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有深層的疲累感。
明明工作是週休二日,見紅就休,不加班,下班也沒有家庭要照顧,照理不會有我好累的感覺累積。
在機場看著一群旅行團或家庭準備出遊,內心莫名的羨慕他們面對旅遊的輕鬆自在感,好像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在一個瞬間,我好像懂了日常的我好累從何而來。那是沒有好好代謝掉的壓力碎片,一絲一毫的在割傷心臟。結痂的傷痕、復原的傷疤、新成的傷口,全部只等待我去好好處理。
我以為有吃飯、有睡覺、有空閒就叫休息,沒想過那只是生存機能所需,少了這些,我連好好生活都有困難。
記得小時候全家出遊的感覺很快樂,漸漸長大後,出遊的頻率變小,開始感受到一種生活這麼辛苦,出去玩叫奢侈的價值觀。
我可以三年不出國,也可以一年出國三次。在國外玩得愈開心,回台灣工作的失落感愈大。都說出國旅遊能放鬆身心,但是對我來說比較像上一間高級SPA店,奢侈完繼續面對生活的一切啊雜。
慢慢出國夥伴變少了,最近幾年也大幅減少出遠門玩的次數。
直到這次出國才領悟到,休息應該融於生活中,不是形式上的執行娛樂,而是往內體驗放鬆的感覺。培養興趣舒壓是必須的,能減少日常壓力的累積,旅遊充電也是很棒的方式,直接物理上轉換狀態,簡單快速的釋放壓力。
只是不管哪一種,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有沒有感受到一股釋放後的平靜感,這才是休息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