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被騙了,我以為,這是本像《解憂雜貨店》、《真幌站前多田便利軒》、《星期五的書店》、《深夜咖啡店》等等等的解憂、溫馨小說(至於那些小說有空再來寫心得吧),還想說,這樣如果被放到「沙發上的馬拉松」,那其他那幾本也應該可以呀?
我錯了。
這根本是一本勵志、啟迪心靈的書。一般說來,我是很少(如果不是幾乎不看)看「心靈雞湯」的書,因為覺得充斥一堆微言大義或是教條式的字眼,看著看著就會睡著。這本書有一點點不一樣,因為作者用了類似故事的方式來呈現。劇中的主角約翰(恐怕是故意取這個名字的,因為這名字太普通了,所以可以映射到任何人)開著車去度假,但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大塞車,於是就找了個交流道下,結果東開西開開著開著就迷路了(人生歧途,哪裡是正確的方向?),正當快要沒有油的時候(彈盡援絕,人生絕途),居然給他找到一家「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進了咖啡店總是要點餐的,結果菜單的背面上有個標題是「等待餐點時請思考的問題」,下面寫了三個問題(#144, 12%):
你為什麼在這裡?
你害怕死亡嗎?
你感到滿足嗎?
於是約翰就和餐廳裡的服務生凱西、大廚麥克、另一個客人安妮細究那三個問題了…
你為什麼在這裡?說的不是為什麼在餐廳裡,而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405, 34%):
當一個人明白了自己為何而存在時,也就確定了自己『存在的意義(Purpose For Existing)』
當一個人瞭解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會"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只要它能實現你存在的意義" (#405, 34%)。
第二個問題:「你害怕死亡嗎?」嘿呀…我怕!
安妮看著我。「那些沒有問過自己這些問題的人,也沒有努力去實現存在意義的人……,」她頓了一下。「那些人就會害怕死亡。」(#709, 59%)
雖然作者藉由安妮給出誰害怕死亡的答案?意味著,只要努力尋求與實現自己存在的意義,就能夠得到滿足,自然也就不會害怕死亡。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都告訴自己等我退休之後再怎樣怎樣,沒能夠在日常的每一天實踐自己存在的意義。
書中講了一個綠蠵龜的故事。凱西說有一次她在夏威夷的一個海洋浮潛,看到了一隻綠蠵龜,凱西就跟牠一起游,游著游著她發現綠蠵龜總是游得比較快。凱西要約翰想為什麼會這樣?大家也可以想想。後來凱西宣布了她觀察的結果:
當海浪從牠身後打來,牠會順勢划得更快,利用水流幫助自己前進。綠蠵龜從來不與海浪對抗。相反地,牠利用海浪。(#488, 41%)
我的答案則是「順勢而為」、「萬事自有其時機」。約翰的領悟則是:「如果不專注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可能會無謂地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到機會來了,也已經沒有心力去把握了。」(#501, 42%)
凱西則進一步說:「迎面打來的浪潮就是所有試圖消耗我的心思、精力和時間,但都與我的存在意義無關的人事物。」(#501, 42%)
簡而言之,這本書就是透過一連串的小故事來回答上面的三個問題,另外加上在書中安排了許多黑粗體字的醒世銘言。這些醒世銘言,如果是教條式的一條一條寫下來,我可能看著看著就膩了;這本書很厲害的是,透過約翰和凱西、麥克、安妮的對話與一些小故事來敘說這些醒世銘言,也就比較容易看得下去。
約翰說,從此之後,他再也無法找到這家咖啡館…(這簡直是倪匡小說手法,湮滅證據,就如同再也找不到那個「仙境」)。一切要靠機緣。也許是因為約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再需要這間咖啡店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本書並不厚(ㄟ,我看的是電子書,沒有厚不厚的問題),「內容淺顯易懂,還算發人深省」(以上是八股)。但是說實話,「心靈雞湯」和「宗教」有點類似,我的意思是,常常要一個人遭遇到某些困境時才會去祈求宗教的幫忙或看心靈雞湯尋求心靈的平靜,所以無事之時看這本書可能不太會有「共感」。不過這本書真的份量不大,像我看了一個半小時就看完了,可以三不五時拿來翻翻,在歲月靜好時加強正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