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的樣子,不是我想成為的樣子】 ——從 Greenberg 客體關係觀點分析《混沌少年時》第二集

Peter Hung-avatar-img
發佈於時事影視雜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角色簡要回顧與第二集主軸

在第二集中,Jamie 的情緒波動更劇烈。他在人際互動中開始出現吸引—拒絕的矛盾行為,不論是與朋友的推拉,還是對成人世界(老師、父母、警察)的反抗與尋求認同。他一邊試圖建立關係,一邊又在關係靠近時用暴力或冷漠斷裂,似乎對「親密」感到極度不安。


🧩 Greenberg 與 Mitchell 的核心理論回顧

Greenberg & Mitchell(1983)認為,人格的核心是「與他人的關係模式」,而非單一的驅力或本能。這些關係模式是內在化的表徵(internal object representations),反映個體與重要他人之間的早期互動經驗。

關鍵觀點包括:

  1. 關係是驅動行為的核心,而非驅力本能
  2. 個體內部存在多重「內在他人」的表徵
  3. 關係模式會重複出現於新關係中(repetition compulsion)

🧒 Jamie 的「關係重複」與內在衝突

Jamie 不斷在朋友之間進行情緒拉扯,他在被理解與被背叛之間擺盪,這正是 Greenberg 所說的內在他人(internalized object)重演

Jamie 的內在他人模型可能是這樣的:「當我靠近你,你終將會忽略我或利用我,所以我必須先傷害你或推開你。」

這是一種焦慮性依附的變形版本,但更帶有攻擊性的防衛。他早期可能學到的是:

愛=傷害之後的補償


關心=控制與評價的包裝


這種內在關係模式讓 Jamie 難以信任關係,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穩定地愛著。


👮 警察與教師:成人象徵中的分裂對象

在第二集中,警察與學校教師變成 Jamie 眼中的「敵我模糊地帶」:

  • 警察既是懲罰者,也成為 Jamie 渴望認同與理解的對象(投射性認同在此發生作用)。
  • 老師試圖介入與關心,但 Jamie 對此回應的是嘲諷與逃避,因為他不相信有任何人「無條件站在他這邊」。

這種對成人世界的分裂(split object representations),讓 Jamie 在「全好與全壞」的對象認知中困住,無法建立穩定內在的他人映像——導致他只能在防衛中生存,不是在戰鬥,就是在撤退。


🪞 Jamie 的自體感碎片:我不是你想的那個我

Greenberg 認為,早期關係中的反覆互動會內化成「我是誰」的認知(self-representations)。Jamie 明顯出現一種「反定型」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覺得我是壞的,我寧可比你想的更壞,因為那是我選擇的。」

他不願活在他人對他的預設中,這種對自主性的爭奪,讓他寧可用破壞行為來證明「這是我的樣子」。他在情緒上其實是極度被動與依附的,但表面上卻極力維持「我誰都不需要」的姿態。

這樣的矛盾,其實是內在化父母與自我之間的衝突對話


「你愛的那個我,不是我想成為的我;而我想成為的我,從未被你愛過。」



🧠 補充觀點:修復可能嗎?

Greenberg 並非悲觀主義者,他強調「關係重演」本身就是治療的機會——若在新的關係中,Jamie 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回應,這個內在客體模型就有可能開始鬆動。

例如,若有一位成人能穩定接住他的情緒波動、理解他的攻擊背後是渴望、並不撤退也不懲罰,那麼這段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新的經驗模板」。


❤️ 留給觀眾的心理提問

  • 你是否曾經在關係中不小心成了「Jamie」——先傷人以避免被傷?
  • 你是否也曾經,感覺到自己「被愛的樣子」,和你真正想成為的自己不一樣?
  • 有沒有人,曾真正看穿你的混亂,依然選擇留在你身邊?

Jamie 的混沌,不只是少年的故事,而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自我、關係與存在的交戰。他提醒我們:

🌀 有時候,我們最激烈的反抗,其實是最渴望被愛的信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7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5/02
這是一本怎樣的筆記本? 《不拚命也能上岸的心法筆記》是為了倒數15天的你而設計的陪伴工具。 它不是題庫、不是考古題,而是 調整心態、穩定節奏、重新找回自信 的日常實作手冊。
Thumbnail
2025/05/02
這是一本怎樣的筆記本? 《不拚命也能上岸的心法筆記》是為了倒數15天的你而設計的陪伴工具。 它不是題庫、不是考古題,而是 調整心態、穩定節奏、重新找回自信 的日常實作手冊。
Thumbnail
2025/04/28
第一集的開頭,Jamie 衝動地打破社會規範——打架、挑釁、拒絕對話——但其實這些行為背後潛藏的,是他對「被看見」的強烈渴望。而這個「凝視」應該屬於誰?本該來自父親——這位在劇中幾近隱形卻影響深遠的角色。
2025/04/28
第一集的開頭,Jamie 衝動地打破社會規範——打架、挑釁、拒絕對話——但其實這些行為背後潛藏的,是他對「被看見」的強烈渴望。而這個「凝視」應該屬於誰?本該來自父親——這位在劇中幾近隱形卻影響深遠的角色。
2025/04/26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第13集中,金明即將披上嫁衣,準備展開她人生的新章節。劇情原先讓我們以為,這段故事中的「不對等的愛」,是來自金宣虎飾演的朴畫家,對金明深情但無法回應的傾心。 然而,劇情的真相逐漸揭露,最深刻、最讓人動容的不對等,是父母對子女那份毫不保留、卻從不要求回報的愛。
Thumbnail
2025/04/26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第13集中,金明即將披上嫁衣,準備展開她人生的新章節。劇情原先讓我們以為,這段故事中的「不對等的愛」,是來自金宣虎飾演的朴畫家,對金明深情但無法回應的傾心。 然而,劇情的真相逐漸揭露,最深刻、最讓人動容的不對等,是父母對子女那份毫不保留、卻從不要求回報的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由少女漫畫《可以不可以》改編而成的劇集,以及主角在劇中的生活轉變。此外,劇中的重點人物和劇情簡介也得到了介紹。這篇文章著重於人物角色的個人價值觀,以及與以愛為包裝的「情緒勒索」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由少女漫畫《可以不可以》改編而成的劇集,以及主角在劇中的生活轉變。此外,劇中的重點人物和劇情簡介也得到了介紹。這篇文章著重於人物角色的個人價值觀,以及與以愛為包裝的「情緒勒索」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身為黑人的Chris,即將跟白人女友的父母見面,為此他十分擔心,雖然實際見面之後,發現他們人其實不壞,但環繞在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還是讓他略感不安,究竟是他多疑還是這個家真有問題?
Thumbnail
身為黑人的Chris,即將跟白人女友的父母見面,為此他十分擔心,雖然實際見面之後,發現他們人其實不壞,但環繞在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還是讓他略感不安,究竟是他多疑還是這個家真有問題?
Thumbnail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Thumbnail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要對誰動心是我自己的事,保有這份自由自在的心,人才能活得光采動人
Thumbnail
要對誰動心是我自己的事,保有這份自由自在的心,人才能活得光采動人
Thumbnail
《藍色的你》展現20世紀末期英國的同性戀議題,主角珍的隱藏身份和性向,及在保守社會中的掙扎。作者呼籲臺灣希望未來能出現一部結合當代現況的酷兒作品,說出只有這個時代才可以體會和理解的故事。
Thumbnail
《藍色的你》展現20世紀末期英國的同性戀議題,主角珍的隱藏身份和性向,及在保守社會中的掙扎。作者呼籲臺灣希望未來能出現一部結合當代現況的酷兒作品,說出只有這個時代才可以體會和理解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