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真的重要嗎?丨樹屋窗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幾年前,總是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在群體之中都會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得討喜,即使這不是我自己願意做的事,像是這社會無形中教會我的求生本能。在群體之中陪笑臉、硬著頭皮跟別人聊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話題,就是為了展現親和力、好相處、好脾氣的。

不管是在學校的同儕,或是職場上的同事與上司,都需要戴著外向的社交面具,去討好及察言觀色。

但是有一天不知怎的,自己漸漸做回原本安靜內向的自己,在人群中不再主動與人交談,也不刻意討好誰。這裡的意思不是把自己孤立變得與世隔絕,只是從主動變成被動,他人主動跟我聊天,我還是會禮貌性的回覆,但不會再主動說話。

我想是因為經歷了親人的離世,葬禮上原本與死者稱兄道弟的朋友,一個個像看到瘟神般唯恐避之不及,一個都沒來參加與告別。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所謂的朋友不管真心與否,也就這樣了

好像有沒有朋友也沒那麼重要了?感覺可有可無?

所以,我想假如能坐時光機回到年少時期,我想跟稚嫩的我說:「在大人的世界裡,朋友真的可有可無,未來自己人生中遇到大事,沒人能或願意陪你走過那艱辛的時光。」

「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奮鬥,願意留下來的一輩子珍惜,沒有也無所謂,不需要刻意卑微討好,只有自己才是最堅實的後盾。」

不要在別人眼裡找認同,因為在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同版本的自己,只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就可以了!」

「會喜歡你的就會喜歡,不喜歡你的排除會演戲的雙面人、自己先得罪人家的,再怎麼費心討好也沒用,因為有時候討厭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朋友只是錦上添花讓生命的旅途不在那麼孤單罷了!看破也就不怕了!


明明自己也沒很老,怎麼說話越來越像老頭似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熹聽C.T 丨 原創樹屋
15會員
35內容數
HI,我是熹聽C.T 丨 原創樹屋,自詡為靈感系創作者~ 我在這裡寫下一些只屬於我的文字。 不定期更新~
2025/05/05
母親節反思:何謂真正的母親?文章探討單純的物質供給與扶養,和真正關懷與教育孩子的差異。養而不教,缺乏關心,是許多現代父母的通病,呼籲父母重視親子關係及教育責任。
2025/05/05
母親節反思:何謂真正的母親?文章探討單純的物質供給與扶養,和真正關懷與教育孩子的差異。養而不教,缺乏關心,是許多現代父母的通病,呼籲父母重視親子關係及教育責任。
2025/05/04
由深夜母親的自白反思要堅定自己的抉擇?還是要隨波逐流?
2025/05/04
由深夜母親的自白反思要堅定自己的抉擇?還是要隨波逐流?
2025/04/28
成人的生活宛如孤島上的燈塔,在寂寞中療癒自己。探討成長、本我的消失、雞湯好壞等議題。
2025/04/28
成人的生活宛如孤島上的燈塔,在寂寞中療癒自己。探討成長、本我的消失、雞湯好壞等議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再好的人也總有人不需要他,但不必要為了這些人,而不要自己。
Thumbnail
再好的人也總有人不需要他,但不必要為了這些人,而不要自己。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