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讓台灣醫院醫護可以合法地少繳一些稅金,多少可以增加留在醫院的誘因。正好澳洲有一套稱為「薪資包裝」(Salary Packaging)的制度,可以讓醫護買車、租房的必要支出抵扣稅金,很值得台灣參考。
「薪資包裝」簡單說就是員工跟老闆講好,自願減少薪資所得,然後由企業代為提供或支付某些商品服務。減少的薪資所得應付的稅金,就由企業以「附加福利稅」來付給政府,而政府可以制訂一個「免稅額」。
比如說,假設政府跟長庚醫院講好,整個長庚醫院一年有50億元的免稅額,長庚醫院就可以分配給醫院員工,每位員工一個月有10000-20000元的「自願減薪額度」,讓醫院代付租房、租車等等支出,實質上醫護就可以省稅。以澳洲的醫院護理師為例,醫院可以納入「薪資包裝」的項目包括
一般生活開支:如房屋相關費用(房租、房貸本息)、生活費帳單(水電瓦斯費、電話網路費)、信用卡或個人貸款還款、雜貨採買與日用品等。員工可用預先儲值的卡片支付雜貨、繳交帳單或轉帳支付房租等。
金融與保險支出:包括某些金融支付,例如房屋貸款或個人貸款的定期還款,以及私人保險費用,甚至子女學費或托兒費用等教育相關支出。
交通與車輛相關:汽車是薪資包裝中另一大項目。常見方式為員工、雇主與汽車融資公司簽訂協議,由雇主從員工稅前薪資扣款支付車輛的租賃及營運費用。與工作相關的車輛支出(燃料、保養)也可透過薪資包裝卡片報銷。
**餐飲娛樂支出:澳洲的免稅政策中特別允許額外的一小部分額度用於餐飲娛樂(Meal Entertainment)**開支。這包含在餐廳用餐、聚會餐飲,以及休閒住宿或宴會場地租借等費用。每個年度員工可另行以稅前收入包裝高達 $2,650 元左右的餐飲娛樂消費。一般外帶餐點或個人獨自用餐通常不在可報銷範圍內,必須屬於招待性質或外出用餐。
除上述主要類別外,護理師還可以利用薪資包裝來支付許多其他項目,例如:與工作有關的自費進修與訓練費、必要的專業執照與註冊費、工作所需的筆電、手機等電子設備購置費用。
大致來說,一般醫院體系的護理師,每年可將約$9千澳幣上下的日常開支轉為免稅福利。
我的看法:台灣如果要引進這樣的稅務改革制度,最基本可以先從租車、租房、買房的支出做起。這幾年台灣政府稅收不都是「超徵」嗎?與其發放現金,不如針對重點產業如醫療、社工、軍警提供澳洲這種薪資包裝的附加福利,讓大家更心甘情願來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