更擅長、喜歡做這些事的人。最後,用讓你熱血沸騰、發財致富的高產值任務填補自己的時間,接著重新啟動這個過程,這就是買回循環。
- 成功人士不是因為有錢,才能做他們熱愛的是。他們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學會做個人熱愛的事,而且只做那些事。
方法
- 審核你的時間,揪出耗時耗力、可由別人代勞的任務。
- 把時間轉而投資在能製造財富的措施和活動上。
- 安排發展事業的時間。
- 把時間投資在最能賺大錢、讓你熱血且期待的任務上。
Drip四象限
- Delegation 委派:不賺錢、耗損你的能量的工作。 比如行政工作、發送帳單、請款、安排出差、回覆電子郵件等等-->需要即刻脫手。
- Replacement 取代:能賺錢、耗損你能量的工作。 比如新進員工培訓、銷售、行銷、團隊管理的重要任務。雖然都很重要,卻可能不再像以往讓你熱血沸騰,所以已沒有持續做的必要-->稍微思考一下,決定哪些需要委託和移交。
- Investment 投資:不賺錢、給你能量的工作。比如令你振奮期待,最近幾乎賺不了錢的任務。這個上線的任務都屬於投資,包括對於你自己、人際關係或個人事業的投資。 比如接受專訪、休閒嗜好、與他人相處的時光、 增加個人專業技能的證照課程等。
- Production 生產:能賺錢、給你能量的工作。要是你執行的多半都是這種任務,也就是盈利追風、能量報表的象限,你就活出真正的自由了。在這個象限的你生龍活虎,市場也回饋你更高的獲利,當市場提供你和公司的盈利越高,你就越有買回個人時間與能量的資金,也更有空間投資讓你振奮用賺大錢的事,最後賺更多錢,創造出買回循環。
如何把時間交出去的心態與方法
- 你認為只有你最在行,沒人能做得好,這就是你的想法。坦白說,很可能沒人會像你這麼在乎,畢竟公司不是他們的、經費不是他們的,甚至顧客也不是他們的,所以也許不會有人像你這麼厲害,但你該做的是以下這件事:不要瞄準完美的100分,而是把目標調整至80分。沒錯,就是降低期待值。他人能做到80分,已經是值得拍拍手的100分。
- 教戰手冊治百病。 教戰手冊的目標當然是幫你審視,複製一個不必親自出馬的流程。日積月累你的,你的教戰手冊系統會持續增加, 但可以先從最讓你頭痛的工作開始。
- 要改為主動出擊型,會指定時段,依照個人時間處理他人需求。
企業家的混亂上癮症
- 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員在某份研究中發現,童年艱辛的人比較具有創業熱誠。優秀企業家都具備類似的人格特質,包括熱情、建議、混亂中處之泰然的能力。 許多企業家而言,動盪的童年表示他們接受過專業訓練,可以上馬蓋先一樣,申請逆轉別人不曾經歷的頹勢。如果你的監護人沒準時接你下課,沒幫你備好棒球練習要用的手套,或是忘記幫你準備午餐,你都可以順利解決,自己回家、自己找棒球手套、自己弄午餐吃。
- 大部分企業家確實都有混亂上癮症,在創業路上,處理混亂的能力帶給你優勢,卻也可能害你下意識製造混亂,你的混亂上癮症會有五大時間殺手的樣貌出現。
五大時間殺手在殘害你的生產力
- 拖延犯會害你做不出重大決定。
- 速度狂魔保證讓你犯同樣的錯誤。
- 盯場狂人不讓你升級個人時間。
- 守財奴很麻煩---他會讓你省錢,卻浪費時間。
- 自我療癒大師,常常包裝成慶功,默默找上你。卻容易演變成睡過頭、犧牲有產能的寶貴時間
勇敢做大夢
- 別再規劃65歲就正式打卡下班,開始思考未來60年你可以創造什麼。可以利用10倍願景圖,真正做一場大夢。
- 第一階段:打造激勵人心的10倍願景圖,第一步就是不設限地做夢。先別擔心該如何落實,不受限制地思索你想做什麼就好。
- 第二階段:說到底,遠大夢想還是需要清晰架構。要是你能去姓名以及描述目前的事業狀態,並以同樣清晰的細節描繪未來願景,你就具備了激勵、驅策你的願景。
- 企業家需要的清晰願景得具備下列四大元素:團隊、一門事業、帝國、生活方式。
你該重視的人生七大支柱
- 健康:健康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 嗜好:舒壓專用。
- 心靈成長:善用能量。 重點是和周遭世界發展出靈性連結,可以進行冥想、做瑜伽、上教會
- 朋友:別毁了你的關係。 放下工作,花時間和朋友相處。
- 愛:全心全意投入人際關係。當然包括伴侶關係和孩子。
- 財務:正視錢的問題。
- 使命:莫忘拼搏的初衷。
結論
其實比較偏向是寫給企業家的書,如果是一般人來讀的話,可能會覺得要怎麼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這次的書摘著重在我覺得一般人也可以使用的建議,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是企業家,但是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如何檢視並管理自己的時間。也許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個專案或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標上某些定義。比如說你同時有正職、但又想要開Uber賺錢、但又想要學習寫程式當第二技能,我覺得開Uber賺錢就是一個Drip裡面的「取代」工作,只能賺到錢但沒辦法令人開心,而學習寫程式可能就是一個不賺錢,但可以帶來能量的「投資」。以阿斐拉自己為例,阿斐拉之前會接一些寫作的case來做,可是後來覺得透過這些案子累積好經驗後,就不會想要再繼續為了錢接這些案子了,這就變成了我的「取代」工作,反而會想把時間花在沒有賺錢,但是可以學習新技能的「投資」工作上面。這就是時間的取捨,目的在於能夠開發出「生產」象限的工作。(當然撰寫這些書摘本身也是在希望能邁向「生產」象限的路上...)
書裡有結合案例跟一些蠻詳細的企業家SOP,也很適合管理者來看,比如說怎麼製作教戰守則、怎麼把時間分配出去在經營公司上面,我覺得其實也還算是蠻實用的書。但對於受薪階級的我們來說,可能我覺得重點反而是觀看裡面所說的人生七柱的重心或是如何計算自己的時間吧。總之算是一本思想上跑的很前面的書~希望有一天可以上電子書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