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上回說了無法阻止鬥爭現象,也說了原則上他們贏不了這局鬥爭,副總大位一旦錯失就再無機緣,本回就是來分析分析為什麼我說贏不了的概論,以及難得難得的給一點解方,或許可以得到多一點的贏面,我不會說是100%,那樣也太過自傲了,那麼我們就進入所謂的分析環節吧。
首先這部門在日本從以前就是主軸,加上該部門長以前就跟現在的總經理合作過,也相談甚歡,可知站對邊比什麼都有效,再來有誰看過短短一年內瞬間從部長變成統括部長?光是從此處就能理解日本總經理有意提攜這位來取代後續副總之位。
2.鬥爭能力相比:
剛剛說了,這個部門在日本是大部門,之前跟金融體系的戰的難捨難分最終勝出,所以日本該部門鬥爭能力絕不容小覷,恰巧台灣這個部門也是一樣,並不像副總帶的部門這麼和諧,自然底下的暗潮洶湧也就更多了,何況這部門的部門長從一開始就視副總這部門的統括部長為對手,怎麼鬥、如何鬥,估計在他心裡早就盤算過好幾回了,反觀保護太好的真的有考慮過防範這件事情嗎?還是說認為縱使副總下台那位置也是穩拿呢?如果只有一位統括那倒無所謂,現在有兩位了,穩拿這種事情就不復存在了。
3.崇日與反日:
雖說這點是來自小道消息,但正因為他小,有時也別有趣味,這消息實際上就是副總跟自己帶的部門統括部長被日本定義有反日的可能,雖說無法證明,也有可能是別人放的消息,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點在日本人信不信,從上述所作的做法,我覺得日本人是信的,再者,扶植自己部門的台灣人來管理台灣人,正好有[以夷制夷]的功效,可謂恰到好處。
4.管理能力:
並非我要質疑,既然是統括,那自然全業務部門的部門長都得管,沒做管理就是會導致一些部門永遠在亂;試想一下,你底下的一個部門長,預估業績永遠都不對(光半導體的數字可以比傳產低就很傻眼了),還跟日本往上報,你不阻止她,那日本看到這數字差異這麼大會怎麼想,這種不言而喻的狀態,就已經證明了管理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日本怎麼會不考慮之後呢。
-------------------------------------------------------------------------------------------------------------------------
所以,從上邊幾個大則看完之後,勝算可謂是微乎其微,但並不是毫無機緣,只可惜現況方法不多,只有一個,就是[統合分裂,數字相殺],其意如下。
統合分裂:
把我前部門的統合起來,納入你們自己的部們,至於要留誰要砍誰自行決定,一來現在那前部門的現況是[數字永遠不達標、官比兵還多、紙上談兵、業績要求比天高...]種種問題都是告訴所有人[我要裁員,只是沒理由只好要求超高讓你們自己走];何不成全?既吸收了想要留的人,又可以廢除不要的人,而且神山數字還歸你,多麼美好。
數字相殺:
合併了部門只留一兩個人員,相對的該部門數字也是直接接收,在對戰時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數字說話],更不要說還有神山附加價值,這樣看來不覺得籌碼多一點嗎?
-------------------------------------------------------------------------------------------------------------------------
尾語:
鬥爭之道乃兵道之為,兵道亦為詭道,是日本最愛的手法,故,越往上走,殺的人就越多,一道命令可以弄死所有人,所以才說[位高權重],而且很多時候還不得不殺人,所以必須要狠,不要跟我說不想爭這位置,這話騙騙別人就好就不用騙我們這些算卦的了,記住了[你們不過是局中人]。
[狹路相逢,勇者勝]
[兵者,詭道也]
[偶爾也會給點解方的,我們可是好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