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剛進醫療產業的業務同事聊到拜訪經驗時,她有點懊惱地說:「主任知道我是誰,但當我提出要幫忙安排接送時,他卻婉拒了…我知道可能是我『關係還沒熱』,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讓互動再升溫。」
~~ 這其實,是很多剛入行醫療產業業務的常見難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走進客戶診間的那一刻,銷售早已超越了單純「介紹產品」的動作,而是你與醫師之間“建立信任”的開始。*
在醫療產業,特別是新進業務的前期,常常會面臨幾種典型的困境:
1️⃣ 面對客戶不知道說什麼
當你第一次站在主任、醫師面前,腦袋一片空白,只記得產品型號和特點,卻無法連結到醫師的實際需求,這是準備不足與角色定位模糊的結果。
🔑 建議做法:
▶在拜訪前先了解對方的專科、手術風格、近期活動或發表內容。帶一個「主動切入」的話題:如「主任我看到最近您使用XX器械的比例提升,有什麼考量點讓您這麼選擇?」
2️⃣ 客戶拒絕時,思緒慌亂
「我們目前有固定的廠商了。」、「這個我現在沒有興趣。」面對這些回應時,最怕的是你慌了,立刻轉頭走人,錯過了探索對話的機會。
🔑 建議回應:「完全可以理解主任的安排,方便請教一下,是哪一個環節目前最符合您的使用習慣呢?」
▶用提問「引導回需求」,而不是立刻撤退。
3️⃣ 拜訪前沒有準備,拜訪後沒有反思
許多業務習慣「拼數量」,但沒有「拼質量」。每次拜訪都像第一次一樣,沒積累,也沒進展。
🔑 建議建立:「拜訪紀錄本」:紀錄每一次對話的重點(醫師提及的問題、興趣、使用偏好)
▶拜訪前3分鐘提醒自己:今天要前進哪一步?(建立關係、拿到需求、安排試用…)
4️⃣ 沒有拜訪主題
一進門就問:「主任您今天有空嗎?」沒有主題的拜訪,往往讓人不知所云,也無法留下印象。
🔑 主題準備範例:
「今天想和您分享我們最新的手術輔助工具,有幾個操作細節想聽聽您的意見。」
「這個月我們針對XX做了統計,發現一個新趨勢想與您討論。」
5️⃣ 如何有效運用銷售技巧?
銷售技巧≠話術,而是傾聽 + 問對的問題 + 提出解法。
✅ 用FAB公式講產品:
Feature(特性):「這款導引器有可旋轉角度設計」
Advantage(優勢):「可以減少手術定位時間」
Benefit(好處):「病人恢復時間更短,您也更省力」
6️⃣ 如何輕鬆與客戶洽談?
輕鬆的對話感來自信任感的累積與真誠的溝通。
🔑 初期不談產品,談觀察:
「最近看到您參與的XX分享,提到術後感染控制,覺得很有啟發。」
「主任我上週有跟某醫師聊到您提出的那個術式創新,真心佩服!」
這些「無壓力」的開場白,可以自然進入專業討論,也讓你不再只是「推銷員」,而是「同行交流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醫療產業業務的本質|從「推銷產品」到「被需要的人」,不是「讓客戶買」,而是「讓他們願意相信你、願意再見你一次」。
📣 銷售的成功,不在於你說了多少話,而在於『客戶願意繼續跟你持續對話。
讓我們把每一次拜訪,都當成一次打造信任的機會。當你變成主任會記得的那個人,產品只是附加價值,你自己就是最大價值。
如果你是醫療產業業務新手,或正在找拜訪腳本與開場白模版,留言「銷售地圖」,我來幫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