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總是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在群體之中都會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得討喜,即使這不是我自己願意做的事,像是這社會無形中教會我的求生本能。在群體之中陪笑臉、硬著頭皮跟別人聊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話題,就是為了展現親和力、好相處、好脾氣的。
不管是在學校的同儕,或是職場上的同事與上司,都需要戴著外向的社交面具,去討好及察言觀色。
但是有一天不知怎的,自己漸漸做回原本安靜內向的自己,在人群中不再主動與人交談,也不刻意討好誰。這裡的意思不是把自己孤立變得與世隔絕,只是從主動變成被動,他人主動跟我聊天,我還是會禮貌性的回覆,但不會再主動說話。我想是因為經歷了親人的離世,葬禮上原本與死者稱兄道弟的朋友,一個個像看到瘟神般唯恐避之不及,一個都沒來參加與告別。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所謂的朋友不管真心與否,也就這樣了!
好像有沒有朋友也沒那麼重要了?感覺可有可無?
所以,我想假如能坐時光機回到年少時期,我想跟稚嫩的我說:「在大人的世界裡,朋友真的可有可無,未來自己人生中遇到大事,沒人能或願意陪你走過那艱辛的時光。」
「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奮鬥,願意留下來的一輩子珍惜,沒有也無所謂,不需要刻意卑微討好,只有自己才是最堅實的後盾。」
「不要在別人眼裡找認同,因為在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同版本的自己,只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就可以了!」
「會喜歡你的就會喜歡,不喜歡你的排除會演戲的雙面人、自己先得罪人家的,再怎麼費心討好也沒用,因為有時候討厭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朋友只是錦上添花,讓生命的旅途不在那麼孤單罷了!看破也就不怕了!
明明自己也沒很老,怎麼說話越來越像老頭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