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是創造力課程輪到我們小組報告
選擇的工具是 - TRIZ
這是一個有趣但有點複雜的工具簡單介紹一下
TRIZ
翻譯成萃思或萃智
是蘇聯工程師GenrichS.Altshuler(根里奇·阿奇舒勒)
擔任專利審查員期間發展出來的理論
在1946至1985年間帶領團隊研究了超過40萬件專利作品
發現創新不是靠運氣的
而是有跡可循、有系統的
可以透過學習跟訓練來習得的
而且我們大部分遇到的問題
可能其他領域已經有解決方法了
借鏡他人的方法背後的規則原理
也許就能解決你現在的問題喔
它的基本工具有三個
1.矛盾矩陣
Altshuler歸納了那麼多的專利後
整理出39項工程參數
並發展出39 X 39的矛盾矩陣
縱軸往下:是想優化或改善的參數
橫軸往右:是可能會惡化的參數
在兩個參數的交集處就是矛盾的地方
而裡面的數字則是對應到可以運用的發明原則

2.40個發明原則
這也是歸納分類出來的創新法則
可以提供我們創意發想的方向

3.理想解
創新的過程中要讓有益的部分越大越好
而惡化的部分要越小越好
以數學公式來看
有益的功能/惡化的功能
也就是CP值要越大越好
在引導同學們操作時
我分成下面步驟
並利用4個表單來引導同學



1.表一:矛盾矩陣
依據各組不同情境
選擇縱向想改善的參數
在橫向找尋想改善的矛盾點
並確認可以使用到哪幾個發明原則
2.表二:適用的發明原則
將可使用得發明原則羅列出來
再檢討最優先或最想要運用的原則是哪幾項
3.表三:改善成果
從想運用的發明原則
透過小組討論、AI工具運用
來擬出具體的創意發想
4.表四:發明專利說明書
將這個創意發想
運用AI工具
轉變成符合專利申請書的內容
下面提供連結給大家
有興趣也可以玩玩看喔!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mlYB_TtygRv1OlCvnFJRzL7yPFveYYxvczFFaQ6CNuk/edit?usp=sharing