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職場上的護理工作
真的是要主管夠挺
才能夠有機會做些什麼我還是先很樂觀地說
我覺得很多主管不一定懂職護
所以他們可能有兩種反應
一種是
你自己做,不要太誇張,看起來有東西產出就好
一種是
十萬個為什麼或者什麼都不要
當主管自己都想開後門的時候
其實要做什麼都很難
還是要說
我們自己要設好底線
即使老闆什麼都不要
但至少不可以違法
Ok好
那如果說可以的話
試圖讓主管加入戰線
讓我們的健康服務可以更順暢一點
必須要說剛開始真的很困難
因為我們真的很習慣跟有共通語言的人溝通
所以當講什麼別人都不懂得時候
尤其是又涉及專業
要用白話文讓人聽懂專業的操作
真的很難
心態就很重要
請不厭其煩
通常我想要推一個專案的時候
我其實都會寫一個企劃
會認真把目的、理念都寫得很清楚
也就是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而我為什麼也不能只是”我想做”
我誰
還是要務實地承認
職護的產能
並不會立刻被在意
會被人家覺得是邊緣的位置
所以在為什麼這件事上
都會引經據典
不管是引用法規、數據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等等
都清楚告訴老闆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再來是危害
做這件事跟不做這件事的差異分析
因為我想做
所以我就會把不做可能會怎樣寫出來
讓老闆自己去評估
你要不要來承擔這個風險
一定要做個對比
這樣老闆才能很快地發現
我想做的這件事很重要
接著是效果
成效對老闆來說特別重要
花錢花時間投入資源可以帶來什麼
這是老闆最想要知道的
這個點上我覺得會略有矛盾
這個矛盾我覺得是在外部單位來看
會覺得成效應該放在譬如說健檢的風險人數下降
或者減重比賽的公斤數這種
不是說這些內容對內部沒有效
可是有些老闆會覺得恩對,可是好像還好
因為他們不一定有get員工健康促進跟產能營收之間的關係
所以其實可以看看公司追求的部分
譬如說公司會在意員工滿意度、幸福感等等
雖說我上過一些課
有老師說很多人會把滿意度當成指標
也像學姊跟我說滿意度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嗎
健康促進是他自己的事欸
可是
現實是
這是可計算的一個部分
也是公司比較在意的一個部分
因為跟一些稽核的項目內容都有關係
以我們公司來說
拿到一些認證跟訂單也都有關係
因此我覺得效益有的時候可以放在這裡
是短時間可以讓老闆看到的部分
是讓他們比較有感覺的地方
簡單講
往老闆在意的地方打
雖然有時候會有點感覺跟專業有點相左
但其實最終還是能達成我想做的事
所以結論是一樣
過程也不是違法或者很不合理
畢竟就是職場嘛
真的有權利做決定的人最大
除了寫報告讓老闆知道了解來取得支持以外
我覺得有些會議也很重要
像是安全衛生委員會
這是一些主管都會出席的會議
同時像我們也有一些勞工代表與會
我都會趁這個機會
再來做一些大內宣
大內宣真的相當重要
有的時候不被支持
真的是因為沒有了解罷了
當然啦真的機車的大有人在
透過這個會議
上到廠長下到課長
讓他們了解一些我預計要作的重點
尋求他們的支持
像我一剛開始的時候
新人體檢報告繳的很慢
因為廠區是新的
所以規則不太明確
錄取的時候
人資不太會強調這塊
因此有的時候都會收比較久
所以我就會把一些數據拿到會議上
趁機檢討
先搬出法規說明
再解釋新人體檢對於工作安全的影響
因為可能需要適配工
如果繳很久
可能就會影響廠區安全之類的
把風險再說明
讓各個主管知道
當他們清楚知道之後
就會去追那些不交的人
我記得當時就有部級主管說
一個報告就繳那麼久,我要怎麼相信他可以管好機台
立刻叫下面的課長去處理
我催半天
都不及主管一句話
這些是試圖讓主管可以加入戰線的一些技巧
當然還有一些溝通技巧
但溝通技巧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
客觀上把為什麼要做、可能產生的危害風險、執行效益說清楚
讓老闆理解才好取得支持
也要利用一些特定場合
讓大頭主管可以知道一些事情
拉攏一些比較高層一點的主管
讓我們的工作可以更事半功倍一些
有主管的支持
才好做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