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想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其實就是所謂的「心理防衛機轉」。
「內心的騎士」,是自己在內心創造出來保護自己、代替父母的角色,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他會以各種方式來抵抗「威脅」。
「騎士」的手段如果幼稚、笨拙,那也是因為我們在創造「騎士」的時候,多半都還只是個幼兒,於是,騎士邊一直維持在當時的心智狀態。而只要能確保內心不受到傷害,騎士都願意奮不顧身向前奔去。
若想卸下心防、解決問題,那就只能好好和內心的騎士溝通,書中列出七個步驟:
1️⃣找出騎士
2️⃣為騎士取名
3️⃣透過提問進行對話
提問1:騎士,你為什麼⋯?
提問2:你的任務是什麼⋯?
提問3:假如你不再執行那項任務,你覺得我會變得如何?
4️⃣感謝騎士,讓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5️⃣告訴騎士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
6️⃣告訴騎士以後也希望他待在身旁
7️⃣跟騎士說「下次再聊」,然後結束對話
—
實際演練
1️⃣面對孩子失控、耍賴,我沒有辦法一直維持耐性,和顏悅色或是溫和而堅定地一再叮嚀、告誡,我經常忍不住暴怒!
2️⃣我想將騎士命名為「獅子皇后」。我想像騎士像一頭狩獵的獅子,伺機而動,隨時準備大開殺戒。
3️⃣我想問「獅子皇后」,「獅子皇后,你為什麼要暴怒呢?」。總覺得獅子皇后會回答:「如果我不夠兇,孩子就會繼續做危險的動作或是不斷地挑釁我,一點禮貌都沒有!」
我會繼續問獅子皇后:「你的任務是什麼?」
而我想他會回答:「讓妳避免被質疑;避免不被孩子當回事!」
接著問獅子皇后:「如果不再執行那項任務,你覺得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會說:「如果我不繼續執行這項任務,孩子就不會聽妳的話,會繼續做危險的事,最後會受傷、會發生意外!」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因為我真的不想被孩子無視,感覺很糟,彷彿自己一點也不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聽我的話,繼續做危險動作而受傷,我也會非常痛苦。
4️⃣「獅子皇后,謝謝你如此地替我著想,你不再是一個人了,有我陪著你!」
5️⃣「獅子皇后,我不再是新手媽媽了!我能忍受孩子的叛逆及反抗,我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必對孩子吼叫,他們遲早會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6️⃣「獅子皇后,希望你持續待在我身邊,在我有需要到時候,再次挺身而出保護我!」。
7️⃣「獅子皇后,今天謝謝你願意和我對話,我們下次再聊!」。
—
這項練習就是如此彆扭,所以我不喜歡這個做法。而且這項練習的目的,是在找出兒時的自己沒被滿足、沒被照顧到的部分。
我對於心理學一直強調幼時經驗這點真的很困擾,總是要把我現在的某些狀態歸責於兒時的經驗。但實際上是,我根本想不起來兒時的哪些經驗能和此時此刻有所連結。
所以,這項練習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硬湊出來的作業,沒那麼符合作業要求。
—
🔸關於獅子皇后
GPT生圖
我家弟弟說生氣暴怒的爸爸是「獅子王」,然後我很順口地回說:「那媽媽就是母老虎啦!」。
說完之後,立刻改口:「不對不對,爸爸是獅子,媽媽怎麼可以是老虎!我是獅子皇后!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