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思考 #2]目前的工作是成長型還是消耗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自從去年團隊架構大調後,我的業務開始變得動盪,變動並非全是壞事,但是我需要學到一些東西。而近期的新任務調整我開始不滿。這個任務說白了,就是在幫別人「擦屁股」——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原本應該由別人解決,但因為一直沒進展,最後就落到我頭上。

雖然我以前沒做過,但基本的方法論也略知一二,所以我憑著過去的經驗,慢慢搭建出一個清晰且可落地的流程。老實說,這並不難,只是很花時間。但問題是,當我做了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份工作根本無法讓我變得更強。

它沒有挑戰性,老闆也只是覺得這個東西好像很混亂,需要有人理清楚而已,也沒辦法讓我學到新東西,只是在消耗我既有的知識和精力。我開始覺得停滯不前,因為不管做得再好,這個成果也不會特別亮眼,無法成為履歷上的加分項,也難以幫助我爭取升職加薪。


和前老闆聊天後,我才意識到:工作其實有兩種類型——成長型工作 和 消耗型工作。

他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你是在開鎖,還是在打造鑰匙?」

成長型工作 就像是學習如何打造一把更強的鑰匙,讓你未來能夠解鎖更多高難度的門;消耗型工作 則只是讓你不斷拿著手上的同一把鑰匙,去開一堆類似的鎖,過程中你不會獲得新的工具,也不會學到更有效的開鎖方式。


我試著總結出下面的特點,如果未來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我能快速判斷這個任務屬於哪類型工作

✅  事情不難,但很花時間

✅  不需要學習新東西,只是在運用舊有經驗

✅  沒有突破自己的機會,長期下來成長停滯

✅  成果不容易被看見,無法成為履歷亮點(這真的很重要,拿不出手的成果,等於什麼都沒做)


發現自己被困在消耗型工作後,我開始思考該如何改變現狀,最後決定:尋找外部機會,轉崗或跳槽。


現在的時機對我來說很合適,因為我的心態並不是處於低潮期,而是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任務方向。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更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不是持續消耗自己。我相信,當心態正確、目標明確時,我自然會一步步引導自己,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


總結:職場要讓自己「增值」,而不是「折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素五百
0會員
16內容數
不慎踏入遊戲產業的牛馬。 奉行「給自己找麻煩」的信條,堅信唯有不斷折騰才能升級。
羅素五百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反思自己在「個人經歷包裝」與「展現能力」上的不足,決定強化個人亮點鋪陳、條列化表達經歷、提升業務方法論的系統性,並善用AI工具模擬面試情境,提升面試效率。
Thumbnail
2025/04/11
反思自己在「個人經歷包裝」與「展現能力」上的不足,決定強化個人亮點鋪陳、條列化表達經歷、提升業務方法論的系統性,並善用AI工具模擬面試情境,提升面試效率。
Thumbnail
2025/03/05
這一兩年老闆常張口就問「你們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業務壁壘在哪?」
Thumbnail
2025/03/05
這一兩年老闆常張口就問「你們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業務壁壘在哪?」
Thumbnail
2025/03/03
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Thumbnail
2025/03/03
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近期持續在自我反思 我也成為那種事情有做就好的人 主管交辦的事情做了沒? 做了 做好了嗎? 總還是會被發現問題 尤其 許多都是行政庶務的事
Thumbnail
近期持續在自我反思 我也成為那種事情有做就好的人 主管交辦的事情做了沒? 做了 做好了嗎? 總還是會被發現問題 尤其 許多都是行政庶務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