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實驗day 17|混亂中的行動力:當沒有計畫也能啟動的5分鐘魔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的 5 分鐘有些混亂,因為我沒有事先想好要做什麼任務,直到前一分鐘才臨時決定。 最後我選擇處理那些過去幾次 5 分鐘實驗中遺留下來的雜物——這些東西一直沒整理,堆在角落,讓櫃子顯得凌亂不堪。 當我按下計時器的瞬間,心中也一度浮現:「這些真的值得現在做嗎?」但說真的,正是因為不知道該放哪裡,我才一直擱著沒處理,空間也因此越來越雜。

而當計時器啟動的那一刻,一切疑問都消失了——「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我發現,這個習慣對我真的非常有效。就像電燈開關一樣,只要「一按」,沒有緩衝、沒有猶豫、沒有不安或拖延,瞬間就進入執行狀態。這個當下不容思考太多,只有「做」這個選項。

我也體會到,之所以遲遲不處理那些酒精棉片、眼罩、濕紙巾等雜物,是因為內心沒有在第一秒就做出決定。但在只給自己 1–2 秒決定它們的去處時,我竟然能很快想到解法,那一刻的心理狀態完全不一樣了。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在讀的《12 週完成一年工作》中的觀念——當時間被限制時,我們反而能完成高強度的任務。沒有時間多想,就會自動進入解決模式。或許,那些原本多出來的時間,裝的其實只是焦慮、猶豫、還有懶得行動的藉口。 如果能將這些情緒壓縮或暫時放下,就能創造出短時間高效率的成果。

說起來每天 5 分鐘整理後,再花 10 分鐘寫下這些心得,其實也挺耗時的。但它帶來的收穫與反思,真的非常豐厚。這種記錄就像是一種生活的回饋、一場自我對話的整合。 以前的我喜歡閱讀;而現在的我,很享受這樣持續產出與整理思緒的輸出過程。 不曉得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曾想過,為自己做些好玩又有意義的事呢? 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和我分享——我們可以一起動起來,為生活創造更多的可能!


慢慢媽:用小習慣實驗改變生活 「慢慢媽」是我的習慣養成實驗紀錄,我希望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用小行動帶來大改變。 我每天進行 5 分鐘習慣實驗,並用 Notion 記錄過程,分享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來作為我習慣養成、微行動、自我挑戰的旅程記錄,也希望找到想改變自我但又需要夥伴的人,一起慢慢來、一起進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先生最近斷捨離了一些物品,其中有兩個車用收納架請我確認是否還要保留。老實說,我一直擱著沒處理。趁著星期天早上有空,我決定終於來面對這項任務。 計時器一按下,我立刻開始行動。把收納架裡的小東西一一拿出來,包括小孩的小玩具、洗手液、還有一些零碎物品。接著將收納架清洗乾淨後拿出
今天的 5 分鐘有些分心。我發現只要身邊有小孩或其他人在,就容易被打擾,無法真正進入那種專注的狀態。這樣的干擾不僅影響效率,也會讓我覺得不太開心——因為當我想要投入,卻被打斷,那種心浮氣躁與被剝奪的感覺非常明顯。 本來今天的任務是要繼續處理四樓陽台,但因為先生希望我能
今天依然是早晨 5 分鐘,整理的區域仍然是這小小的陽台,沒想到它竟然成了最難攻克的大魔王! 6:05 AM,計時器按下去,立刻開始行動——清理過期的洗衣精,將還在保存期限內的備品重新收納至架櫃。由於陽台是半開放空間,地板上積滿了風沙,於是我拿起塵封已久的掃把,迅速將地板清掃乾淨。 和往
今天依然選擇在早晨時間進行整理。時間相當緊湊,因為接下來要去運動,然後處理小孩上學,最後還要趕去上班。 這次的整理區域仍是四樓陽台的雜物,但遇到了一個小挑戰——該如何決定整理的優先順序? 第一個難題:該丟還是不該丟? 我發現幾個整理好的洗衣袋收納在小袋子裡,雖然最近沒
與以往不同,我嘗試了改變執行時間。從睡前換到早上的 5 分鐘,雖然有點趕著上班,但依然收穫滿滿。 最近在思考習慣養成的關鍵——最終還是得回到自己的生活作息、型態和性格。專家提供了許多方法,但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模式,每個人的最佳節奏都不同。 這讓我想到投資。無論是技術分析、K 線圖、生命週
今天的任務是整理 四樓陽台的一個小區塊,本以為只是簡單的雜物整理,沒想到一翻開,竟像是潘朵拉的盒子,裡面塞滿了超乎想像的東西。 我先把散落在雜物中的 衣架全部收起來,洗乾淨晾好,接著清理一些垃圾袋、塑膠袋,還發現許多洗衣精的備品,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過期,這部分決定留待下次再仔細檢視。
先生最近斷捨離了一些物品,其中有兩個車用收納架請我確認是否還要保留。老實說,我一直擱著沒處理。趁著星期天早上有空,我決定終於來面對這項任務。 計時器一按下,我立刻開始行動。把收納架裡的小東西一一拿出來,包括小孩的小玩具、洗手液、還有一些零碎物品。接著將收納架清洗乾淨後拿出
今天的 5 分鐘有些分心。我發現只要身邊有小孩或其他人在,就容易被打擾,無法真正進入那種專注的狀態。這樣的干擾不僅影響效率,也會讓我覺得不太開心——因為當我想要投入,卻被打斷,那種心浮氣躁與被剝奪的感覺非常明顯。 本來今天的任務是要繼續處理四樓陽台,但因為先生希望我能
今天依然是早晨 5 分鐘,整理的區域仍然是這小小的陽台,沒想到它竟然成了最難攻克的大魔王! 6:05 AM,計時器按下去,立刻開始行動——清理過期的洗衣精,將還在保存期限內的備品重新收納至架櫃。由於陽台是半開放空間,地板上積滿了風沙,於是我拿起塵封已久的掃把,迅速將地板清掃乾淨。 和往
今天依然選擇在早晨時間進行整理。時間相當緊湊,因為接下來要去運動,然後處理小孩上學,最後還要趕去上班。 這次的整理區域仍是四樓陽台的雜物,但遇到了一個小挑戰——該如何決定整理的優先順序? 第一個難題:該丟還是不該丟? 我發現幾個整理好的洗衣袋收納在小袋子裡,雖然最近沒
與以往不同,我嘗試了改變執行時間。從睡前換到早上的 5 分鐘,雖然有點趕著上班,但依然收穫滿滿。 最近在思考習慣養成的關鍵——最終還是得回到自己的生活作息、型態和性格。專家提供了許多方法,但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模式,每個人的最佳節奏都不同。 這讓我想到投資。無論是技術分析、K 線圖、生命週
今天的任務是整理 四樓陽台的一個小區塊,本以為只是簡單的雜物整理,沒想到一翻開,竟像是潘朵拉的盒子,裡面塞滿了超乎想像的東西。 我先把散落在雜物中的 衣架全部收起來,洗乾淨晾好,接著清理一些垃圾袋、塑膠袋,還發現許多洗衣精的備品,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過期,這部分決定留待下次再仔細檢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突然想到一句話 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其實花3~5分鐘就可以解決,為什麼不去做呢?人生只有短短這一次。你想你老到可以回顧一生時,腦海那些沒做的事情、沒善待的人、沒說出口的話。都要拖欠到下輩子? 都說不是愛欠東西的人,卻要對自己背信? 人活著 拜這顆複雜的大腦 真的很煩~ ٩(✘д✘๑;)۶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做事情,有時候並不具有目的,而意義的生成可能也不急於一時。總是有一些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事情,可以的話就進行,不行的話時間過了也就過了,不必太在意。因為在意也沒有用。
Thumbnail
時間管理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重要課題。這篇文章就提供了有效管理時間的五個步驟。從詳細紀錄一天、建立標準、找出拱頂石習慣、容量通道到建立好習慣的一百天,都是讓你成為時間達人的必備步驟。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突然想到一句話 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其實花3~5分鐘就可以解決,為什麼不去做呢?人生只有短短這一次。你想你老到可以回顧一生時,腦海那些沒做的事情、沒善待的人、沒說出口的話。都要拖欠到下輩子? 都說不是愛欠東西的人,卻要對自己背信? 人活著 拜這顆複雜的大腦 真的很煩~ ٩(✘д✘๑;)۶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這邊想寫幾個零碎時間的運用,例如我最近有一些實習,有時候中午午休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有短暫休閒空檔的時候,會做的幾個事情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法則就是,看看當前的目標和任務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都不同,所以當然就會有不同運用方式,例如我學期間和實習期間當然運用方式有不同 例如,如果目標是A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做事情,有時候並不具有目的,而意義的生成可能也不急於一時。總是有一些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事情,可以的話就進行,不行的話時間過了也就過了,不必太在意。因為在意也沒有用。
Thumbnail
時間管理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重要課題。這篇文章就提供了有效管理時間的五個步驟。從詳細紀錄一天、建立標準、找出拱頂石習慣、容量通道到建立好習慣的一百天,都是讓你成為時間達人的必備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