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隱形偏見:什麼是WEIRD?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我們談論「人類心理」時,究竟在談論誰?

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閱讀一篇心理學研究並宣稱「人類傾向於...」或「大多數人會...」這樣的結論時,這些「人類」或「大多數人」究竟代表了誰?

然而過去數十年來,絕大多數發表於頂尖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其受試者多來自一個極其特定且有限的人口:「WEIRD 族群」

WEIRD:一個令人玩味的縮寫

  • Western(西方國家的)
  • Educated(受過高等教育的)
  • Industrialized(工業化社會的)
  • Rich(富裕的)
  • Democratic(民主國家的)

這個名詞並非隨意創造。2010年,三位研究者 Joseph Henrich、Steven J. Heine 與 Ara Norenzayan 在《Nature》與《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發表了兩篇學界的研究,他們經過大量分析後指出:「大多數人,其實不是 WEIRD,但心理學卻常只研究 WEIRD 的人。」

數字會說話:心理學研究的樣本偏誤

  • 全球人口中,WEIRD 國家的人口只佔約12%
  • 然而在心理學研究中,約96%的受試者來自西方國家
  • 其中美國一國的受試者就佔了總樣本的70%
  • 這些美國受試者中的大多數是大學生,尤其是心理學系學生

👉也就是心理學關於「人類心理」的許多結論,其實是基於全球人口中極小且特殊的一群人得出的。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

這種樣本偏誤導致了多方面的影響:

1. 高估個體主義價值

WEIRD 社會通常強調個人成就、自我表達和個人選擇。當研究主要基於這些社會時,容易得出「人類普遍重視個體主義」的錯誤結論。然而有許多文化在光譜上更偏向集體主義、群體和諧與相互依存的關係(包含台灣)。

2. 忽略非語言表達與集體文化

許多非西方文化有豐富的非語言交流方式和集體儀式,這些在標準化的問卷調查或實驗室研究中難以捕捉。例如,在某些亞洲文化中,情感表達可能更加含蓄和間接;而在許多原住民族群中,故事講述和集體儀式是心理療癒的重要形式。

3. 研究結論無法廣泛應用

當心理學理論和治療方法主要基於WEIRD樣本開發時,它們可能無法有效應用於全球大多數人口。例如:西方開發的認知行為療法強調個人思維模式的改變,但在重視家族和社會關係的文化中,這種方法可能效果有限。

從台灣視角思考WEIRD偏誤

  • 我們普遍接受的心理健康概念有多少是從西方直接引進的?
  • 這些概念有多少經過本土文化適應?
  • 台灣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如何被忽視或低估?

突破WEIRD:我們能做什麼?

1. 培養文化覺察

覺察文化偏誤的存在,即當我們閱讀心理學研究時,培養習慣性思考:「這項研究的樣本是誰?結論是否可以推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2. 推動多元文化心理學

支持和關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研究者的工作,特別是那些挑戰主流理論的研究。

3. 本土化與在地實踐

在引用和應用西方理論時,考慮如何將其調整以適應本地文化脈絡。發展融合本土文化智慧的心理健康實踐。

4. 重視個人經驗的多元性

即使在同一文化內,個人經驗也存在巨大差異。避免過度一般化,尊重每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和心理需求。

結語:邁向真正包容的心理學

心理學不應該只是「某些人的心理學」,而應該是能涵蓋人類多樣經驗的科學。

認識WEIRD偏誤不是為了否定西方心理學的貢獻,而是邀請我們以更開放、更包容的視角來理解人類心理的豐富多樣。

只有當我們的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能夠反映全球人口的多樣性,我們才能真正宣稱我們在研究「人類心理」。


參考文獻

  • Henrich, J., Heine, S. J., & Norenzayan, A. (2010). 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 Nature, 466(1), 29.
  • Henrich, J., Heine, S. J., & Norenzayan, A. (2010). 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2–3), 61–83.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地心誌-Sandymindscape
15會員
19內容數
一個聚焦心理學與藝術的書寫空間。
2025/05/06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心靈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焦慮、抑鬱和壓力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追求心理健康的旅程中,有一種療法既古老又創新,既簡單又深刻的方式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藝術治療」。
Thumbnail
2025/05/06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心靈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焦慮、抑鬱和壓力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追求心理健康的旅程中,有一種療法既古老又創新,既簡單又深刻的方式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藝術治療」。
Thumbnail
2025/05/05
近日閱讀了沙遊治療的文獻《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火焰、熔爐與轉化之神》。這篇研究將希臘神話中的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與榮格分析心理學及沙遊治療巧妙結合,展現了古老神話如何為現代心理治療提供深刻的象徵和治療框架。
Thumbnail
2025/05/05
近日閱讀了沙遊治療的文獻《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火焰、熔爐與轉化之神》。這篇研究將希臘神話中的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與榮格分析心理學及沙遊治療巧妙結合,展現了古老神話如何為現代心理治療提供深刻的象徵和治療框架。
Thumbnail
2025/05/02
閱讀書籍:《靈魂的吟遊詩人:感知互動表達性治療入門》心靈工坊出版 前言 表達性藝術治療將創作視為靈魂共鳴的媒介,能觸及並工作於人類心靈深處的非理性、非線性、充滿想像和原型力量的層面——我們稱之為「靈魂」層面。透過藝術,治療者能規劃經驗或儀式,待計劃實施後,適時地退後一步,讓創作過程依其內在目的自
Thumbnail
2025/05/02
閱讀書籍:《靈魂的吟遊詩人:感知互動表達性治療入門》心靈工坊出版 前言 表達性藝術治療將創作視為靈魂共鳴的媒介,能觸及並工作於人類心靈深處的非理性、非線性、充滿想像和原型力量的層面——我們稱之為「靈魂」層面。透過藝術,治療者能規劃經驗或儀式,待計劃實施後,適時地退後一步,讓創作過程依其內在目的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心理學中,有一門稱為「演化心理學」的分支,旨在探討不同人類行為的背後,能否以演化角度去理解與分析。也就是,怎樣的行為可以幫助人類生存下來,並增進繁衍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心理學中,有一門稱為「演化心理學」的分支,旨在探討不同人類行為的背後,能否以演化角度去理解與分析。也就是,怎樣的行為可以幫助人類生存下來,並增進繁衍的可能性?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著這麼一群特別的人,在還沒有任何人發現和研究時,常常會被認為是心理疾病,因為大多數的狀況和憂鬱、自卑、焦慮扯上關係,而真正開始做研究的起因也正是因為求診的案例中,有一群人出現了非常相似的狀況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著這麼一群特別的人,在還沒有任何人發現和研究時,常常會被認為是心理疾病,因為大多數的狀況和憂鬱、自卑、焦慮扯上關係,而真正開始做研究的起因也正是因為求診的案例中,有一群人出現了非常相似的狀況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