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會」到「我還在學」的溫柔轉彎
「我就不會啊!」
孩子低著頭,語氣裡有點生氣、有點委屈,也有點想逃走。我走過去,看見他把練習本蓋起來,鉛筆丟在一旁。
那不是任性,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自我否定。
我輕輕問:「你是不知道怎麼寫,還是寫不出來?」
他說:「兩個都一樣,我就是不行啊。」
不是不會最讓人難過,而是——把「不會」當成「我不好」的證明。

我們太容易把「做不到」和「我不好」連在一起
從小到大,我們總被讚美「很棒」、「很厲害」、「你怎麼那麼會」。
所以當某一次我們不會、不懂、沒成功, 那個落差不只是挫折,還會讓我們懷疑:
「是不是我退步了?是不是我本來就不行?是不是大家都比我好?」
但「不會」,其實只是學習還沒走完的地方,
不是你沒價值,而是你還有空間。
如果能改變一個字,世界會變得比較溫柔
「我不會」改成「我還不會」,
「我做不到」改成「我現在做不到」,
這兩個小小的變化,是從定義自己 → 看見過程的轉換。
我告訴孩子:
「如果你什麼都會,那你根本就不是來學習的。
學習的本質,就是從不知道走向知道,從做不到慢慢變成做得到。你不需要馬上變好,你只需要繼續願意學。
不知道、做不到,不是缺點,是你正在走路的證據。」
不怕不會,只怕你以為不會就代表你不好
有太多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不是被難題打敗,而是被自己的話打敗:
- 「我怎麼那麼笨。」
- 「我永遠都學不會。」
- 「他們都比我好,我幹嘛學?」
那是一種對自己失望後的保護式退縮。
但我們可以教會他們的是:錯誤不是羞恥,是理解的一部分;
不會不是否定,是起點而已。
結語: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前進
親愛的你,
無論你是孩子、還是那個努力生活的大人, 當你又一次覺得「我怎麼還是不會」、「我是不是沒救了」的時候, 請你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
「我還不知道。」
「我還做不到。」
但—— 我正在學,我還沒放棄。
這就夠好了。這代表你還在成長。
不知道、做不到,不用怕。
那真的不代表你不好,
那只代表——你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