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職場算算已好幾年,通常很多人問我離職後都在做些什麼,有沒有找下一份工作?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系列問題都是滿滿的「關心」,雖然起初有些招架不住,我並沒有因此選擇馬上修改履歷繼續投入職場,相對的,我決定要好好修復以往在職場、生活甚至是成長過程許多從未檢視的問題。
離職後的第二個星期,我開始思索要做些什麼,有些人會說「哇,原來你根本沒什麼計劃,這是裸辭欸,要慎重呀!」也有人跟我說過「要趕快為未來做些準備呀!」頭又莫名扣囉扣囉的痛了起來,腦海浮現那條從小到大被教育告誡的完美人生路線,那個填格子遊戲......
Heibon深深覺得「好好吃頓飯」是生活中最平凡卻也最重要的事,慢下來細嚼每一口,品嘗的不只是食物,還有你的生活味道。
房間不大卻塞滿琳瑯滿目的物品,後來想想這些要稱之為「洩憤式消費」,例如和同事到百貨公司專櫃大買特買,好多化妝品、衣服幾乎是原封不動狀態。
買完當下很舒服,不過就是那麼一瞬間,隨著東西堆了幾次沒整理,回頭一看換來雜亂的心情,更不用說每當工作忙累毫無整理的動力。。
「一天推著一天的我,是不是將就日子呢?」看著房間一堆堆衣服完全沒有任何戰利品的喜悅,相反的是滿滿煩躁。
有一種累叫做心累,活在別人的眼睛裡,真的疲憊。
習慣要察言觀色、以他人情緒來判別事情,順著對方的話說,讀空氣讀表情還要讀心,揣摩總不免心累,慢慢明白每天除了負責工作之外,累人的還有許多伴隨的情緒勞務。
我以為用忙碌便可對心靈的塵埃視而不見,原來只是一種自欺欺人,層層疊疊交錯的心靈廢棄物沒有找到好的管道排出,最後成了麻木不仁。
推薦幾部很巧都是編劇金子茂樹的作品,透過角色的大量對話刻畫現實生活,共同特色是劇中沒有哪位是絕對明顯的主角,也暗喻著每人有生活中該扮演的角色,同時是唯一擁有決定權的那位。
空白年、空檔年、間隔年,無論怎麼稱呼,實質上是給自己一個空白時間,常見在進入大學或正式工作下個階段前的空檔,於是乎裸辭的我決定開啟算是大齡版的gap year。
即便當今戲劇題材日新月異,日劇依舊保有過去的敘事架構,熟悉感依舊在,而集數大多8-10集不刻意拖泥帶水,總是能在日常繁複小事找到好味道,應該就是這番醍醐味與生活感促使我靜心檢視生活。
#如同五郎會發自內心吶喊著「肚子餓了」,吃飯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看手機,好好細細品嘗眼前的食物
#努力效法《晚酌的流派》,妥善運用時間、規劃運動菜單,並且開始下廚做菜、擺盤
#因為《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啟發,開始邁向簡單生活,整理收納,重新過濾物品,騰出生活空間也清理心靈塵埃
#雖然還不是露營老手,我跟著《一個人露營吃完就睡》的步伐,學習到戶外生活
這份日劇清單讓我開發更多對於生活的感官能力,白話便是好好感受生活,生活這檔事不該是讓時間推著你的腳步往前,而是深刻體驗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