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總挑你毛病,也許他其實是『看重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是不是也曾懷疑過:「我這麼努力,為什麼主管還是不肯肯定我?

甚至覺得,是否只有變得更「好說話」、更「配合」、更「討人喜歡」,才能在職場上站穩腳步?

但也許,那些你拼命努力去贏得的好感,從來就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界限才是信任的開始


Linda 是部門裡最能幹的同事,但也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

無論主管Leo交代什麼任務,她總是點頭接受、準時完成,從不表達異議。

某次部門提案簡報,她連續三次主動留下來幫別人改資料,結果自己的內容簡陋被Leo當眾指正。她紅著眼眶看著Leo,那一刻他才驚覺——原來,我早已把她視為「能扛事、不會抱怨」的理所當然。

直到有天,她開口拒絕Leo一項臨時交辦任務,說:「我手上的進度已經排滿,如果您希望我支援這個案子,我可能得延後原本的簡報進度。」

Leo愣住了,卻也第一次,重新審視她的工作量與優先順序。

從那天起,Leo開始信任她不只是「配合」,而是「能夠判斷、能夠拿捏」的人。

她的界限,讓Leo對她更放心。

 

你有選擇的自由


心理學有一句話是:「我們可以提要求,對方也可以拒絕,這就是界限。」——這句話,不只適用在親密關係,更是職場裡健康合作的關鍵。

你表達立場,不代表你不合作;你保護自己,不代表你不夠敬業。真正的專業,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接受,什麼時候該拒絕。

就像心理學家 Alfred Adler 曾說:「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交換。」願意對別人好,不是因為怕被討厭,而是因為你有選擇的自由。


在「被需要」與「被尊重」之間找到平衡


在職場上,設定界限不是「說不」,而是學會有邊界的善意。以下這四個步驟,幫助你從容地擁有選擇權,同時不失專業與信任。


1. 練習用「職場語言」溝通界限,而不是情緒化表達

🟠 不說:「我真的很累,這樣加下去我會崩潰。」

✅ 改說:「目前我手上已有三個專案正在進行,為了確保品質,可能需要調整這個新任務的時程。」

這不只是一種語言技巧,而是展現你有全盤考量能力,讓主管知道:你不是拒絕,而是在保護績效與團隊節奏。


2. 使用「選項式回應」,保持合作但不委屈自己

🟠 不用:「我沒辦法做。」

✅ 改用:「我可以協助的部分是 A 和 B,C 的部分建議由 XX 來支援,會更有效率。」

這種方式能讓你掌握主導權,也讓對方感受到你仍然願意支持團隊,而非直接拒絕或逃避責任。


3. 辨識「內在討好傾向」,打破你對愛與肯定的誤解

很多人不是不懂說「不」,而是心裡覺得:「我若不接受、別人就不會喜歡我了。」

請你問問自己:「我這次接受任務,是出於責任,還是害怕被討厭?」

唯有看見內在那個「為了被愛而努力的自己」,你才能真正停止委屈自己,開始為自己選擇。


心理學家布倫·布朗(Brené Brown):「勇敢地說出『不』,是一種真正的關係親密感的開始。」

職場合作也是關係,唯有誠實與界限,才有真正的信任。


4. 給自己「定期覺察的空間」,不是每次都要做到完美

每週或每月花10分鐘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最近的某個「接受」,其實是我不太願意的嗎?
  • 我有沒有表達過自己的難處?
  • 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怎麼說、怎麼選擇?

這不是要你責怪自己,而是重新練習把主控權拿回來。就像肌肉一樣,界限也是越練越自然。


當你逐漸學會這些做法,你會發現一件事:

人們其實更尊重那些有界限、能判斷、不一味配合的人,因為他們更值得信賴。

真正的成長,不是變得讓所有人都滿意,而是你開始願意對自己誠實,開始願意選擇什麼樣的努力,是你真心想付出的。

如果你也曾在職場裡懷疑自己的價值,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也許,我們都曾走過相似的路,但你永遠不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73會員
317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4
當你總是默默承擔、不敢拒絕,其實不是因為沒選擇,而是害怕衝突、擔心失去認同。這篇文章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深入剖析職場中過度努力者的情緒壓力,提醒你:「停止討好,不代表你自私,而是學會照顧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04
當你總是默默承擔、不敢拒絕,其實不是因為沒選擇,而是害怕衝突、擔心失去認同。這篇文章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深入剖析職場中過度努力者的情緒壓力,提醒你:「停止討好,不代表你自私,而是學會照顧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