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記錄一下這段時間的心情與成長。前陣子,我經歷了一段低潮期,像是被困在一座由悲傷築成的迷宮裡,每走一步,牆上都會映出更多相似的影子。那時候的我,常在深夜裡搜尋「如何走出喪親之痛」,試圖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一點共鳴,甚至是一點解藥。但隨著每一次的點擊,演算法開始把更多類似的故事推到我眼前——那些關於失去、悲傷、無助的文字,像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我心裡最深的傷痛。每一篇文章都好像在對我說:「看吧,這就是你的世界。」
那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吸引力法則嗎?你想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以前,我總覺得這是一種很玄的概念,像是某種看不見的能量在運作。但現在,透過科技的鏡像,這股能量變得如此具體——就像賽斯心法說的:信念創造實相。我的每一次搜索,都是向宇宙發出的訊號;而演算法,就像宇宙的回聲,把我的意念變成了現實。
當我沉浸在那些悲傷的故事裡時,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抽離。這讓我明白:吸引力法則不僅會吸引我們想要的,也會吸引我們抗拒的。那些被我們反覆點擊的內容,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我們再也無法忽視它們的存在。
於是,我決定轉念,讓陽光灑進心裡原本黑暗的角落。我不再去點擊那些讓人低落的圖文影音,而是開始有意識地選擇我的「數位足跡」。漸漸地,我的生活中、社群平台裡開始出現不同的內容——有人分享如何從悲傷中找到力量,有人談論如何將失去轉化為生命的禮物。這些新的訊息,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原本陰暗的世界。
這讓我明白,我們都是自己世界的編碼者。每一次的搜索、每一次的點擊,都是我們在為自己的現實寫下程式。而演算法,不過是把我們內在的頻率,轉化成外在的顯化。
吸引力法則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管理」。我們無法控制所有進入生命的訊息,但可以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就像在黑夜中,你可以選擇凝視星星,也可以選擇注視陰影。
現在的我,還是會遇到讓人低落的推播,但我不再被動地接受它們。我會點擊「減少類似內容」,就像在對宇宙說:「謝謝你的提醒,但我現在需要一些光。」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低潮,試著轉變你的數位足跡吧。選擇那些能帶給你力量的內容,讓它們成為你生命中的光。記住,你是自己世界的編碼者,而每一次的選擇,都在為你的現實寫下新的篇章。
今天,我感覺自己又往前走了一小步。雖然偶爾還是會回頭看,但我知道,前方的光,正在等著我。
——寫給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