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裸辭後,我用日劇來開啟gap year- 好好感受生活的看劇清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離開職場算算已好幾年,通常很多人問我離職後都在做些什麼,有沒有找下一份工作?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系列問題都是滿滿的「關心」,雖然起初有些招架不住,我並沒有因此選擇馬上修改履歷繼續投入職場,相對的,我決定要好好修復以往在職場、生活甚至是成長過程許多從未檢視的問題。

離職後的第二個星期,我開始思索要做些什麼,有些人會說「哇,原來你根本沒什麼計劃,這是裸辭欸,要慎重呀!」也有人跟我說過「要趕快為未來做些準備呀!」頭又莫名扣囉扣囉的痛了起來,腦海浮現那條從小到大被教育告誡的完美人生路線,那個填格子遊戲......

當我頭痛時,就會想到在日劇搜尋一些養分。


推薦日劇清單 (美食篇)

raw-image
  • 《孤獨美食家》:傳說中的吃播始祖,熟悉的五郎最對味,解決肚子餓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晚酌的流派》:每一天的晚餐都是滿滿的儀式感,吃飯時間好好跟自己說聲「辛苦了!」
  • 《單戀美食家日記》
  • 《乾杯吧!優作》
  • 《昨日的美食》

Heibon深深覺得「好好吃頓飯」是生活中最平凡卻也最重要的事,慢下來細嚼每一口,品嘗的不只是食物,還有你的生活味道。



推薦日劇 (生活方式篇)

  1.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非常喜愛的演員夏帆主演,每一集短短的篇幅直接點破許多無法斷捨離的盲點
  2. 《一個人露營吃完就睡》:兩位主角,其中女主角很巧是喜愛的夏帆,露營、獨旅、微型生活,不走傳統社交路線


房間不大卻塞滿琳瑯滿目的物品,後來想想這些要稱之為「洩憤式消費」,例如和同事到百貨公司專櫃大買特買,好多化妝品、衣服幾乎是原封不動狀態。

raw-image


買完當下很舒服,不過就是那麼一瞬間,隨著東西堆了幾次沒整理,回頭一看換來雜亂的心情,更不用說每當工作忙累毫無整理的動力。。

日子或許可以將就,但「將就」是為了以後生活的「不將就」,絕對不該是生活的常態。

「一天推著一天的我,是不是將就日子呢?」看著房間一堆堆衣服完全沒有任何戰利品的喜悅,相反的是滿滿煩躁。


推薦日劇 (心靈篇、人生篇)

  • 《重啟人生》
  • 《至愛之花》
  • 《凪的新生活》
  • 《黑心居酒屋》
  • 《重版出來》
  • 《通往內心的橋- 兒童心理診所》
  •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
  • 《我家的故事》
  • 《寬鬆世代又怎樣》
  •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raw-image

有一種累叫做心累,活在別人的眼睛裡,真的疲憊。

習慣要察言觀色、以他人情緒來判別事情,順著對方的話說,讀空氣讀表情還要讀心,揣摩總不免心累,慢慢明白每天除了負責工作之外,累人的還有許多伴隨的情緒勞務。

我以為用忙碌便可對心靈的塵埃視而不見,原來只是一種自欺欺人,層層疊疊交錯的心靈廢棄物沒有找到好的管道排出,最後成了麻木不仁。


推薦日劇 (離職、非在職篇)

  1. 《我的事說來話長》- 絕對是給有離職念頭的你一劑強心針
  2. 《沒有暖桌的家》- 絕對是給有離職念頭的你另一劑強心針
  3. 《短劇開始》- 給每一位堅持夢想的你

推薦幾部很巧都是編劇金子茂樹的作品,透過角色的大量對話刻畫現實生活,共同特色是劇中沒有哪位是絕對明顯的主角,也暗喻著每人有生活中該扮演的角色,同時是唯一擁有決定權的那位。


Gap Year ,給人生轉個彎

空白年、空檔年、間隔年,無論怎麼稱呼,實質上是給自己一個空白時間,常見在進入大學或正式工作下個階段前的空檔,於是乎裸辭的我決定開啟算是大齡版的gap year。

即便當今戲劇題材日新月異,日劇依舊保有過去的敘事架構,熟悉感依舊在,而集數大多8-10集不刻意拖泥帶水,總是能在日常繁複小事找到好味道,應該就是這番醍醐味與生活感促使我靜心檢視生活。

轉個彎,路更寬。


幾件我從日劇學會的事

#如同五郎會發自內心吶喊著「肚子餓了」,吃飯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看手機,好好細細品嘗眼前的食物


raw-image

#努力效法《晚酌的流派》,妥善運用時間、規劃運動菜單,並且開始下廚做菜、擺盤

#因為《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啟發,開始邁向簡單生活,整理收納,重新過濾物品,騰出生活空間也清理心靈塵埃

#雖然還不是露營老手,我跟著《一個人露營吃完就睡》的步伐,學習到戶外生活


這份日劇清單讓我開發更多對於生活的感官能力,白話便是好好感受生活,生活這檔事不該是讓時間推著你的腳步往前,而是深刻體驗酸甜苦辣。

讓大多數人感到疲憊的,大多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20%影劇分享+ 20% 自我成長+ 20%旅遊探險+ 20%閱讀學習+ 20%理財投資。"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lifexfreexlab@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論是聚焦的棒球熱情或是百年甲子園形塑的夢想執著無疑都是《下剋上球兒》的骨幹,在看第二輪之後,深深感受人生像是球賽一般,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棒會發生什麼事。 電影《真愛每一天》裡一段經典: 想要有第二次機會,你需要的不是改變過去的任何事,而是學會珍惜現在的每一刻。
這部由《Silent》原班人馬製作,儘管不是主打賺人熱淚的愛情故事,屬於高敏感族群的我扎扎實實在每集寫下筆記,有別於啤酒的爽口、威士忌濃烈,《至愛之花》像是一杯蘊含酸苦甜澀香的熱咖啡。
5/5至愛之花
「各位喜歡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打ㄍㄟ賀,胎ㄍㄚˇ後!」 《下剋上球兒》劇名中的下剋上便是運動賽場上最引人入勝的戲碼,NBA有老八傳奇、MLB外卡奪冠,球兒的故事原型更是真正上演的熱血故事。
5/5下剋上球兒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5/5以前的我們˙
上映之前沒有任何宣傳,帶來神祕感兼具期待感,能做到這樣大概只有宮崎駿大師吧! 用一個形容詞介紹這部電影Heibon會選用「引人入勝」,深刻的情感、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和精緻的敘事風格,你總會期待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也會回想剛剛的橋段是不是什麼伏筆。
各種題材的戲劇電影,總給人不同驚奇與想法,Heibon推薦台劇《有生之年》,已看過兩次,準備三刷,這是部很立體的好戲。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算不錯了。」 -「我回來了,但很快又要離開了」 -「家還在,只是我們長大了。」 -「我們以為的失去,往往只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 -「你
無論是聚焦的棒球熱情或是百年甲子園形塑的夢想執著無疑都是《下剋上球兒》的骨幹,在看第二輪之後,深深感受人生像是球賽一般,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棒會發生什麼事。 電影《真愛每一天》裡一段經典: 想要有第二次機會,你需要的不是改變過去的任何事,而是學會珍惜現在的每一刻。
這部由《Silent》原班人馬製作,儘管不是主打賺人熱淚的愛情故事,屬於高敏感族群的我扎扎實實在每集寫下筆記,有別於啤酒的爽口、威士忌濃烈,《至愛之花》像是一杯蘊含酸苦甜澀香的熱咖啡。
5/5至愛之花
「各位喜歡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打ㄍㄟ賀,胎ㄍㄚˇ後!」 《下剋上球兒》劇名中的下剋上便是運動賽場上最引人入勝的戲碼,NBA有老八傳奇、MLB外卡奪冠,球兒的故事原型更是真正上演的熱血故事。
5/5下剋上球兒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5/5以前的我們˙
上映之前沒有任何宣傳,帶來神祕感兼具期待感,能做到這樣大概只有宮崎駿大師吧! 用一個形容詞介紹這部電影Heibon會選用「引人入勝」,深刻的情感、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和精緻的敘事風格,你總會期待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也會回想剛剛的橋段是不是什麼伏筆。
各種題材的戲劇電影,總給人不同驚奇與想法,Heibon推薦台劇《有生之年》,已看過兩次,準備三刷,這是部很立體的好戲。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算不錯了。」 -「我回來了,但很快又要離開了」 -「家還在,只是我們長大了。」 -「我們以為的失去,往往只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 -「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很感謝自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放空的自由書寫不知不覺成為挖掘自我意識的好地方。 轉職至今已有半年,某天一個靈光乍現想說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寫的內容好了(因為寫日記時我會完全的放鬆,所以每天寫的內容基本上隔天就忘記),沒想到一回顧才發現,滿篇的抱怨啊,自己都沒想到原來我這半年過得這麼辛苦(笑)。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今天是離職後滿二週的日子。心境有些轉折,也希望藉著這篇文來梳理與紀錄這段時間。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算起來今天是離職後的第5天, 因為是突然性的提出離職,即便經過了近4個月 所有都還是按照工作的需求在過每一天,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狀況, 離職的感覺其實很淡很淡,真的要說大概就是刻意被拔出來吧!! 剛整理這裡的文字,在歸類的同時也感到很迷惘 畢竟文字是我認為最真實的表達,又或是在這裡、我用的文字強度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很感謝自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放空的自由書寫不知不覺成為挖掘自我意識的好地方。 轉職至今已有半年,某天一個靈光乍現想說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寫的內容好了(因為寫日記時我會完全的放鬆,所以每天寫的內容基本上隔天就忘記),沒想到一回顧才發現,滿篇的抱怨啊,自己都沒想到原來我這半年過得這麼辛苦(笑)。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今天是離職後滿二週的日子。心境有些轉折,也希望藉著這篇文來梳理與紀錄這段時間。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算起來今天是離職後的第5天, 因為是突然性的提出離職,即便經過了近4個月 所有都還是按照工作的需求在過每一天,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狀況, 離職的感覺其實很淡很淡,真的要說大概就是刻意被拔出來吧!! 剛整理這裡的文字,在歸類的同時也感到很迷惘 畢竟文字是我認為最真實的表達,又或是在這裡、我用的文字強度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