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往以此,未知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據子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心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時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這一章是孔子針對易經卦辭的解釋。
咸卦九十四爻辭「匆匆忙忙的來,鵬又會順從你的願望」。孔子這麼說:「天下事物何必擔憂?天下事物都會有歸宿,卻可以經過不同的途徑達到一個目標,我們可以有千百個想法,不需要憂慮多想,就像那太陽和月亮東昇西落,物換星移,黑暗與光明的轉換。寒冬過去了,暑夏就來了,寒暑推移之下,歲月就形成。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要重新開始,前者失去及萎縮,後者獲得及伸展,相互感應利益就得到了。龍蛇潛伏是為了保全生命,這樣細微的道理達到一個境界,可以安身,可以崇尚德行表現,超越這種境界就不知道了。窮究神算的境界,知曉道理的變化,那多麼高的道德表現啊。」
易經困卦六三爻辭:「受困山中,依傍刺上,進入他的房子,看不到自己的妻子。凶險。」孔子說:不是受困場所卻受困了,名聲必定受到侮辱,不是依靠的地方卻去依靠,身體必定凶險,既然名聲受辱,身體又危險,死亡的時間即將到來,妻子哪裡見的到呢?」
易經解卦上六爻辭:「王公用箭射落飛隼在城牆上,擒獲他,沒有什麼不利的。」孔子說:所謂飛隼,禽鳥啊,都是器具,射牠的是人呀。君子收藏器具在身上等待適當時機才動手,哪裡會有不順利的,順利又沒有阻礙,所以會有收穫,說的就是時機成孰了,又準備好了付諸行動的道理啊。」
孔子這個聖人早就判定台灣目前的卦象走勢,立委罷免不如立委全面改選,是人才不會被埋沒的,對社會有建設的人,社會自然還給他公道,君子藏器於身,人才輔佐於君,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被人民遺忘的。小人一時得利,於身無才輔助,終究會還給天道,讓小人的利益全部歸還社會。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在於小人看不見自己,君子很清楚的看見自己。時機成熟了,君子與小人之爭歷史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