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把別人的需求,活成自己的K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職場中,我常看到一類特別努力的人。

他們總是能察覺別人的需要,也總能「做得到」。

主管交代的事,同事不敢接的苦差事,他們總能一肩扛起。

但你若問他們:「你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反而會沉默,甚至慌張。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過度努力」的代價。


能力越強,越容易失去自我


Michael是一位高績效的專案經理,總是能精準交付、超前完成,連客戶都搶著指定他負責。

但他的主管Maggie注意到,每當團隊裡有人情緒低落或進度落後,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補位。表面上看,他像是團隊英雄,實則每天都疲憊不堪。

在一次1對1會談中,Maggie問他:「這些你真的想做嗎?還是覺得非你不可?」

他苦笑說:「我只是覺得,如果我不做,事情會變糟,大家會不開心。我沒辦法看到別人失望。」

Maggie 才發現原來Michael是那種不衝突、不拒絕、總是先顧全他人情緒的人。

而往往這類人,雖然能力強,不代表內心堅強;

很多時候,是因為太怕失去認同,而不停地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不是在犧牲,我只是在討好


這其實是一種深層的「生存策略」。

我們從小被教育「乖一點就會被愛」、「聽話一點爸媽就不吵架」,久而久之,這些「迎合」內化成我們的反應機制。

當我們長大進入職場後,就變成了:

  • 不敢對主管說不
  • 接了所有不屬於自己的任務
  • 在團隊中,扮演永遠不出錯的人


但代價是什麼?

是我們逐漸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與渴望,甚至認為:「我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完成別人期待的人。」


從主管或自我開始的調整


  • 覺察「你不是沒有選擇」
    有時我們不是不能選擇,而是「選擇不衝突」,選擇順從,換取短暫的平靜。但選擇背後藏著恐懼,也值得被理解與溫柔對待。

 

  • 先承認「我也可以不想滿足別人」
    對過度努力者來說,承認「我其實不想做」比承擔工作還困難。這時可以從小地方練習拒絕,從一個「今天不行,明天我可以協助」開始。

 

  • 主管角色的回應關鍵:創造一個「允許出錯」的安全場域
    若你是主管,請關注那些「從不讓人失望」的同仁。他們可能正在撐住整個團隊的情緒,而你從未注意。主動肯定他們的感受與需求,適時釋放「你不需要什麼都做得完美」的訊息,是減輕他們壓力的關鍵。


溫柔而堅定地找回自己


過去我為了別人努力,現在我想為了自己勇敢。」

我們不是不能為別人付出,但不該以犧牲自我為代價。

人生不是為了扮演別人的期待,而是為了慢慢成為真正的自己。


📣 你是否也曾在工作中,把每個人都看得比自己重要?

你是那個從不出錯、總是扛下所有的人嗎?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選擇」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70會員
305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