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其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這一卦象是說白鶴鳴叫,牠的孩子也會應聲相和,我有美好食物給你們吃。孔子說一個人口出善言大家都會來找他,何況鄰近的人;一個人口出惡言,千里之外的人都遠離他,更何況鄰近的人。這是說我們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就像一個機關發動那樣,說出來的話和行為可以影響很多人的觀點。所以這個要慎重啊?
本章應驗了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之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所謂:「人在家中坐,禍福天上來」,大概就是這裡要說的。你在家裡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都有可能影響你的生活。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覺得說我在自己家裡做的事,別人管不著,會不會管太多了,其實不是別人管太多,是你的行為影響了左鄰右舍的生活了。所以即使你在家裡一言一行都足以構成你這個人的德行出來,當鄰居對你的評價不好,你的德行就顯示出壞樣,當鄰居對你評價好,你的德行就是好樣。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很多人突然在公共場所作出不好的行為時,例如殺人,販毒等等,促使得鄰居震驚的一幕。
另外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很多小孩爬上爬下,破壞公共物品,隨地打打鬧鬧的也沒人管,稍微說了兩句,這小孩就不高興就大吵大鬧,甚至要打人了,長大一點了,稍不順從他的意思就殺人了甚至鬧到老師帶著警察來到家裡了。還有一種孩子對人很有禮貌,放學在家都會幫忙做家事,左鄰右舍都非常地稱攢,長大一點會向鄰居問好。很多人以為我在網路上打打鍵盤,反正又看不到,跟著別人罵,不會有什麼問題,殊不知你的行為已經溝成了「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雖然大家不認識你,但認識你的人早已把你的所作所為傳給你不認識的人,所以很多人就莫名其妙的來個被毀滅性,大暴走的傷害性的言語攻擊,這些有的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以娛樂圈演藝界為例,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嗎?
因此孔子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言行要特別的注意才行,你罵人一句,別人罵你十句,你讚美別人一句,別人可不一定會讚美你。但是你讚美別人十句,就有十個人來讚美你。言語就是這麼奧妙深遠,' 別人罵你十句比起你罵人一句更加大了你這個人的品行,你的品行決定他人對你的印象,你說重不重要!所以孔子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