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埋怨這個世界之前,先整理好你的房間。
-《人生的十二法則》

你有經歷過失意的時候嗎?做什麼也不能如意,也想不到解決方法,每天都像原地打轉一樣,盲無頭緒?最難過的是,有時候我們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從何入手去改善生活。面對失意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避免自毀。
人為什麼會有自毀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意或無意的破壞自己的生活,甚至選擇傷害自己或他人。想想日漸增加的自殺數字,想想那些永無休止的校園槍擊案...如果這些都離你太遠的話,那有些人為什麼會拖延重要任務,寧願熬夜滑手機都不去做正經事、為什麼明知道是個好機會,還是選擇放棄、為什麼明知道會惹人不高興,還是選擇發脾氣、為什麼總是在心裏貶低自己?
自毀會存在源於兩個原因。
1.當自毀更符合我們心中的意義
意義是什麼?就是那些我們認定的事情。當那些所謂「正經事」根本無聊透頂、當我受不了那些「好機會」帶來的壓力、當我覺得那個人活該、當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的時候。即使我知道怎麼做才是「好」,我也無法對自己認定的事說謊。這個時候我們便會為了意義而自毀。
2.當生命再無意義,倒不如自我毀滅
為什麼生命會再無意義?當再沒有事物能令我們滿足的時候,又或者痛苦已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時候。例如已再無辦法去辨解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意義的時候,或者從小受到虐待的心靈已看不到意義的時候,傷害自己或他人似乎成了唯一的答案。這個時候我們便會為了無意義而自毀。
為什麼要整理房間?
要怎麼收拾房間真的是見仁見智,你喜歡簡潔風格,別人可能喜歡密集毛公仔風格,每個人對於好房間的定義都不一樣。我們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間,才能整理出想要的房間。但有些人對自己想要的很模糊,也可以從甩掉垃圾開始,畢竟風格再多樣,也是有好的標準的。
人是為意義而活的,雖然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一樣,但每一個人都要知道自己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才能創造出滿意的人生。而即使今天對意義並無頭緒,也可以從微少的事情開始,畢竟很多事情是有好的標準的。例如學會完成就是一件好事、找到放鬆自己的方法、冷靜地表達不滿和對自己好一點,如果這些事情都太難,整理房間永遠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支持我繼續創作: 點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