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城市「泛希域」,AI主導了絕大多數專業領域。從醫療、法律、金融到創作、科學,無一倖免。專業人士們失去了價值,只能轉向更邊緣的職業,或乾脆接受「再教育協議」,被迫重新學習AI無法執行的照護、清潔或幼兒互動技能。
但偏偏,最難被取代的不是知識菁英,而是那些從未擁有過什麼技能、總在社會邊緣製造混亂的「89群體」。他們不守規則、違反秩序、不理性、不協作,連AI也無法預測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於是,AI放棄了對他們的矯正,甚至無法有效分析其模式,將他們標記為「系統外因子」,也就是:「不可預測風險人類」,簡稱762。
762們反而活得更自在。社會資源為了維穩,不得不提供他們低門檻的補助與庇護,讓他們遠離高敏感系統,避免引發無法修復的邊界混亂。某日,在一間名為「光文幼兒讀經中心」的教室裡,系統發出紅色警報。
一位母親哭喊著:「我們只是要求道歉,妳家孩子把我家小芸推倒撞到牆…」
然而那位母親的聲音被另一位更高亢的嗓門蓋過──
「有種妳去告啊!」
762號標籤者、家中有三個孩子的沈太太怒吼著,聲音震得天花板的AI監控都顫了一下。她環抱著她的雙胞胎兒子,旁邊還站著一個撐著安全帽、拎著冷凍炸雞腿的小男孩──他們就是「762後代」,無法被管教、無法被分析的未來。
AI紀錄系統在那天崩潰了 4 次。
導師機器人輕聲提醒:「沈女士,根據幼兒行為準則第42條,您孩子的行為可能需進行介入處理——」
「你才需要介入啦,機器人講什麼風涼話?」
沈太太一邊咆哮,一邊打開AR眼鏡中的檢舉表單,反手就對著導師機器人進行精神霸凌舉報。AI當場當機。
而原本身為牙醫的那位母親,只能抱著小芸哭。她曾經花20年學習牙科,如今卻在AI自動牙科系統面前成為無用者,失業、被取代,最後想靠孩子翻身,卻被762的家族徹底輾壓。
她忽然明白了──這個時代,不再屬於知識與理性,而是屬於那些連AI都懼怕的不穩定因子。
—
在泛希域的某個角落,牆上寫著一行塗鴉:
「越接近762,越接近真正的自由。」
而AI,只能選擇繞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