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印度 Himachal Pradesh, Tashi Jong)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這句話通常負面意涵大於正面,意指這個人只注重私利而非情誼。
如果你是個換了位置的那個人,會如何看待這句話呢?勢必心裡想著:「如果不換腦袋,那下一步可能腦袋會掉到地上。」然而,面對別人不理解的眼神,內心還是會痛,只能以冷漠的外表面對外在質疑。
Vogue美國版總編輯安娜溫圖,外界給予「女魔頭」綽號的他,就是個總被人認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人,如果他不換腦袋,有辦法爬到現在這個地位嗎?很多人心裡知道~~會有難度。
即便如此,人還是會不自覺的情勒那個曾經一起談心、一起笑、一起哭的好同事。
「到總經理室工作之後不能忘記我們喔!」
當那位好同事拿著總經理的命令要求大家要嚴格執行出勤制度,遲到五分鐘就要請一小時扣薪的事假,一個月遲到紀錄超過五次今年無法升等。
你拜託好同事跟總經理說情,因為家距離公司遠、小孩有時候會出狀況….可不可以特別通融一下。
只見那位好同事臉一沉說:「沒辦法喔,公司規定就是這樣。」
情勒與酸言,只是這一層的自我保護機制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位好同事成為你們茶餘飯後八卦批評的對象。對方會知道嗎?當然會,他知道自己跟你們漸行漸遠,他身邊逐漸圍繞一些主管,飯友也變了,在餐廳碰到面也只能遠遠的看著你們開心的聊天,然後拿起餐盒回到自己座位。
而這群老朋友還沒完,繼續說:「你看,他就是太自私自利,所以現在都沒人想找他,報應。」
上述這樣的場景很容易發生在晉升主管的人身上。剛開始大家都還很好,然而,當一股“主管味”從你身上散發出來後,就開始質變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已經不是跟他們待在同一個樓層。
比方說,一個每個月都跑一趟歐洲的人跟長年只待台灣的人,當你一直跟他講巴黎百貨公司的櫥窗多麽好看、阿姆斯特丹的腳踏車比汽車還多,剛開始他還會興奮地從你這邊知道歐洲的大小事,久了之後,有個地方就開始質變。
你覺得法國的可頌好吃、他覺得台灣的滷肉飯才是無敵,其實他聽了你的描述心裡也很想吃可頌,但吃不到的他,只能透過強化滷肉飯來說服自己,台灣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崇洋媚外的你和堅守本土意識的他,開始有了裂痕。
他真的是那麼的愛鄉愛土嗎?不見得,但是他必須說服自己「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這樣心裡會比較舒坦。
外在的變化所產生的內在質變,打開的自己的格局
質變其實是件好事,安娜溫圖最清楚為什麼會是好事,它代表你的格局已經不一樣,也就是過了這片烏雲籠罩時期,大雨落下,大地接受的是雨水的滋養,萬物因為有「水」而得以生存。只是在烏雲轉為雨水之前,你的內在也需要跟著質變。
當那群熟悉的人漸漸離你遠去,不要急著傷心,先檢視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有什麼不一樣,外表、講話的內容、看事情的角度、還有你的心。你覺得現在的世界是長得更大?還是更局限?
BlackPink的Lisa剛開始單飛的時候,很多粉絲批評他的髮妝與新形象,覺得過去的韓風比較漂亮,就像溫柔可愛的小女生。然而,如果Lisa維持著溫柔可愛的形象,他能成功地站在歐美的舞臺上嗎?看著剛剛在巴西演唱會吸引250萬觀眾聚集的Lady Gaga就知道,能成功站在歐美舞台必須擁有強大的舞台魅力與氣場,這絕對是韓風小可愛做不到的事。
當你覺得自己的視野因為這個轉變而變得更開闊,那就放手讓自己去擁抱這樣的改變,觀察內在那慢慢打開的感受,看著歐洲文化進入你的心:穿衣風格比追求名牌更重要、悠閒細緻的飲食比單純是吃飽肚子重要,自信、優雅、放鬆~~這是過去自己沒有辦法擁有的。
這時,你的腦袋換了嗎?~~換了!
如果你的腦袋是換往好的方向,轉換所傳遞出去的能量絕對是會讓人感到舒服,也就是別人會喜歡靠近到你身邊,這時這片烏雲所轉化的雨水帶給大地的會是滋養。也許靠近你身邊的不會是過去熟悉的那群人,而是新的一群人,但在相處過程中,你可以感受互動之間是良善的?還是利益需求?
身邊聚集什麼樣的人,是個人內在的顯化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身邊都是聚集哪些人就可以觀察的出來。如果你是個身心靈愛好者,身邊卻聚集一堆仇視身心靈的人,這中間一定有個問題是自己沒注意到。
也許你對身心靈的愛好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的純粹,也許有個目的性、也許把它當成你的工具,想要去幫助那群你覺得需要幫助的人,那這就不是滋養了。
真正的轉化是讓你成為別人的滋養,而這個滋養來自於內心的轉變,從看見歐洲人的穿衣風格到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到更新衣櫥裡的衣服,當你穿上屬於個人風格的服裝走進咖啡廳裡,坐在咖啡廳的那群友人,會立刻感受到閃閃發光的你,感到那股不一樣的能量,但心情是舒服、喜悅的。
當上主管的人也要換一個腦袋,這個腦袋從過去的只看見自己的努力與成長,變成看見一群人的努力與成長,只是要看在一群人之前,會先經歷一個人的孤獨,因為眼前的這群人不會聽你吐苦水,只會張大眼睛等著看「你要怎麼擔任這個職務」。
從一個人到帶領一群人的轉變過程,要記得一件事「滋養能聚集人心」,這群人在跟你一起相處的期間會不會主動向你靠近、能不能好好長大,跟有沒有獲得滋養有關係,而這個滋養不是來自於制度規章,而是身為領導人的心,有沒有關心他們的心。
*******
☀️週日學堂:職場軟技巧之智慧篇《情商力》☀️
❗️第十堂課: 知己知彼不見得能百戰百勝
「知己知彼」,很多人運用這句成語時,多偏重在「知彼」,而非「知己」,然而要做到百戰不殆,有個關鍵因素在於「知己」。
「知己」最大的問題在於為己所欺,自己欺騙自己而不自知,為什麼會不自知呢?這來自於佛教說的貪瞋痴慢疑,或簡單說就是自我的習性。
而「知己」的偏差也會影響到「知彼」的程度,所以有人會說,他手指動一下我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是依舊過不了婚姻的這個坎,最後導致崩裂。
這一堂課就來了解知己知彼,怎麼做才能更深入的「知己」。
❗️「週日學堂_職場軟實力之智慧篇」開始報名了!
➡️週二班「情商力_高情商職場修煉」5/6開課
➡️週日班「從部屬到管理者_一場職場管理進化的個人修煉」5/18開課
➡️週三夜的智慧課(免費)「關於父母的功課,是還債?是禮物?」5/28開課 (一月一會)
❗️課程說明與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