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職場一年後,我還在摸索生活的模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也許讀起來有點亂或不成熟,也可能會改變。只是想把它記下來。

離開職場後仍舊會有煩惱、會焦慮,這點跟過去沒什麼不同。可是,心境發生了很多變化。以前的我會很生氣、責備自己「一事無成」,那種自責也許是個保護機制,說出口彷彿能讓自己好受一點。

內心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都沒做。

半年前,我開始寫日記。雖說是日記也沒強迫每天寫。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它們會悄悄地化成信念。我想練習站穩自己的立場——不帶情緒地說話,練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得不到認可並不代表一定是錯的、是缺點。只想著把它抹除、改掉,這還是我嗎?


最近,我也在打造一份「勇敢清單」。我發現,焦慮與害怕的背後,往往只是因為我還沒嘗試過。我想多創造一些正向經驗,來突破未知的恐懼。像是為了幫我們家狗交朋友,與毛爸媽建立連結。又或者一個人出差、用陌生的語言與外國人交流也是。

也開始跟錢「交朋友」,直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前我很捨不得花錢在自己身上。即使現在不用通勤,還是買了新衣。也終於願意投資一把人體工學椅。事實證明,值得。

過去我常羨慕別人,總覺得要等到「機會降臨」、「能力準備好」才能做某些事。例如我覺得要先看完書才能打文章;想做新嘗試,就要先準備到某個程度。但現在練習有想法就先寫下來。

我記得之前英國出差的交流中,看到很多人為了目標和夢想努力。他們不一定很有經驗,也沒有很充裕的資源,卻還是勇敢去做。那一刻我也覺得——我可以。不心虛、不懷疑,我當下是有力量的。



曾經有個想法湧上心頭:這些轉變難道一定要藉由裸辭才能做到嗎?

——我認為,裸辭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當下做決定時不那麼清晰,但現在意識到我想要的在那裡已經得不到了,我想要的生活、對未來的想像不在那個位置裡。


我不是聖人,也曾擔心這個決定會不會讓我與社會脫節?——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某些面向「脫節」。

假設堅守崗位卻能力薄弱,無法適應時代變化,或是不改變過去的管理方式,這不算一種「脫節」嗎?因為有頭銜、有收入,很少被社會「叫破」,反而獲得某種保護或假象的尊重。因此,脫節就不在我的擔心範疇內了。

而且,我也真的累了,累於應付人情世故。雖然這些歷練讓我學會了同理與包容,我仍渴望更單純的生活節奏。


可因為離開常規的路,身邊沒有跟我類似經驗的親友可當參考值,也讓我感到焦慮。我害怕面對未知,但我的渴望,往往早於恐懼出現。

我一直想做自己,但又在乎主流價值觀的評價。
我看似不在乎名利,但又有成功的野心 。
我總是在追求「正確」,所以常有種非黑即白的感覺,我會質疑自己做的是對的嗎?



我以為自己在逃避現實。也許其實是:我還沒學會信任直覺,還在努力讓內心與理性彼此和解。

我正在練習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定義價值、定義與生活的關係。矛盾,不是錯;矛盾,是活著的證明。



最後,我想記下 ChatGPT 曾經給我的一句話:

像是把「人生」當成一款需要精準操作的策略遊戲,每一步都不能出錯,每個資源都要精打細算,任何閃神或逃避就會導致輸掉進度。但人生其實有時候比較像開放世界遊戲,容錯率比我們以為的高很多,甚至「迷路」也可能是另一條路的開端。

人生沒有統一的地圖和標準答案。我想要更相信自己,更愛護自己。也想相信路會越走越明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狗園
45會員
72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大狗園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參加完英國展會後回台一段時間了。果不其然又感冒。上次寵物展結束後也生病。男友都嘲笑我是矜貴的豌豆公主。 雖然可以說出喜歡哪些英國演員,但對英國旅遊滿冷感的,從沒想過英國會是我首次登上歐洲的國家。 實際去過後覺得倫敦棒呆了!好美好好逛。也體驗到天氣的多變,其實我超討厭雨天,但在英國就連下雨都覺得好美。
Thumbnail
2025/03/06
參加完英國展會後回台一段時間了。果不其然又感冒。上次寵物展結束後也生病。男友都嘲笑我是矜貴的豌豆公主。 雖然可以說出喜歡哪些英國演員,但對英國旅遊滿冷感的,從沒想過英國會是我首次登上歐洲的國家。 實際去過後覺得倫敦棒呆了!好美好好逛。也體驗到天氣的多變,其實我超討厭雨天,但在英國就連下雨都覺得好美。
Thumbnail
2025/01/16
一切發生在去年年底。直到現在指尖敲著字心裡還是感到不可思議。 去年年底以前工作上認識的合作夥伴突然聯繫我。對方提到在新的一年想要創建品牌,想找我當設計師,可以在家上班。因品牌才剛起步,設計的方向和品牌基調有讓我發揮的空間。 合作方式初步談妥後又說:「今年2月我們要去英國參展,你也一起去。」
Thumbnail
2025/01/16
一切發生在去年年底。直到現在指尖敲著字心裡還是感到不可思議。 去年年底以前工作上認識的合作夥伴突然聯繫我。對方提到在新的一年想要創建品牌,想找我當設計師,可以在家上班。因品牌才剛起步,設計的方向和品牌基調有讓我發揮的空間。 合作方式初步談妥後又說:「今年2月我們要去英國參展,你也一起去。」
Thumbnail
2024/12/27
北美館目前展出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到2025.2.2為止。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12/27
北美館目前展出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到2025.2.2為止。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離開職場算算已好幾年,通常很多人問我離職後都在做些什麼,有沒有找下一份工作?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系列問題都是滿滿的「關心」,雖然起初有些招架不住,我並沒有因此選擇馬上修改履歷繼續投入職場,相對的,我決定要好好修復以往在職場、生活甚至是成長過程許多從未檢視的問題。
Thumbnail
離開職場算算已好幾年,通常很多人問我離職後都在做些什麼,有沒有找下一份工作?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系列問題都是滿滿的「關心」,雖然起初有些招架不住,我並沒有因此選擇馬上修改履歷繼續投入職場,相對的,我決定要好好修復以往在職場、生活甚至是成長過程許多從未檢視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